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弘扬铁军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作者:黄季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5   浏览次数:8400


    村官的路走了6年,一路走来也很平凡,没有特别的光辉亮点,但入一行就要学一行,入一行就要爱一行,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现在我的双脚踏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就要一如既往的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


三块银元凝结的深情


作者:陆子森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4   浏览次数:8391


    这三块珍藏了80多年的银元,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折射了老区人民对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家两代人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感。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着力打造红色教育体系


作者:潘春华 张仁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4   浏览次数:8402


    建成于1985年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依托已有的红色资源,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建设一套科学理性的红色教育课程,强化受教育者的家国情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家军帽列橱柜


作者:刘良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4   浏览次数:8394


    说来你或许不大相信,我家自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我和我的下一代,五代人中竟然先后有四个人与军帽发生联系。


播撒余晖铸未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工委精准结对纪实


作者:颜婷婷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3   浏览次数:8457


    诲人不倦,满腔热忱,他们是幼专园丁,培育桃李芬芳;砥德砺行,无私奉献,他们是不老传奇,甘为事业坚守忠诚。他们就是盐幼专关工委退而不休,始终奋战在一线的老同志们。


重走父亲的抗战之路


作者:黄启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3   浏览次数:8420


    陶和寿先生一岁多时,父亲陶家齐与母亲朱维珍同时被日军刀劈于南京江宁湖熟的城岗头上。长大后,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机关人员,还有学生都去他父亲墓前扫墓祭奠,他才知道,父亲是个烈士。


新四军百岁老寿星:李竞成


作者:张耀淇 姚定范 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2   浏览次数:8416


    新四军百岁老寿星:李竞成


三访孔荡村


作者:徐卫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2   浏览次数:8424


    提到孔荡村,我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人,那个在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农妇。我的记忆中一直留着她愁苦的神色,一直留着她最后在乡村小路上送我的情形。


雨几程,路几程?——阜宁红色印记寻踪


作者:徐良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09   浏览次数:8405


    雨几程,路几程,老区人民在消除贫困走向幸福的路上,充满挑战,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笑迎风雨,以铁一样的意志坚定前行!


冯达飞:拒绝劝降的黄埔精英


作者:李新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09   浏览次数:8417


    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发生,冯达飞在突围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大腿,紧急处理后,由战士架着突出重围,在南陵县南村保的一户人家隐蔽养伤。此时,国民党顽固派正在四处搜剿新四军的残余力量。


共有: 3766 条记录 70/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66   67   68   69  7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