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大学生村官朱国平——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
作者:韩迪生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5 浏览次数:8499
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不仅为大学毕业生拓宽了就业门路,也为他们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朱国平的事迹告诉我们,希望的田野上,是知识青年建功立业的好战场。
身居陋室四十四年的刘其良
作者:孙家轩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4 浏览次数:8449
夕阳余辉泽后人——革命前辈石坚设立“野翔扶困助学奖励金”资助贫困学子纪事
作者:黄毅 朱建生 肖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4 浏览次数:8681
此役是苏中反“清乡”进行的第二大战役。为了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93名干部、战士,在如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群众于1946年在耙齿凌战斗所在地成立了如东县烈士小学。
新中国彪炳史册的十大科技成果
作者:刘星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4 浏览次数:8628
闪亮的花船
作者:何酉先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8713
在抗战期间,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广受军民喜爱的文艺团体——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由于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定地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被军部机关誉称为新四军的“状元剧团”。
刘和尚怒杀鬼子兵
作者:侯国德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8482
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原生态魅力呈现——读周克玉将军《军政委日记》
作者:沈培新 朱贵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2 浏览次数:8571
儒将周克玉由苏北根据地的区队政治指导员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他继承和发扬新四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从事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和领导者。
重返孟良崮
作者:汤鹤筹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8467
5月16日,在日历上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68年前的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的王牌主力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今年,苏州新四军研究会卫生系统小组组织的红色旅游,竟在5月16日到达沂蒙山区,我怎能不激动万分、感慨良久!
从国共两党抗战之比较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作者:王清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8493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生死之战。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殊死之战中,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分老幼,不分党派,不分地域,举全国之力,共赴国难,才取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