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从传奇侠士到共产党人的华丽转身——记合肥市首任市长郑抱真


作者:陶余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4-12   浏览次数:7641


    郑抱真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在那个风云多变、政局动荡的年代,他从迷茫彷徨到奋起觉醒,从爱国人士转变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成为一名江淮抗日名将。


新四军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作者:徐君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7159


    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许多新四军老战士转入了文教战线,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有抗日根据地办“抗大”、党校和各类专业学校的办学经验,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去,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铁骨忠魂留青史——“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场长王正林的故事


作者:姚定范 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27   浏览次数:7738


    王正林1919年生,河北赵县人。读高中去了北平,参加过“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卢沟桥事变之后,跟随平津地区流亡的学生辗转来到武汉,在铁矿区打工时,秘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着泾县进发


作者:黄启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8   浏览次数:6897


    1938年10月,孙晓梅接到堂弟的一封信。堂弟在信中叙说他已从延安到了皖南,在新四军教导队里工作,让她动员家乡青年,去皖南参加新四军。读完信,孙晓梅心中一阵激动,这正是她心驰神往的地方。


新四军与景德镇


作者:吴光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2   浏览次数:6995


    皖赣边重镇江西景德镇,在新四军发展史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为新四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痛悼孟军


作者:丁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1   浏览次数:7259


    2020年的春节很不寻常。从武汉起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发了全国一场防控疫情的战斗。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先被这种瘟疫夺走生命的武汉居民中,有我的老战友孟军。刚过米寿的他,于1月23日逝世。23日,即除夕前一天,正是武汉封城的那个日子。


重走父亲的抗战之路


作者:黄启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3   浏览次数:6967


    陶和寿先生一岁多时,父亲陶家齐与母亲朱维珍同时被日军刀劈于南京江宁湖熟的城岗头上。长大后,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机关人员,还有学生都去他父亲墓前扫墓祭奠,他才知道,父亲是个烈士。


三访孔荡村


作者:徐卫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2   浏览次数:7048


    提到孔荡村,我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人,那个在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农妇。我的记忆中一直留着她愁苦的神色,一直留着她最后在乡村小路上送我的情形。


文化助力新四军第五师发展壮大陈义万高剑


作者:陈义万 高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05   浏览次数:7103


    文化是灵魂,新四军第五师通过广纳文化人才,组建文艺团队,兴办抗大十分校等措施,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整体素质,使部队迅速发展壮大,被中共中央评价为坚持“独立工作第一,发展第一”的一支铁军。


红旗高扬鄂豫皖


作者:李业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1-22   浏览次数:6984


    鄂豫皖根据地始于(黄麻、立夏节、六霍)三大武装起义,辉煌于1932年春夏,坚守于上世纪30年中期,浴血于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6个县级革命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根据地。


共有: 158 条记录 2/16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