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滔滔海水寄深情 ——怀念父亲陆效先


作者:陆桂娥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8301


  我站在苏北黄海之滨,听着它发出震天的吼声,望着排山倒海般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汹涌而来,我仿佛看到父亲在新四军千军万马的队伍中呐喊着、勇猛地杀向敌人。父亲的一生虽然没有给子女留下多少物质财富,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终生受益。


西头村新四军联络站


作者:顾维扬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8298


    1943年,中共江宁县委奉上级组织之命,在江宁县秣陵关爱陵乡西头村成立新四军地下秘密交通联络站(简称新四军联络站),直到1945年新四军北撤才停止工作。三年间,在隐蔽战线上做出了贡献。


走过寒夜满眼春


作者:张其梅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8301


    我沿104国道来到了太湖南岸美丽的山水园林型城市——改革开放后跨入全国经济百强县的浙江省长兴县,在县城采访了年已八旬的新四军老战士王坤金。


见证皖江抗日烽火 ——记忆中的父亲胡孟晋烈士


作者:胡德新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5   浏览次数:8301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父亲的形象在子女的心中是清晰的。父亲的音容笑貌永恒地定格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永远是他30多岁时风华正茂的形象。


院长李向春的制胜秘笈


作者:刘菊香 孔章圣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5   浏览次数:8301


    在国家卫生部长陈竺在茅山革命老区金坛,已连续19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江苏省金坛市城东卫生院院长李向春以“小处方”和优质服务,获评全省“十佳医德医风楷模”,并被树为江苏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重大典型”。


淮海决战中的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


作者:史文敏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5   浏览次数:8300


    淮海战役发起前的第8天,刘瑞龙奉命来到华野指挥部驻地山东曲阜,就任华野后勤部部长。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徐州杜聿明集团弃城出逃,华野弹药物资消耗巨大,运输和后勤保障难度加大。 为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刘瑞龙同后勤部其他领导一起,就弹药、粮食、医院、民力、交通等5个方面进行新的安排。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作者:王浩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8305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我最崇拜的军旅作曲家沈亚威


作者:韦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2   浏览次数:8300


    1944年初冬,19岁的我,离开了日寇占领的扬州城,奔向那最羡慕、最神往的苏北抗日根据地,进入抗大九分校(后改名为苏中公学)学习。校长是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将军。


一斤良种的故事


作者:吴孝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8299


    抗战期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从数千里之遥,收到一斤“438”小麦良种,政府在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同时,不忘引导人民运用良种良法种田。在战火纷飞中,居然将一斤小麦良种逐步繁殖扩大到15万亩,并推广至周边苏鲁豫皖20多个县市,创造了一个奇迹。   


淮北根据地的一个优秀党支部 ——古陡抗日风云录


作者:邓泽民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8299


    20世纪40年代,淮北抗日根据地泗五灵凤古陡乡,涌现出一个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支部。这个支部与日寇和汉奸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共有: 4303 条记录 279/43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76   277   278  279  28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