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我经历的渡江战役
作者:朱维中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7 浏览次数:8300
“十人桥”的故事
作者:赵丽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7 浏览次数:8308
江苏省新沂市,有一座特别的石头桥,屹立在沂河之上。桥下,挺拔结实的石墩,任凭风吹雨打,巍然不动,坚毅地担起两岸交通的重任;桥上,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十人桥”。
红旗插上总统府
作者:陈士榘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7 浏览次数:8301
第二十一军解放杭州纪实
作者:马学俊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6 浏览次数:8301
长丰·退伍军人创业的好舞台
作者:朱 雷 李永骧 孙旭东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6 浏览次数:8299
走进双堆集——淮海战场巡礼之二
作者:赵建峰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3 浏览次数:8306
双堆集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在辽阔的淮北平原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然而,淮海战役中那场“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双堆集歼灭战,让这里成了一块英雄的土地,光明与黑暗在这里碰撞,正义与邪恶在这里交锋。
战地雪泥——抗美援朝日记选(下)
作者:周克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8301
应该相信,不管在何种危急的情况下,都应该记着自己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来朝鲜,除非死得其所,决不随便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应该牢记住,战争的本质就是生与死的斗争,我们是为了生,决不是为了死!正因为我们无比热爱自己的生命,深切感到生命的宝贵,才又不感到死亡的可怕。
心碑永驻在人间——宋淮生、宋齐生姐弟回忆父亲宋乃德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8314
上世纪40年代初,宋乃德率领阜宁民众修筑海堤90里造福于桑梓,当地士绅百姓万众同心勒石立碑以记其功,碑名“宋公堤”。“宋公与宋公堤”的故事,不仅在盐阜地区,在苏北、在江苏乃至京沪各地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宋乃德就是人们心中一座巍峨的丰碑。
陈官庄囚住杜聿明——淮海战场巡礼之三
作者:赵建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8308
陈官庄乡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最东部,东与安徽省萧县接壤,311国道穿乡而行,是连接豫皖苏的重要门户之一。60年前,这里曾经风雪满天,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中心战场,就在这里。60年后,伴着新年的第一场瑞雪,记者来到了这里,看着,听着,那一段段悠远的往事伴着雪花飘荡。
战地雪泥——抗美援朝日记选(上)
作者:周克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2 浏览次数:8303
一江之隔,万象皆异,久为同志们所介绍的英雄的朝鲜土地与人民,变为我们生活的紧密伙伴。我们最先见到的,就是群山相连、峭壁陡坡与弯曲的公路河道,荒凉的山野,木片加石片的破棚矮舍……
一切都与祖国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