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怀念抗大
怀念抗大
作者:丁健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9 浏览次数:7767
那是激情亢奋的年代。抗大,许许多多纯洁心灵碰撞在一起,结成一个完美的集体;抗大,培育千千万万优秀儿女投身到抗日的洪流。
1943年我从敌占区到华中豫皖苏根据地,进江淮大学,一年后到抗大四分校报到。我坐在散发着桐油气味的木船上,望着蓝天飘动的白云,迎着拂面的和风,感到无比激动!因为,我将要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投身到抗日洪流,开始我新的人生征程。
抗大四分校是华中抗日根据地最早成立的抗大分校,驻地在江苏淮宝县曹王庄。那是一个很大的村庄,被稠密浓郁的绿树环抱,一条小河由东及西,河水缓缓流淌,一群鸭子在水面悠闲游荡,河的两边绿树成荫。农户的谷场晒着秋收的庄稼,玉米、辣椒、绿豆、芝麻,编织成一幅幅彩色图画,这里呈现出根据地丰衣足食的和美景象。
校部和政治部散落在茅草屋里,这些房屋没有门窗,门板取下作床铺,窗子是墙上挖的一个洞。冬天,用芦苇编成窗格代替木框,粘上油光纸代替玻璃,贴在窗洞上,四周糊上泥巴以抵御寒风侵袭。校领导也住在这种土屋里,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大锅饭,官兵平等,同甘共苦。彭雪枫师长兼任校长,副校长是陈锐霆。我被分配担任校直文化教员,我的学生是八大员:警卫员、通信员、电话员、司号员、理发员、炊事员、饲养员、运输员,共有六七十人。他们年龄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天真稚气,宽大的军装盖过膝盖。炊事班、饲养班的老兵,有的已40多岁,胡子拉碴。但多数是二十上下的小伙子,一张张红扑扑的脸,明亮的眼睛充满期望。他们威风凛凛,军纪严格,人人配有钢笔,是枪支以外的第二武器,是用微薄的津贴费积攒下来购买的。从此,我开始与他们共同战斗、学习和劳动的生活。
晨光曦微,军号响起,我们在薄雾弥漫的麦场进行早操,战士们背着步枪,挎着子弹袋,一个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一边跑步一边喊:“抗战到底,打败日帝!”“一二三四,努力学习,奋勇杀敌!”口号声在林间树梢回荡。
早操完毕,集体高唱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任。”雄壮的歌声,激荡着每一颗心。抗大精神是博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我们去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解放的理想。
春夏秋三季我们的课堂在室外树林里,门板当黑板,背包当座椅,大地当纸,树枝当笔。学员分为扫盲班和初级班。扫盲班从人、口、刀、手、尺学起,学会500个生字,能够造句,写简单日记,粗读师部出版的《拂晓报》就可摘帽升级。初级班学习师部统一编印的课本,要求写日记、家信,做作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后来,学校从洪泽湖东搬到湖西泗洪县张塘村,平原地区冬天很冷,我们在室内上课,室外呼啸着西北风,战士们坐在统铺上,用三斤重的棉被盖在腿上御寒。房屋简陋,但很整洁。土墙上挂着两张大地图,一张国内战场形势图,另一张是苏德战场形势图。地图上插着红白小旗,红旗是我方,白旗是敌方,战争态势一目了然。除上文化课外,教员还要教唱歌,我教过学员唱《游击队歌》《青年队长朱总司令》《保卫我们的丰衣足食》《打个胜仗哈哈哈》等革命歌曲。
我们借老乡家的一间屋子做俱乐部,学员们作了精心布置,把芦苇编成小格,采集松枝缀在上面,挂在屋顶成为绿色天花板,非常漂亮并发出阵阵清香。我们在这里出墙报,教唱歌,搞文娱活动,还在这里举办成绩展览会。有学员们的学习成绩,有书法、日记、作文、家信等。把每个人的进步展示出来,对学员是极大鼓舞,个个兴高采烈。
除上课外,我们还参加劳动,主要是到洪泽湖边割芦苇,为伙房提供燃料。从张塘到洪泽湖边来回二三十里,割芦苇劳动强度很大,芦苇高大稠密,像屏障一样把湖边围住,湖水齐膝,泥土粘滑,加上蚂蝗、蚊虫的骚扰,十分艰苦。在这方面,我就要拜学生为师。他们技术熟练、动作敏捷,镰刀在手、左右开弓,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割下的芦苇捆好架在肩上扛回部队,一捆芦苇有几十斤重,战士们负重若轻,令我佩服不已!
战士中有打草鞋的,草鞋五颜六色,非常时髦,彭雪枫、张爱萍首长也都穿这种草鞋。为此,我把从敌占区带来的一件蓝布旗袍和一件毛衣作为材料,战士用两天空余时间为我打出一双草鞋。我把旗袍的另一半做了笔记本的封面。那时每月发一张三分钱的油光纸,把它裁成32开,用马粪纸包上蓝布为封面,做成小笔记本,可以装进军装口袋。
淮北贫瘠干旱,水源少,一个村庄一口井,井深七八米,替房东担水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的学生教我担水,先是两人抬一桶,慢慢的一个人担。开始时我步履蹒跚,慢慢可以驾驭自如了。始料未及的是,这套本领后来居然还派上了用场。“文革”期间我在中央教育部干校四年多,干繁重的养猪劳动,每日肩挑十余担,应付自如。
日本投降后,抗大四分校进驻淮安,学校重新调整,抗大四分校与苏中公学、华中随营学校合并为雪枫大学。此后,我再未见到我的学生们。几十年来我难以忘怀对他们的思念,小伙子们在哪里?如果健在也都过古稀之年了,他们之中有没有在战争中牺牲?相信大多数人在全国解放后,像种子一样在祖国各地开花、生根、结果。
我为他们深深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