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新四军的先生们


作者:荣师竹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01   浏览次数:39


    1985 年1 月21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 月10 日为教师节。在2022 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深情回望当年新四军教学机构有关教师的历史,以感恩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所有先生们。


英雄父亲张如江


作者:张亚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58


    因战伤留下疾病,父亲56 岁去世,距今已经38年。人走了,父亲张如江的故事留下了。


烈士最后时刻的叮咛嘱托


作者:宗新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5-21   浏览次数:150


    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致我深爱的中国》一书所列的烈士遗书,是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嘱托,是殷殷叮咛,更是高亢宣言,是赤胆和柔情迸发于笔端,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党性与人性相统一的庄严篇章。


刘少奇两到洪泽纪事


作者:程铁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5-16   浏览次数:303


    在浩瀚的洪泽湖有一座镇守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关口,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自行设计施工的全国第二大闸——三河闸。1958年秋,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刘少奇来洪泽视察时曾在此下榻。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作者:罗永胜 张金锭 方晓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8632


    方志敏在土地革命烽火燃烧的岁月,他以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代政委身份,曾两次率红十军进入闽北苏区诞生地——崇安(今武夷山)作战,与闽北结下了难以割舍的革命情缘。


如东海上抗日武装创建过程


作者:张艳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4-02   浏览次数:8444


    如东位于黄海之滨,是江海盐垦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央最早认定的中国革命老区之一。我的父亲张慎思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参与创建了如东海上抗日武装——何家灶盐渔民自卫队。为新四军在如东建立海上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道远知骥玉洁冰清叶道清


作者:彭远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4-01   浏览次数:8425


    叶道清,安徽铜陵人,1941 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1 月12 日叶老走完了光辉的人生历程,在南昌逝世,享年97 岁。


“20 年了,我依然等着你!”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3-31   浏览次数:8423


    观展之后,参观铁军国防园教育基地时,阮国琴在王伟生前执行任务驾驶的同型号战机前,深情回忆英雄王伟烈士生前往事后,接受采访并与观展者合影留念。


红五月,鲜花献模范


作者:徐永乾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8527


    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弘扬“红五月运动”的斗争精神,在烽火硝烟中一往无前,涌现了无数英雄模范,书写了许多红色故事。


浓浓乡情祭英魂


作者:吴天津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8460


    一代英魂,两地生辉。松滋乡亲像兴化人民一样,把严昌荣烈士当作精神丰碑。如今,昌荣精神正在松滋大地熠熠生辉、绽放光芒。


共有: 422 条记录 1/43 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