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一枝梅”锄奸飘影无踪


作者:陆子森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6-05   浏览次数:8501


    “一枝梅”的故事不胫而走,新四军短枪队在群众中越传越神奇。


郎中周茂林义助新四军


作者:陈东夫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6-05   浏览次数:8519


    上世纪60年代初,已是江苏省副省长的包厚昌不忘两次义助新四军的周茂林,委托当年一起共同战斗、在苏常太工委担任副书记的陈刚来东周村寻访周茂林。遗憾的是,周茂林先生已于1956年8月去世了。至此,周茂林义助新四军的感人故事才为大家知晓。


《铁军》2023年第6期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6-01   浏览次数:8390


我心中的楚青大姐


作者:鞠开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6-01   浏览次数:8404


    楚青大姐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在这1800多天里,我们没有一天不思念她。楚青大姐是粟裕大将的夫人,我是粟裕大将的秘书,大姐虽贵为大将夫人,待我却亲如弟弟。在大姐去世的纪念日,我的记忆又回到了1946年。


我的叔爷爷陈保才


作者:陈加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31   浏览次数:8387


    我的叔爷爷陈保才,少年追随中国共产党,加入党组织,参加新四军。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突围回到云岭的家后,拉起一支游击队坚持斗争。后被国民党顽军第五十二师抓去,他面对使人皮开肉绽的酷刑,拒不招供,坚守信念,视死如归,保住了云岭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和党员。最后,他被顽军割下头颅挂在青弋江渡口示众。


汉口新四军军部诞生记


作者:袁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31   浏览次数:8482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新四军军歌》的第一句歌词,就说明了新四军与武汉的深厚历史渊源。汉口胜利街332-352号(原汉口大和街26号),是新四军第一个军部诞生地。


心怀祖国明大义 修筑海堰宋公堤——新四军与民主人士杨芷江的故事


作者:徐向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30   浏览次数:8415


    为了铭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在苏北兴建的最早、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同时也为了铭记宋乃德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绩,阜宁沿海各界决定将这道海堤称为宋公堤,并在海堤上刻石立起一块纪功碑。


民族资本家纪振纲支持陈毅江南抗战的往事


作者:周再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30   浏览次数:8434


    新四军不会忘记纪振纲,茅山人民不会忘记纪振纲。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奋斗献身的前辈先驱。


向岩要“在汉川办成一个国共合作的典范”


作者: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29   浏览次数:8547


    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贺觉非高度评价向岩说:“就其一生言行看来,真如金刚化身,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以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抨击蒋介石政权等,非有卓识大勇,安能如此?”


“八一”军旗诞生始末


作者:吴跃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28   浏览次数:8462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是鼓舞全军指战员团结战斗的旗帜,更是国家武装力量的象征。“八一”军旗与军队名称一样,有一个逐步形成、定型的过程。


共有: 3766 条记录 57/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56  57  58   59   6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