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骨铮铮卞奎生


作者:戴鹏飞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8   浏览次数:8298


    卞奎生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六人住在两间草房里,种着四亩薄田。后因欠蒋家桥徐姓地主的债还不起,只好把田抵押了。卞奎生兄弟五人一年到头靠打短工、捕鱼虾勉强维持生活。


“沧浪之水濯吾缨”——孙冶方在抗日根据地


作者:刘小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纪实》   日期:2014-04-08   浏览次数:8305


  孙冶方,中国经济学泰斗。17岁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因党内斗争分歧被无故定为“托派”、“阶级异己分子”,还险些遭到被处决的厄运。抗战时期的整风运动再一次将他推向党内斗争的风口浪尖。他将挫折化为动力,将苦难变为历练,在“孤岛”的抗战文化中激荡沉浮,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呕心沥血,在解放区的经济战线上乘风破浪。


孙毅:平型关报捷电报起草者


作者:吴志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8   浏览次数:8303


    孙毅1904512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孙俊华。192010月,孙毅高小还没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就离开家乡出去找事做。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孙毅。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之意。


虎胆英雄魏其虎


作者:赵先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8304


  泗阳人魏其虎是被称为“虎胆英雄”。在和“还乡团”的战斗中,他气冲霄汉,大声喊道:“告诉你们,我就是共产党的副县长魏其虎,虎落平阳被犬欺。有种的就上来吧!”说完又连连向敌人射击。敌人看诱降不成,只有集中火力向魏其虎射击。年仅33岁的魏其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苏中苏北参观寻亲纪行


作者:李永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8300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50位新老会员,由副会长乔春雷带队,于20101114日晨从南京启程,车发盐城,为红色之旅拉开了序幕。我的爸爸妈妈,均为延安时期的第一代公安战士,我对新四军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我有幸随学习参观团去学习、去感知父辈的浴血历程和辉煌业绩,十分高兴。


耿耿忠心一老兵


作者:杨晋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8301


  “打仗扬威沙场百战多,做人清白律己一身正。”“南征北战一生戎马留勋绩,西走东奔两部史书耀晚晴。”这两副战友们为父亲写的挽联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万海峰上将二三事


作者:徐将润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8301


  万海峰13岁从一个放牛娃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转战大江南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几乎参加了华东战场的每一个重大战役,以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对万海峰上将的功绩,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


一片丹心日月明 ——追寻江石溪、江上青的革命足迹


作者:雨辰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3   浏览次数:8309


  我是冲着晚清状元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奠基者张謇,以及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的感召力去参观南通博物苑的。但在南通博物苑,我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江石溪和江上青父子的照片。原来,江石溪和江上青父子虽然分别出生在江都和扬州,却都与南通有着很深的渊缘。


傅奎清将军的五条规矩


作者:张开明 王多勇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3   浏览次数:8300


  傅将军用六句话来表述他的离休生活:心怀宽广要为先,日读书报心自宽,常习书法健身心,社会公益创新篇,革命烽火时回忆,知足自重乐亦安。


他们首次将火车用于后勤运输——淮海战役中原军区后勤补给纪实


作者:冯晓蔚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纪实》   日期:2014-04-03   浏览次数:8302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但用火车运输后勤物资则鲜为人知。淮海战役中,中原军区后勤部门首次采用了!


共有: 4299 条记录 333/43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31   332  333  334   33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