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二旅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建设


作者:史乃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5-05   浏览次数:8506


    黄桥决战后,我军开辟了苏北(中)抗日根据地。日本侵略者企图把我军消灭在立足未稳之际。顽韩德勤、中间势力李长江等部在我胜利进军之后,经日伪一再诱降和蒋介石“曲线救国”策动下,或动摇投敌,或加紧反共。我军虽然打开了苏北局面,但根据地建设还未展开,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陈毅司令员三次赠枪


作者:桑元辅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21   浏览次数:8548


    我军历来把团结互助作为部队的光荣传统。解放战争期间,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曾三次下令华野部队,向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及豫西的陈(赓)谢(富治)兵团增送武器装备。


隐匿60年的惊世爱情——沈峻和她的漫画家丈夫


作者:王丽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8683


  20141211日,“1946年美军强奸案”当事女生沈崇因肺癌去世,享年87岁。当年此案事发北平,轰动全国,以致上海、南京等数十个城市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暴行。然而这桩“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事件”过后,沈崇却从人们视线中“神秘消失”。此后她去了哪里?她的一生究竟如何走过?本文为您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继承发扬华中工委精神


作者:贺寿光 陈恩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04   浏览次数:8524


    笔者认为华中工委精神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忠于理想、忠于人民的服务精神;敏于调查、敏于实践的求是精神;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的无我精神。


试论辽沈战役的决策过程及启示


作者:林茂安 陈磊 童庆平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04   浏览次数:8767


  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按时间顺序,辽沈战役居首。60多年过去了,研究辽沈战役的决策过程,对我们指导现代战争仍不无裨益。


一诺七十年 三代人接力守护犹太校长藏书


作者:王玉琴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2-26   浏览次数:8461


  二战期间,在上海提篮桥地区避难的犹太人校长卡尔将回欧洲,临走前,将2000余册重要的英、德和希伯来文藏书托付给他最信任的朋友林道志,并留下一句话:“我会回来取的。”此后林家带着这些书颠沛流离,躲过了轰炸、盗匪和焚毁。尽管和卡尔先生失去了联络,但却一直为其精心保管着这些珍贵书籍。


归来(下)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2-26   浏览次数:8484


     军旅作家徐志耕的纪实新作《归来》,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牺牲在台湾的红色特工、华东军区海军部联络处高级情报员戴龙(江苏阜宁县人)的英雄传奇,及烈士忠骨历尽曲折终在2014年5月回归故里的经历。郑重推荐给大家阅读。


归来(上)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2-23   浏览次数:8612


     军旅作家徐志耕的纪实新作《归来》,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牺牲在台湾的红色特工、华东军区海军部联络处高级情报员戴龙(江苏阜宁县人)的英雄传奇,及烈士忠骨历尽曲折终在2014年5月回归故里的经历。郑重推荐给大家阅读。


抗战中的淮阴敌后战场


作者:柳宏为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2   浏览次数:8588


  本文全面地叙述了以淮阴(现淮安)为中心的淮海敌后抗日战场上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的重要军事、政治活动,付出的重大牺牲,做出的无私奉献,发挥的特殊作用。


反细菌战线上的斗士刘宗歆


作者:赵林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11   浏览次数:8547


  刘宗歆,19126月出生于浙江上虞县横塘乡,后被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的父亲接到身边读中学。父亲希望他今后学习金融专业,刘宗歆却认为中国医学落后于世界,更愿意学医。


共有: 435 条记录 20/4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6   17   18   19  2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