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稻鳖共生”,绘出乡村振兴路


作者:陈建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4   浏览次数:282


    夏至时分,记者来到余江区锦江镇灌田村神农氏生态农业公司“鳖稻共生”养殖基地,只见稻田中浅绿鹅黄,水洼处波光粼粼,微风吹起,荡漾着一阵阵绿色的波浪。目光穿过正在拔节的禾苗,立在水田中的几位农民忙着整理网箱。


有一种幸福叫拥有红色


作者:姜翠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280


    有一种精神,穿越岁月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传承,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对于老区人民来说,拥有红色,就是一种最美的幸福。


英雄父亲张如江


作者:张亚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324


    因战伤留下疾病,父亲56 岁去世,距今已经38年。人走了,父亲张如江的故事留下了。


新四军百岁老寿星:王猛


作者:王路奇 王正国 沙舟仁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0   浏览次数:423


    王猛,生在世代农民家庭,曾是抗大五分校学员,在苏北新四军游击大队投身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他这样表态:“打鬼子决不做孬种。”县委书记听后带头鼓掌。


在拼搏中绽放史志芳华


作者:姜田兵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0   浏览次数:292


    时光飞逝,我已在史志工作岗位上度过了26 个春秋。1995 年10 月,时任泗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办主任周以美在会上提出“自加压力,争取主动,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口号,成为我的座右铭,始终激励着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


新四军曹甸战役为什么失利?


作者:刘维荣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9   浏览次数:464


    组织曹甸战役以消灭韩德勤部队“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建议,起初是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提出来的,是华中总指挥部和延安中共中央之间通过20 多天的反复商讨后确定下来的。


“三八大盖”显神威


作者:姚云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9   浏览次数:517


    由于“三八大盖”生产时间非常长,除日本军队自用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改变口径销售到欧洲国家,曾大量装备了国民党军队。


女护士们的长征路


作者:吴晶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8   浏览次数:317


    这支队伍中有7 名女战士,被同志们称为红二十五军“七仙女”看护班。这个看护班属于军医院编制序列,院长是钱信忠。看护班的成员有:班长曾纪兰,副班长田希兰、护士张桂香、曹宗凯、戴觉敏、周少兰、余国清。


筹建江淮银行轶事


作者:周月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25-06-17   浏览次数:329


    1940 年8 月,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抗战供给,中共决定在苏北盐城筹建一家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雨中的祭奠


作者:安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6   浏览次数:291


    我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宣委副主任庄小军应邀前往福建省武夷山市参加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80 周年系列活动。出发前,酷热的骄阳晒得人头皮发烫,可我们还是彼此提醒,去武夷山一定要带上雨具。


共有: 3847 条记录 10/38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6   7   8   9  1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