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精彩连载 > 谍卒(连载之三)
谍卒(连载之三)
作者:沙锦程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 日期:2014-04-17 浏览次数:7258
1943年春,为粉碎日伪的清乡阴谋,苏中新四军某部启用了潜伏在日伪特工机构内部的“卒子”。“卒子”不负使命,在敌魔穴内,与日本间谍、汪伪特工、国民党军统特务斗智斗勇,向苏中抗日根据地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在苏中抗日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日伪的清乡彻底破产。本刊将选载沙锦程的小说《谍卒》中精彩章节,以飨读者。
第二章 巧破日军“斩首行动”
一、马淑和带罗勇和锁工,夜闯清乡办机要室,将拍有日伪清乡文件的胶卷交给谢处长
1942年12月1日,汪精卫以清乡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发出《民国三十二年度上半年清乡工作训令》,明确将苏四区列入清乡扩大地区,限令李士群“自4月1日起于苏四区开始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9月底以前完成”。1943年春,日军六十一师团师团长小林信南少将以“苏北现地日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李士群以“华北现地负责人、清乡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签订了《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实施协定》,章仕生也就由筹备处主任成了“苏北地区清乡公署”主任兼保安司令。苏北一期清乡区域,正是原民国地方政府苏四区专署所辖大部地区,清乡主任公署也就理所当然地设在原专署所在地通城。章仕生重返故地,衣锦还乡,着实乐了好一阵子。
章仕生还在当筹备处主任时,便总结苏南清乡的得失,根据苏四区的地情特点,积极配合日军,初拟了一份《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计划草案》,里面有清乡的方针、步骤、时间安排,清乡所需兵力、物资、经费预算,及清乡区内军政特机构的组织体制和人员配备,很得日本人的赏识。后经小林师团长的修改,增加了据点的分布、兵力配置等军事方面的内容;报送日本对华派遣军总部审核时,又充实了政治清乡的内容,正式定名为《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确认下来。这份绝密计划,就锁在章仕生机要室的保险柜里。
得到这份情报,对新四军粉碎敌人的整个清乡计划,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老谢决定到通城摸摸情况,与城里的内线碰头,商量出一个办法。
“小徐,明天农历是多少,是不是二月十九?” 老谢问一师情报处敌工科科长徐聪。
“阳历明天是3月17日,农历得让我想一下。”小徐挠了下脑袋说道,“大前天这儿的镇子上赶集,十分热闹,那天是……农历二月十五,不错,明天肯定是二月十九。”
“那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准备一下,明天跟我进城到天宁寺烧香去。”
“谢处长,有行动?”
“小子,脑袋终于开窍了。”老谢用手点了点小徐的脑门,“让何妈联系‘卒子’,明天在天宁寺后面的禅房里见面。”
“是。”
天宁寺是通城的一座古寺,建于公元864年,其落成早于通城的建成时间,被誉为“一州伟观”。寺内“殿堂宏丽,楼阁穹崇”,大雄殿是天宁寺主体建筑,宋徽宗赵佶亲笔题赐“大雄之殿”,明英宗应天宁寺僧奏请“敕赐天宁寺”。两得御书,天宁寺香火越发旺盛。
农历二月十九适逢观世音生日,庙里庙外人头攒动香客潮涌。然而天宁寺后面的一间小禅房里却甚是清静,里面有四五个香客不紧不慢地喝着清茶,相互间不时地聊上两句。原来老谢正在这儿和通城地下交通员秘密碰头,商讨如何从敌人手里搞到清乡文件。
“劫持章仕生。”有人提出“劫持方案”,但随即遭到反对意见:“章仕生生性狡诈,警卫森严,很难得手。”
“用炸药炸。”这是个办法,但用黑色炸药,威力小,效果差,不一定能将保险柜炸开;用黄色炸药,如控制不好,连里面的文件也炸毁了;液体炸药倒是可以灌进锁眼里实施爆破,但其性能不稳定,弄不好途中就炸了,而且这玩艺儿在当时很难搞到。再说,炸开了,敌人会轻易地发现我军的意图,即使搞到了文件,价值也不大。“炸开保险柜”没有被采纳。
“从清乡公署里把保险柜弄出来,再设法打开。”不行!保险柜体积大、分量重,还要通过敌人的多个哨卡,不现实,此案也被否决。
“大家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老谢见地下交通员中的王其敏一直没有吭声,闷着头在想着什么,便说道,“王师傅,把你的想法也说给大家听听。”
王其敏见老谢点了名,没有推辞,便说出了他的想法:“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是悄悄摸进清乡公署,打开保险柜,取出文件;如担心敌人发现,就用照相机把文件拍下来。”
“这是上上策,既安全又不易被敌人发现。”老谢很赞成王其敏提的方案,但不无忧虑地问道,“打开保险柜并不容易,一般人干不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我是大生纱厂的工人,纱厂里有个叫马富的钳工师傅,年纪轻、脑子活、技术灵,对开锁很有一套。纱厂财务室有一台英国进口的保险箱,有一回不知道怎么搞的,大概是密码记不清,捣鼓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打开,后来请他来试一试,还真的弄开了;还有,资生铁冶厂的保险箱,据说是德国货,有一次也打不开,最后找到他就解决了。马师傅挺有正义感,我做做他的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主意行,马师傅能打开那两个进口的保险箱,对打开清乡公署的保险柜也差不离。”老谢满意地点点头,“我看就这么定下来,今天晚上咱们就动手。”
“谢处长,清乡公署里我平时经常去办事开会,情况比较熟悉,尤其是三楼的办公室,因工作关系,到过多次,带马师傅潜入清乡公署打开保险柜,就由我负责吧;即使万一碰上敌人,都是些平时常见面的熟人,也便于应付。”马淑和主动请战。
“行,短枪队长罗勇配合你潜入大院,我和其他的同志在外面接应。”
“就是上次来天生港码头接应邹韬奋老师的小罗?那太好了。”马淑和高兴地说,“没想到,小罗就是那个大名鼎鼎、汉奸听了都吓唠唠的‘罗大侠’。”
说起“罗大侠”的得名,那还是马淑和来通城后不久。日伪为加强即将进行的清乡中的军警力量,派曾参加过苏南两期清乡的汉奸苏宇春,到苏北任如皋县警察局长。他刚刚上任,就到天生港镇督运封锁器材。马淑和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让何妈通过地下交通站传给老谢,老谢决定对苏宇春这类铁杆汉奸进行严厉制裁,杀杀敌人的嚣张气焰,就将这一任务交给师政治保卫队队长罗勇去执行。罗勇白天探知苏的住处,夜里闯进其卧室,连发三枪,将苏打死后,扔下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替天行道 专杀汉奸”,署名“罗大侠”,这才从容不迫地撤离了天生港镇。从此,罗勇杀汉奸的故事不胫而走,不少人都知道新四军里有一个飞檐走壁专杀汉奸的“罗大侠”。
“不错,正是这个小罗,这次行动太重要,得动用他一下。”老谢对马淑和说。
“有‘罗大侠’的加盟,夜闯清乡公署的胜数就更大了。”马淑和朝老谢会意地笑了笑。
晚上10时许,老谢和行动小组来到事前商定的位置。
紧挨着通城博物苑,有张謇的一处住宅,通城人把它称作“濠南别业”,而今“濠南别业”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韵,鸠占鹊巢成了苏北清乡公署所在地。进院门,迎面有两座用石头围起来的松坛,松坛里各栽着一棵从军山移来的百年老松树,树下还有一对铁鹤。绕过松坛便是主楼,这是一幢砖木结构的英式大楼,建于1914年。当年张謇请著名的通城籍建筑师孙支厦设计,据说孙支厦是以北京故宫慈禧太后休憩的英式畅观楼为参考图样的。北京畅观楼为两层,孙支厦在设计“濠南别业”主楼时,底座加高成一层,又在第三层上增加了一层暗楼,外面看像三层,实际整个大楼是四层。章仕生的办公室在三楼,暗楼则成了他的机要室,重要文件均放在机要室的保险柜里。“濠南别业”还有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中式小楼,里面驻有一个保安排。
昏暗的路灯下,马淑和来到“濠南别业”背侧的一个弄堂口,朝里面望了望。“马姐,我是小罗。”话音未落,弄堂里贴着胡同壁,蹿出两个人影,正是小罗和锁工马师傅。
“小罗,我们开始行动。”马淑和他们穿过石头街,来到“濠南别业”西侧的院墙下。马淑和先翻过院墙,接着锁工,最后是小罗,渐次进入院内,在院墙边树丛的掩护下,悄悄移至主体大楼。主楼的北面正对着“濠南别业”门口的岗亭,南面、东侧紧贴日军司令部、宪兵队,西侧临着外面的弄堂。马淑和见主楼的东南侧虽邻近日军司令部,却有几棵大树和一排低矮的树丛可作掩护,便猫着腰来到树下,罗勇向周围望了望,又向上瞄了瞄,取出随身携带的梅花钩,“嗖”地向三楼抛去,只听“当啷”一声,梅花钩紧紧钩住三楼的铁廊杆,声音虽不大,但铁器与铁器的撞击声,在夜里听起来多少有些刺耳。
“啪啪啪”,“濠南别业”大门口站岗的哨兵,像是听到什么动静走了过来。小罗打了个手势,马淑和和锁工顺着墙根藏到另一侧。“喵呜喵呜”,罗勇则隐进一旁的树丛里,佯装起了猫叫。也许罗勇装的猫叫声太逼真,还真的有只猫也“喵呜喵呜”地叫着从屋上跳到廊杆上,朝哨兵过来的方向走去。哨兵见是猫,没再往前走,就返身离开了。
马淑和担心有诈,用手势示意大家再呆了一会儿,见确无动静,3人便来到墙根下。
“我先上。”马淑和对罗勇说,“你在下面注意动静。”
马淑和动作娴熟地拉着绳子,两手交替地一上一下,腿趁势蹬着墙壁,一蹬一蹬的,不一会儿就到了三楼。接着锁工踩在罗勇肩上,也学着马淑和的样儿往上拉绳子,担任凭他怎么拉,腿怎么蹬,就是不得上去,两只脚在空中乱踢着。马淑和站在三楼廊沿上,见状弯下身子,两脚像立地生根似的,抓起绳子,“嗖嗖……”紧捯几把,就将锁工提上去了。罗勇也是一身好功夫,但还没看到臂力如此之大的人,何况还是个女的,罗勇咂咂嘴暗暗称叹。见锁工他们上了楼,罗勇便隐蔽在靠院墙的树丛里望风。
马淑和和锁工从三楼来到拐角的楼梯上,上了暗楼,来到机要室门口,只见门上上着大锁。锁工从工具包里掏出一根细细的、一头磨得尖尖的钢丝,在锁眼里捣弄了几下,门就开了。打开门一看,保险柜静静地挨墙放着,似乎在等候着他们的光临。
就在马淑和3人进去这阵子,老谢他们在清乡公署的附近,有装着拉人力车的,有装着卖香烟、卖馄饨、卖豆腐脑的,表面上看起来悠晃悠晃的,但他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这里是清乡公署,隔壁就是鬼子的司令部和宪兵队,可出不得半点差错呀。
锁工深吸了两口气,拿出工具,试着打开保险柜。这是一只机械转盘式的保险柜,和锁工在大生纱厂、资生铁冶厂打开过的保险箱差不多。锁工按先前打开的经验,左手扭着手柄,右手捏着尖头钢丝探试着,结果手柄无论左旋右转都纹丝不动;锁工又试了几下,还不行。锁工头上流汗了,对马淑和说:“保险箱这个玩艺,要转在点儿上,才好将工具插入锁孔内左右旋动慢慢拨开,不在点儿上,还真没办法。”
“马师傅,不急,再试试。”马淑和一边安慰锁工,一边脑筋飞快地猜想着保险柜的密码。而此刻,马淑和的心里比谁都着急,因为她知道,时间长了,很容易被敌人发觉。
马淑和突然想起,章仕生虽是通城人,但投靠日本人后,在上海呆的时间比较多,有时有事没事的,喜欢哼上几句沪剧。顺此思路想了一会儿,她终于想起章仕生常哼的沪剧调子是《紫竹调》,遂对锁工说:“马师傅,试试61、53、65、61、56、53几组数字。”
锁工试了一下,将旋钮从6转到1,再从1转到5,当转到3时,手里抓住的手柄,突然“咯”地一声稍稍动了动,再往“6”转去,又卡住不动了。原来狡猾的章仕生前两组密码用的是《紫竹调》里的音符简谱,后面的几位则是其他数字。锁工没有用蛮劲再往下面转,而是又回到先前的“3”,用尖头细钢丝伸入锁孔内,捣鼓了几下,扭了扭手柄,还不好转动,遂又换了根头部也是尖尖的,但有一点点倒齿的细钢丝,又捣弄了几下,扭动手柄往外一拉,顿时心中大喜,保险柜终于打开了。
马淑和迅速翻找文件,很快找到《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令马淑和没有想到的是,她还翻着了另外两份清乡文件:一份是由汪精卫签署的《民国三十二年度上半年清乡工作训令》,还有一份是小林信男和李士群签订的《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实施协定》。此外,还有一个更加意外的收获:20根“大黄鱼”(金条)。
“咔嚓咔嚓”,马淑和举起微型照相机迅速地拍摄起来,没用多长时间,3份文件就拍完了。马淑和对锁工说:“走。”“这么多金子,拿不拿走?”锁工望望马淑和着急地问道。
想想新四军战士们打鬼子,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情景,马淑和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金条放进了包里,和锁工沿原路来到三楼的廊沿上,马淑和让锁工先顺着绳子溜下去,然后自己再滑下去。马淑和一脚踩到地面,觉得脚下软软的,像是死尸,还未等及她开口,罗勇就告诉说:“你们前脚刚进去,后脚那个先前来过的哨兵又来了,他拿着手电筒四处查看,我见势不妙,就将这家伙打昏了过去。”马淑和摸了摸,见鼻子里已没多少气息,说:“一会儿敌人就换岗了,见人被杀,会开枪报警的,快走!”
趁着夜色的掩护,马淑和一行迅速撤到西北侧临街的院墙边,正准备翻墙出去,忽听墙外有说话声,马淑和轻轻“嘘”了一声,打了个手势,示意罗勇和锁工不要动,她先攀上墙头,朝外望了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下面有几个穿黑乌鸦服的伪警察,正在轻声商议着什么,好在他们都背对院墙,没发现马淑和。马淑和一只脚蹬住院墙,一只手抠着院墙上面凸出来的砖块,侧转身来,右手朝马路对面卖香烟的招了几下。这卖香烟的是自己人装扮的,见是她打着手势在发信号,又见院墙外有几个伪警察,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围上来扯着几位警察叫道:“美丽牌香烟,美丽牌香烟,老总买几包吧。”将几位黑乌鸦引开。
见院墙外的警察被引走,马淑和又看了看,确信无人,她先从墙上跃下,接着锁工下来,最后罗勇跳下来。3人迅速上了老谢为他们早就准备好的黄包车,抄近路从南门出了通城,马淑和则利用这空当,在随身携带的黑布袋里,将胶卷装进了暗盒,然后将暗盒放入包里。
“老谢,清乡文件全在里面,你们快离开。我也赶紧回去,免得引起敌人怀疑。”马淑和把包交给老谢。
“清乡文件哪有这么重的?”老谢接过沉甸甸的包不解地问了问。
“保险柜里的金条我也一并收下了。”马淑和说,“部队很艰苦,这些会用得着。”
二、粟裕召开会议,针对日伪清乡文件,研究对策。但“卒子”的情报令预案改变
老谢回到根据地,立刻将胶卷冲洗出来。《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对清乡行动作了详尽部署。确定一期清乡的时间是4月至9月,具体范围正是四分区属地大部:南至长江边,西起天生港沿运盐河到丁埝,北从丁埝沿串场河经掘港再延至南坎,东抵黄海岸。按照伪行政区划,一期清乡区域有南通县的12个区、如皋县的4个区、海门县的8个区、启东县的5个区,共计29个区,面积约为3600平方公里,人口280余万。得手后,再进行二期、三期清乡,向苏北其他地区扩展。
为加强清乡力量,调集军、警、宪、特各兵种兵力达1.8万人,并将原先驻这里的南浦旅团调离,从其他战区调来小林师团接替。其兵力部署之密集,在华中敌后战场是罕见的。
关键是,清乡还不单单是军事行动。《总纲》规定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清乡方针,采取军事清剿、特务破坏、宣传欺骗、经济掠夺、策动自首、训练壮丁、层层建立伪政权等多种手段,从点线的占领到面的控制,彻底摧毁我抗日根据地,一举消灭清乡区内的新四军,实现全面伪化阴谋。
《总纲》还计划在清乡区内就地招募警察700名、政工队员250名、保甲指导员30名,先对这批人进行培训,再诱迫这些人充当鬼子清乡的帮凶,这一招真歹毒。不难看出,虽然清乡总纲是章仕生和日军一块筹谋的,但其字里行间都显现着中岛淳子的影子。事实也是如此,小林师团长将清乡计划送交侵华日军总部审核时,司令官畑俊六又令上海特高课对文件进行了修改,中岛淳子在修改中强化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清乡方针,加入了大量政治清乡的内容,诸如设置清乡区内军、政、特组织体制,清查户口,编组保甲,层层建立伪政权,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宣传、经济、文化、特工等各种力量,对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进行外科手术般地彻底割除等。
令老谢疑惑的是,《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确定的清乡开始日期为4月1日,而《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实施协定》确定的清乡时间,却是4月中旬旬初。两份文件签署的日期,《总纲》在前,《协定》在后,故应当以《协定》上的清乡起始时间为准。
“敌人为什么会将清乡时间推迟呢?”老谢在脑子里盘算开了,“一定是有什么重要原因,是敌人清乡兵力一时来不及集结,还是其他什么部署没有到位?”多年情报工作的直觉告诉老谢:敌人改动日期,一定慎之又慎,这里面肯定有阴谋,但具体是什么,他心里一时也没谱,便在“4月1日”和“4月中旬旬初”上,用铅笔各画了一个重重的圆圈。
老谢将日伪的3份清乡文件送给粟司令员后,粟裕很快就主持召开了四分区反清乡会议。当与会人员知道了敌人对四分区的清乡阴谋后,会场静得连呼吸声都能听出来。
“同志们,上次开会大家叽叽喳喳的,今天怎么一个个都成哑巴了?古人说得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我这个司令官还在台上谈笑风生镇定自若,可我的手下莫非有点紧张了?”粟司令的幽默,总算打破了沉闷,与会者转动着身子,开始交头接耳悄声细语。
“不打仗的时候,大家不放松警惕,加强训练;真的要和鬼子打硬仗了,也用不着怕。两军相遇勇者胜,勇者相遇智者胜,那智者相遇呢?”
下面有人插话:“不要命的胜。”
“说得好。”粟司令员表扬了插话者,“上次我就说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们已有了锦囊妙计,这就是苏中党委、苏中军区提出的反清乡斗争总方针,请各位牢牢记好。这个总方针是:必须以公开的武装斗争为主,达到坚持原地斗争的目的。我们要求与会的各位坚决做到:分区领导干部不离开分区,县干部不离县,区干部不离区,乡干部不离乡;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相结合,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相结合。再交给大家一个硬任务:每乡每个月里一定要消灭1个敌人!大家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做到?”
“坚决做到!”
粟司令员的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心里亮堂堂的,会场气氛活跃起来。
“司令员,海门、启东两县位于四分区的东南,这里曾是我军主力的驻地和活动区,这次一定会成为日军清乡的重点。能不能将这两个巴掌(县)合为一个拳头(县),这样我们打起鬼子来,出手会更快,力量会更强。”启东、海门两县的同志向粟司令员建议道。
“好!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区党委已经决定,将海门、启东两县合并为东南县,将三旅八团下放为东南县警卫团,这样你们满意了吧?”粟裕继续说道,“至于南通县、如皋县,虽然行政建制不变,但肯定会将部分主力下放,分别组建南通县警卫团和如皋县警卫团,以支援和加强地方。各位意下如何?”
“司令员考虑这么周全,真是摸到了我们的心窝子。”与会人员开心地说着。
“我要表扬你们,你们的建议提得好哇,我想的东西都给你们想掉了,看来我要休息啦。”
粟司令的话把大家逗乐了。会场上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发言踊跃起来。
“司令员,我们县里有不少殷实富户,其中一些还是当地的头面人物,鬼子将他们称作苏北农村里的长老,知道他们在当地群众中的威信高,在和我们争夺这些人。你粟司令的面子比我们大得多,那些长老很听你的话。建议上级发个《反清乡紧急动员令》,要求这些长老们一定要恪守民族气节,坚决不能投敌当汉奸。你发个话,我们下面的工作就会更好地开展了。”南通县的同志们建议道 。
“没问题,我会以我粟裕的名义发的。对这些工商业者、开明士绅、知名人士一定要晓以大义,决不能让他们被鬼子拉过去卖身作贼为虎作伥。”粟裕右脚稍稍向前移了移,双手叉着腰,继续说道,“下面,我将苏中区和四分区所考虑的一些意见,告知大家。为适应新的斗争,我们决定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也叫‘乙种组织’。就是把一些政治面目没有公开、又有社会职业作掩护的党员,列入到里面去。万一反清乡斗争出现严重形势,我们的各级党组织仍然保证继续领导群众坚持斗争。
“还有,江海平原不同于山区,交通比较便利,为阻挡鬼子的进攻,我们要发动各地群众改造地形、切断公路,把大路改成小路,直路改成弯路;在河道里筑上暗坝、打上暗桩,把河岸上的大树锯下来横在河里,不让鬼子的汽艇前行;拆掉大桥,架上小桥,将固定桥改为活动桥,平时是可通行的桥,敌人来了就把桥抽调,让他们无路可走。
“同志们,为了打乱日伪清乡部署,鼓舞群众斗志,我们还决定,乘日伪尚未准备就绪之机,先发制人,发起进攻。最近,已得到可靠情报,驻守四分区的换防日军,还未全部就位,我们决定揪住这个机会,集中主力部队,敲掉敌人的几个据点,鼓舞鼓舞全区的抗日军民,大家就等着听我军胜利的好消息吧。”
军中无戏言。3月中旬,果真如粟裕司令员在会上所说,新四军A师主力团—师教导团和三旅七团,向如皋曹家埠据点发起了进攻。曹家埠是一个农村集镇,据点里驻有伪军一个营,附近还有孙家窑等几个伪军小据点。见部队攻势凶猛,知道这回遇到了新四军主力部队,营长孙二侯一边向如皋县城鬼子求援,一边命令手下负隅顽抗。但令人奇怪的是,一向猖狂的日军,这下子倒沉得住气,没向曹家埠据点增派援兵。孙二侯不愿做鬼子的替死鬼,忙命人从据点里升起白旗向新四军投降。
事后得知,鬼子不派援兵的原因是:原驻苏四区的南浦旅团刚调离,而接替的小林师团还未全部到位,只能将兵力集中在县城和集镇上的大据点里,不敢对中小据点进行救援。
此后,三旅七团在南通县警卫团、如皋县警卫团、东南警卫团的配合下,主动出击,分别攻克余东、三阳、悦来、小洋口等多处伪军据点。
本来还准备再打几仗,待敌人清乡前的三五天,再将主力拉出清乡圈外相机作战;而粟司令和师部暂不走,一是给敌人造成我主力还在四分区的假象,二是坚定老百姓的信心。
但“卒子”送来的一份情报,改变了一师原先预定的方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