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七旬学者王仁富:倾尽家财20年向日本皇室讨国宝


作者:王丽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5   浏览次数:8177


  今年74岁的王仁富,是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知名东北刻石研究学者。30多年前,喜欢研究历史的王仁富在阅读《旧唐书》时,无意中读到关于“唐鸿胪井刻石”的记载,令他大吃一惊。


奶奶郑锦华圆我十年读书梦


作者:朱永玲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5   浏览次数:8076


  奶奶郑锦华是从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的,她虽然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比亲奶奶还要亲。她扶助我10年上学的事,使我终生难忘。


勇士辉煌化金星——追记我的父亲童立芳


作者:童宗海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5   浏览次数:8066


  父亲为国英勇捐躯已有70个年头了。每当我听到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赞歌》里的“勇士辉煌化金星”这一感天动地的歌词时,父亲当年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出生入死的动人场景便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枕着丈夫日记入眠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5   浏览次数:8075


  一个已过九旬的老人,把丈夫日记珍藏了67年,并视为生命的支柱。在李垠的内心深处,我们似乎窥见到了令人感奋的光亮: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她和丈夫一生的人生主旋律。


本色


作者:黄朱清 撰文 窦 娟 摄影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4   浏览次数:8084


    寿克夫,浙江诸暨人。1938年在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民运短训班学习。黄桥决战时,寿克夫是连队文书,他带着通信员,勇敢穿过满地尸体的乡间路,为部队送情报。1955年军队实行军衔制,寿克夫被评上少校,时任空军某场站的政治处副主任。1964年转业,1983年,寿克夫离休。


把日文传单撒到敌占区


作者:后文洙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3   浏览次数:8074


    后文洙,安徽芜湖人。1939年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工作。1941年到盐城根据地东乡海边一带从事群众工作,同年在盐东县(盐城东部根据地)南洋岸区工作时,迎送国际反法西斯盟友、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等人,并将他们安全转送到北洋岸区。


老青结对交流的故事


作者:王经文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2   浏览次数:8079


    我有幸和上海江苏路街道宣传科青年干部沈晓冬开展老青结对交流学习,已有七八年了,坚持每月一至二次互动交流。长期的坚守,老青干部都有所进步。2013年,小沈和我被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和长宁区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回顾我们的交流学习,有几段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


岛屿战争的雄韬伟略 ——评《岛屿战争论》


作者:陈骏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2   浏览次数:8139


    《岛屿战争论》正是在这样战略背景下及时推出的关于岛屿战争研究的鸿篇巨制。该书作者朱文泉将军在从军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一直有着深厚的“海洋情结”,与这蔚蓝色的战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7年多的潜心研究,将军终于完成了这部大作。


沙家浜的抗日女英雄——朱凡


作者:徐耀良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8229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生于浙江宁波,自幼在上海长大。她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这时期,朱凡正在读中学,“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相继发生,刺伤了她年轻纯洁的心灵。


战士生命的保护神 ——难忘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卫生队长张一飞


作者:徐铭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8080


  我从事医务工作的领路人张一飞同志,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已经70多年了。如今我也老矣,往事却历历在目。


共有: 4298 条记录 221/43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