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扎根横山老区18年 摘得“杨梅王”


作者:杨德金 郁春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8   浏览次数:7767


    杨梅园的主人乔春龙是一位退伍老兵,他坚守横山老区18 年,带领杨梅种植户共同富裕,成为南京种植杨梅的第一人,并享有“杨梅王”的美誉。2015 年5 月,乔春龙家庭,荣获溧水区“十佳幸福家庭”的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的赵金尺


作者:孙加永 周旭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7   浏览次数:7767


    赵金尺从15 岁起就自强不息、逐梦追富,开动脑筋寻找致富项目,种地、养鸡、养鸭、养鹅、养鱼、养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全区残疾人中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绽放出人生精彩的华章。


喋血伍佑


作者:张华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7   浏览次数:7767


    1940 年,黄克诚率领八路军五纵队进驻盐阜地区,其中一部住在东坎,这支队伍后来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


他倒在了抗战胜利的这一天


作者:湘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7767


    1945 年4 月,新成立的新四军第五师江南游击队指挥部秘密地设立在了石首、公安、华容地区的桃花山,沈国栋被任命为指挥长。35 岁的沈国栋同3 名战士在突围时全部牺牲。新四军游击队与当地群众含泪埯埋了英烈。


我的姑爷爷张应平


作者:陈加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7767


    我同姑爷爷、姑奶奶从没有见过面,我是听爷爷、奶奶、爸爸和村里一些老人叙述的情况,并根据一份《张应平同志简历表》,才得以理清了姑爷爷张应平的平生经历。


水上英雄 地下尖兵——记新四军七师大江护商队队长芮胜


作者:芮进西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3   浏览次数:7767


    芮胜1939年8 月参加铜陵青抗会和游击队。1941 年3 月入伍,任七师曾希圣政委警卫员、小队长,皖南地委税务所长,铜青南地区游击队书记;皖浙独立大队长、中共淳西工委书记兼淳安县委书记,徽州军分区副政委;宣城军分区顾问。


刘维保: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作者:毛文轩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3   浏览次数:7767


    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上庄村,只要一说“小喇叭”,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上庄村,手拿“小喇叭”、满头银发的刘维保,讲着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永远生动新鲜,永远精彩纷呈,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作者:江志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2   浏览次数:7767


    在安徽省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83 岁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姚华亮,从上世纪60年代起,省吃俭用,自费搜集党史、国史、军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五史”资料,退休后在家中办起红色展览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我的外婆是“阿庆嫂”


作者:金耀良 曹培根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1   浏览次数:7767


    “外婆范惠琴的照片陈列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照片说明称她是阿庆嫂原型人物之一。”为了传承外婆当年的责任与精神,金耀良在琴湖新村公交车站旁开了个沙家浜阿庆嫂的“春来茶庄”,店内张贴着《沙家浜》的老版剧照,茶几上摆放着原汁原味的七星灶铜壶。


粟裕情系武夷山


作者:彭泽 王珠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6-11   浏览次数:7767


    将军1984 年2 月5 日逝世后,粟裕夫人楚青、秘书朱楹率粟裕儿、孙辈亲属等,遵照粟裕生前意愿,将部分骨灰安放在武夷山列宁公园内,以与长眠在这里的战友永远在一起。


共有: 3587 条记录 18/359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6   17  18  19   2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