《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抗日战争中的曹聚仁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11-25 浏览次数:6971
“言人之所不能言、所不敢言者”——抗日战争中的马寅初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11-11 浏览次数:7663
马寅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与教育家。在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他做讲演、写文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痛斥“四大家族”出卖民族利益,他不是“强盗”,是“强道”。其行一如其言:“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
抗日战争中的张恨水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6期 日期:2013-11-04 浏览次数:7104
战争中的陶行知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24 浏览次数:7515
“我是敦煌的痴人!”——抗日战争中的常书鸿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1 浏览次数:7306
在风沙弥漫的大西北,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犹如美丽的孤岛伫立了千年。在它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的对面,有一片寸草不生的低矮的山坡。那是一片不为人知的墓园,埋葬着十几个为敦煌研究所呕心沥血的可敬的“痴人”。他们的带头人叫常书鸿,自抗日战争起,他就如顽石般在莫高窟“服刑”,他说过:“我要永远站在莫高窟的大地上。”
梅贻琦将惊涛骇浪中的“船”开了回来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08-29 浏览次数:7099
1937年8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西迁昆明,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肩负着民族教育的历史使命,努力捍卫着民主与自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历经8年,终于将这艘“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的船胜利开回了清华园。
战火炸不垮的“南开精神”——抗日战争中的张伯苓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1期 日期:2013-08-28 浏览次数:7305
“中国的建筑史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撰写”——抗日战争中的梁思成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刘顺发 来源:《铁军·纪实》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08-21 浏览次数:7163
抗日战争时期,梁思成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建筑和文化,梁思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终于诞生了“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中国建筑史》。
近死肝肠犹沸热 偷生岁月易蹉跎——抗日战争中的陈寅恪
作者:陈虹 责任编辑:金鑫 来源:《铁军·纪实》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08-16 浏览次数:7339
毛泽东评价为“国宝”级的一位文人,在抗战中,虽“沧海横流无处安”,也坚不附逆,保持着中国文人的气节!面对战争对于他、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摧残,他始终没有倒下,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坚守着“文人”的岗位!他,就是被誉为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