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新四军子弟的童年生活


作者:邓小燕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8136


  这是珍藏了68年的一张照片,相纸已经泛黄。照片拍摄时间大约是19478月。


从国共两党抗战之比较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作者:王清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8113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生死之战。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殊死之战中,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分老幼,不分党派,不分地域,举全国之力,共赴国难,才取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


九江有座“叶挺”楼


作者:谢勇武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2   浏览次数:8112


    九江有座小楼,坐落在城东山头一片小树林里。数年前这里门前立着一块小碑,上面写着: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楼内住着几户人家。只有我们几个关注的人知道,这是座革命小楼——叶挺在八一起义前住过的地方。


大爱


作者:李小林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 《铁军》   日期:2015-05-07   浏览次数:8052


    爸爸走了23年了,可我感觉他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他的办公室如旧。他的卧室如旧。他的音容笑貌如旧。他的爱如旧。


渡江战役胜利的几点感受


作者:周克玉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29   浏览次数:8140


  渡江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次规模宏伟、功绩辉煌、具有特殊意义的伟大壮举。我作为渡江战役的一名参战者和亲历者,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当时的情景又涌到眼前。


李先念的智勇德


作者:朱清泽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1   浏览次数:8045


  抗日战争期间,李先念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他针对不同作战对象,创造了两个生动形象的战术原则:力量分散时“老婆婆吃柿子——拣软的”;力量集中时“榔头敲石头——硬碰硬”……


挥师渡长江


作者:张震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31   浏览次数:8053


     从发起渡江到郎溪、广德追击战结束,我三野共计歼敌139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000余门、汽车200辆、舰艇61(含起义)。我军将红旗插在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门楼上,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陈毅司令员讲:南京的解放“代表着一个全中国的胜利”。


管文蔚与江阴要塞起义


作者:曹晋杰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26   浏览次数:8084


  渡江战役开始,共产党有计划地组织和策动了两次蒋军起义,其中一次就是国民党江阴要塞官兵1949421日起义,这次起义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作战给予了有力的配合和支持。


后备力量动员重在快


作者:李明 厚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24   浏览次数:8050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战争动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实现快速动员、满足战争对后备力量的需求,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前提。那么,后备力量动员如何做到快呢?


周恩来的皖南行(上)


作者:丁星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9   浏览次数:8048


  1939216周恩来偕同新四军军长叶挺离开重庆,于2月23到达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周恩来此行是受中共中央委托,到新四军视察。周恩来的这次皖南行,对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影响深远。


共有: 612 条记录 48/6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46   47  48  49   5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