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70年执着寻党路 ——记泗洪抗战老兵张道干


作者:魏 冉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1-18   浏览次数:8178


  2015年年底,记者收到了泗洪电视台柏华基主任发来的《93岁抗战老兵重回党的怀抱》的新闻通讯,了解到在泗洪县界集镇杜墩村,有一位叫张道干的老人寻找党的身份70年的感人故事。新年元旦刚过,在泗洪新四军研究会许保琴、朱维军会长和胡正飞同志的热情带领下,记者在张道干侄子张绍宝家采访了老人,柏华基主任还专程来为老人录像。


新春“三愿”


作者:潘春华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1-18   浏览次数:8061


  万象更新。笔者遵袭民族传统,遂有新春“三愿”。


采访百岁抗战老兵张新甫


作者:王茂华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第2期   日期:2016-11-17   浏览次数:8083


    家住通州区金沙镇花家渡村的百岁老人张新甫,是我的表伯。我自从退休参加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之后,通过学习抗战史,尤其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对梁灵光当年在南通地区战斗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表伯给梁灵光当秘书的情况我还不太知晓。我想,从抢救史料的角度来说,应该趁表伯健在,赶紧去采访。


陈发祥:难忘昔日战友情


作者:赵东云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第2期   日期:2016-11-17   浏览次数:8177


    陈发祥1928年出生于安徽舒城县一个小山村,弟兄四人,父亲是个文化人,在教书过程中参加了地下党。1938年,日军侵犯皖中舒城等地,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陈发祥家的房子被烧毁,他被迫辍学。皖南事变后,父亲带着一家人到皖江抗日根据地。在家人影响下,陈发祥不久也参加了革命。


拥军市长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1-17   浏览次数:8185


    我们能找到何赋硕,是因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唐先胜提供了联系电话。他是根据朱文泉会长的要求,传话我们去采访何赋硕。何赋硕在徐州任过两届市长,却很少有人了解他是新四军的报务兵。在老市委一号院,何赋硕和夫人李舜富、长子何乃确已在客厅等候我们。


新年贺诗


作者:陈昊苏等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1-17   浏览次数:8071


    四面来风布阵强,中华腾飞路偏长。闯关无憾成过往,创意有神写万章。人类前程凭展望,全球治理看担当。百年将入新天地,决胜惊涛动海江。


父亲的“中原突围”


作者:杨克中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2期   日期:2016-11-17   浏览次数:8062


  今年是中原突围70周年,父亲诞辰103周年。时光荏苒,父亲离开我们也已经16个年头了。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已年逾花甲。但父亲当年给我们讲述他革命战斗生涯中的精彩片段,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抗日英烈朱茂绪为何英名埋没?


作者:江泰尧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6年第1期   日期:2016-11-16   浏览次数:8145


  正是知识的惠与,使我知道湖北监利有一个经历万里长征的老红军,后来又参加新四军组建,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牺牲,长眠在淮南肥东县这块红色的热土里。烈士离开我们已整整70年了,没有荣耀,他的军事生涯及事迹被尘封在军史厚重的典籍里。他叫朱茂绪。


怀念战友


作者:黄朱清 撰文 窦娟 摄影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   日期:2016-11-11   浏览次数:8193


  金正新,一位新四军老兵,刚到部队的时候,无处不感受到战友的关心、关爱和关怀。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成长为团长、师长,无论职务如何变化,战争岁月尤其是抗战年代凝聚成的战友情,始终没有淡化和淡忘。


告慰亡灵祭冤魂


作者:冯志其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   日期:2016-11-11   浏览次数:8061


   1937813日,日军入侵上海,我十九路军英勇抗敌,国人同仇敌忾。当时我和三弟瑞华在上海当学徒,随着逃难人群回到了江苏老家常熟。一○三师司令部恰好驻扎在我村里,政工人员鼓励村里的青年从军报国……


共有: 4298 条记录 194/430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91   192   193  194  19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