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听“三老”讲述春天的故事


作者:王乃顶 郭新顺 颜章才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8   浏览次数:8398


  踏着三月和煦的春光,笔者走进江苏省阜宁县老复员军人、老伤残军人、老军烈属的家中。他们讲述人武部一个个情注“三老”、心系“三老”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温暖的歌,像春风一样轻拂着“三老”的心田。


第一次通过封锁线


作者:朱薇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7   浏览次数:8379


    193910月下旬的一天,我们晨操回来后,都集合在军部服务团团部的门口。谢云晖副团长当众宣布名单:演剧组、民运组、歌咏组、美术组等二十多位同志组成小分队,先到苏北敌后的扬中县挺进纵队,后到江南敌后一支队工作。夏时同志任队长,领队的是军政治部民运部的彭柏山科长。


巾帼岂无翻海鲸 ——记解放前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


作者:李大容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3   浏览次数:8472


  这是25年前的珍贵镜头:在庆祝南京解放35周年的日子里,一位70多岁的女同志,在茶话会上即席讲话,慷慨激昂;在庆祝大会上,她前排就坐,位置显赫;在火炬接力活动中,她在雨花台烈士群塑前,举起火把点火。她,名叫陈修良,解放前中共南京市委书记。


站在淮海战役纪念塔前


作者:张治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420


    6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略腹地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捷,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作为世界军事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10大著名战役之一”,淮海战役已被载入史册,因此,“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成了革命胜利的象征和缅怀先烈的圣地。


和平老人邵力子——渡江战役前夕国共和谈片断


作者:邵黎黎 孙家轩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479


    邵力子先生竭力促进1949年春的国共和谈,其经过略述如下。


心系老区倾情奉献——赞老区建设志愿者


作者:李之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387


    老区是共和国奠基的地方,是新中国的摇篮。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们。


三审日军战俘


作者:胡正明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393


    1941年春,新四军第十六旅四十七团在溧阳黄金山反“扫荡”战斗中俘获日军炮兵班长龟田三郎,随即押送旅部由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廖海涛亲自审讯。


我的父亲凌海波


作者:凌树青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477


    我的父亲凌海波,19091月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浦圩(今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他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但他的照片、文稿、公文包和革命事迹仍保存在茅山新四军纪念舘中。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前后的高敬亭


作者:陈加胜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474


  今年是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和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错杀76周年。现刊发陈加胜同志的文章,以资纪念。高敬亭历史上有功,在执行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关于东进指示等问题上有错,但错不当杀。至于被错杀的原因和责任,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希望继续挖掘新的史料加以论证。


生前身后尽辉煌 ——乔信明将军和他的儿女们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1   浏览次数:8625


    乔信明的传奇经历和辉煌业绩,是儿女们得天独厚的人生教科书。在儿女们心中,父亲是一座雄伟的高山,坚定,刚强;父亲是一株挺拔的松树,经得起狂风暴雨,百折不挠,傲然屹立。


共有: 3769 条记录 263/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61   262  263  264   26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