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站在淮海战役纪念塔前
站在淮海战役纪念塔前
作者:张治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7031
6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略腹地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捷,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作为世界军事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10大著名战役之一”,淮海战役已被载入史册,因此,“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成了革命胜利的象征和缅怀先烈的圣地。
淮海战役纪念塔
6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略腹地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捷,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激动地在记事本上写下“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作为世界军事史学界公认的“20世纪10大著名战役之一”,淮海战役已被载入史册,因此,“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成了革命胜利的象征和缅怀先烈的圣地。
刘邓首先提出建“淮塔”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60万人民解放军与80万国民党军主力在广袤的黄淮平原展开殊死决战,经66昼夜激战, 人民解放军歼敌55.5万人,取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
1月26日,即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第16天,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领导的中原野战军首先向党中央提出了在徐州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并建议在三个普通的村庄——碾庄圩(江苏邳县)、双堆集(安徽淮北)、陈官庄(河南永城)三地建纪念碑或纪念馆。之后,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分别为纪念淮海大捷题了词。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们的革命精神,1959年4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报告,责成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负责,在徐州市建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使人民能永远瞻仰和凭吊在淮海战场牺牲的革命先烈。
淮海战役纪念馆于1960年4月5日动工,1965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17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
此后,总前委除谭震林以外,都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作了第二次题词。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题了词。总前委的题词全部镌刻在“淮塔”回廊的石碑上,成为激励后人的生动教材。
纪念塔塔高38.15米,塔身正面“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9个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毛泽东主席1964年书写的。当时,纪念塔的设计方案、碑文名称等,均由陈毅元帅最后负责审定。建塔委员会开始拟报兴建方案时,称塔名为“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正式上报设计图纸方案时,又改称“淮海战役纪念塔”。陈毅元帅在审批过程中,亲自将“烈士”二字加上,正式定名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在“淮塔”的塔座正面,横书有张爱萍撰写、陈毅定稿的767字的长篇碑文,两侧是花岗岩浮雕。碑文和浮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这场战争统帅们的运筹帷幄,前方将士的浴血冲杀,后方民众的奋勇参与,可谓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
1982年5月28日上午,细雨霏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谭震林应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之邀,拍摄纪录片《淮海千秋》中有关镜头来到徐州。他打着一把雨伞,沿“淮塔”台阶拾级而上,向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在雨中,他凝望良久,仿佛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回到了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淮海战场上。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五人中,唯独谭震林来到过“淮塔”。
在“淮塔”南侧50米处有一山坡,小山坡上零星有一些石榴和松树,中间是一块矮矮的石碑,刻着“粟裕骨灰撒放处”几个小字。1984年根据粟裕遗愿,将他骨灰的一部分撒放在淮塔的各个角落,和他生前并肩作战的战友长眠在一起。
站在“淮塔”前被俘的国民党将领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建成开放后,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到这里参观、凭吊。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曾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邓锡洸,曾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少将作战处长,他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中,同副参谋长文强一起在陈官庄被俘。在参观纪念塔时,他显得比较轻松,若无其事地向人们介绍自己,讲述当时住在陈官庄的什么房间,怎么于战乱中和杜聿明分散,又怎么被俘等情况。邓锡洸后来在担任石家庄炮兵指挥学院教员期间,尽心尽责,很受学员和部属的尊敬,他还是“淮海战役研究会”的特邀理事之一。
与邓锡洸相比,有的国民党被俘将领就显得不那么自然。原国民党第七十四军中将军长邱维达,也是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被俘的。1950年3月,参加了解放军的邱维达调到华东军政大学担任教员。1958年秋,邱维达转业到地方,后供职于江苏省政协,担负军事文史工作。
“淮塔”开放不久的一天下午,省政协组织代表团专程来徐州参观。在高耸的纪念塔前,邱维达一直低着头不言不语。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有人发现了被俘名单里有邱维达,而他却乘人们不注意时拐到展厅一角,佯装看其他展品。次日上午,邱维达独自一人溜出住所又来到“淮塔”,在纪念馆“胜利厅”前,伏在“俘毙敌高级将领一览表”的玻璃罩上,凝神静气地观看着。他独来独往,久久地在“淮塔”下徘徊沉思,临近中午才悄然离去。
对国民党被俘将领来说,淮海战役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参观“淮塔”自然会使他们深深思索。
外国专家记者到“淮塔”寻找答案
一支多达80万人、拥有美国战机、坦克、大炮的国民党政府军在中原地区灰飞烟灭,给那些不了解淮海战役的人们特别是军事专家,留下了巨大的历史谜团。如:解放军是如何取胜的?国民党军为什么会败得这样惨?解放军为什么能在这个战役中兵力越打越多,兵员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解放军在激烈的战斗和巨大伤亡面前是如何维系旺盛的斗志的?解放军是如何解决庞大的物资需求和伤员转运救护的?等等,等等。
带着种种疑问,一些外国军事专家、记者纷纷来到昔日的淮海战场寻找谜底。许多研究现代战争的外国军事专家也不减对淮海战役的兴趣,他们把淮海战役当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不厌其烦地进行多种分析和研究。先后前往的有阿尔巴尼亚、孟加拉、日本、加拿大、前苏联、美国、越南、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军事专家和记者。
1987年2月18日至21日,在美国驻华武官文厚上校陪同下,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研究员鲍嘉礼博士在访问参观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博物馆后,专程到淮海战场故址采访,对淮海战役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精通汉语的他还会见了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原国民党军将领黄维、文强、杨伯涛等人。离开“淮塔”时,鲍嘉礼表示:“中国的淮海战役是世界上比较有名的战役,在条件那么差、时间那么短的情况下,消灭了那么多国民党军队。这样的大兵团作战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为了向学员介绍中国和亚洲的军事史,我打算写一本关于淮海战役的书。”回到美国后,他果真写出了《大洋彼岸看中国的淮海战役》一书。
1998年10月,又一个美国军方代表团来到徐州,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继续探寻淮海战役的谜团。诚如美国陆军上校劳恩·C·爱德华兹所言:“研究淮海战役对美国陆军来讲变得越来越重要。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遥远的国度的一个地面战场上,发生了一场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都产生深刻影响的战争。有人认为从现代战争的角度看,淮海战役几乎不具有代表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深入了解淮海战役,对于美国陆军迎接未来战争挑战的意义尤为重大。”正因如此,当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军事学院,甚至把淮海战役作为世界战史课的重要战例讲解,有的专门邀请中国军事专家前往介绍淮海战役情况,供他们参考。
其实,记者的眼光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个“老记者访华团”到中国访问,他们中的人多数是采访过抗日战争或延安的老记者。当记者团途经上海逗留时,一位老记者把正在生病的夫人留在上海,只身来到“淮塔”寻访淮海战役踪迹。采访中,老记者告诉“淮塔”管理人员,一次他在日本住院时,旁边住着一名当年国民党军将领,在聊天中得知,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的败将,有的已经隐居,有的经商,还有的当了和尚。于是,他萌发了要写一本书的念头,专门描写这些人的后来情况,因此参观“淮塔”成了他写作采访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