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焦润坤:一颗红心为国家


作者:党亚惠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1   浏览次数:8102


    我们满怀崇敬之情到达焦润坤老人的家,这里是一处普通的住宅楼。远远看见他伫立在门口,向我们挥手,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他身体硬朗,步伐矫健,声音高亢,讲话干脆利落,看上去有70多岁,事实上他已经90岁高龄了。他的家里布置简单,还保持着老一辈革命者特有的艰苦朴素。


兄弟情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31   浏览次数:8094


    2013年4月,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决定集中三年时间抢救新四军老战士史料。会长朱文泉提出,抢救新四军的活史料,要与时间赛跑,与老战士的生命赛跑。铁军影视中心是承担任务的履职部门,已在南京、武汉、北京、青岛、上海、杭州等地寻访新四军老战士百人以上。记者以日记形式记录新四军老战士的真实故事,生动展示他们这一生所抱负的理想、信念和赤诚情怀。

 


吕其明:从新四军战士到著名作曲家


作者:潘国强 张玉龙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9   浏览次数:8232


    吕其明是从新四军战士成长起来的我国老一代音乐家,是中国音乐金钟奖及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说起《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啊,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大都耳熟能详,而且会唱上几句。


抗日英烈单学优


作者:张茂华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9   浏览次数:8091


    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队伍的种种暴行后,20岁的单学优义愤填膺。在兄长的支持下,他毅然和学友顾汉文一起报名参加了位于苏中四分区掘港西方寺的抗日军政学校。在短短几年的对敌斗争中,单学优机智勇敢,直到今天,兴仁镇还流传着他的故事。


将军的忧患意识与和平情怀


作者:南振中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9   浏览次数:8103


    将军在《岛屿战争论》一书中,用大量篇幅揭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倡导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的“慎战”理念。《岛屿战争论》一个重要理论突破是把克劳塞维茨的“两段论”发展为“三段论”,提出要重视发挥“非武力斗争”的缓冲作用。


抗战末期新四军与日军鲜为人知的三次会谈


作者:张德贤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247


  抗战后期,狡猾的日本侵略军试图利用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分化国人,延缓其军事败局。


怀念心中的英雄——袁国平叔叔


作者:罗新安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078


  袁国平叔叔比我的父亲罗炳辉小九岁半,我虽然没有见过他,却一直把他视为心中的英雄。


痛忆蹂躏 莫忘国耻——日军三次入侵温州


作者:黄荣波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234


  19414月至19456月,日军三次侵占温州,使温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总计10214人,财产损失按19377月价值折算为30303077元。


新四军驰骋海门抗日战场


作者:韩芒雄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065


  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新四军将鲜血洒在海门这片热土上,很多将士将忠骨埋在海门大地。


老兵洪炉的文化情结


作者:和茗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082


  洪炉,原姓郭,笔名卢弘。1931615日出生于江苏泰兴长江北畔的一个农民家庭,1944年,日伪军在他家乡把大半个村子烧掉了,国恨家仇,他于当年9月投奔新四军洪炉离休前曾是军中知名的作家和画家,任《解放军战士》杂志和《解放军报》美术编辑长达30年。



共有: 4298 条记录 223/43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