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连载 > 新四军11个甲等旅寻踪(三)
新四军11个甲等旅寻踪(三)
作者:朱晓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3-05 浏览次数:7768
据2001年出版的《新四军的组建与发展》写道: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新四军拥有6个主力师和浙东部队共26个作战旅,2个地方旅,总共21.5万余人。在26个作战旅中,军部确定:苏浙军区第一、第三、第四纵队,第二师第四、第五旅,第三师第七、第八、第十旅,第四师第九、第十一旅,(第五师未定),第七师第十九旅等11个旅为甲等旅。
(上接2012年第9期)
寻踪之五: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
该旅前身为1939年7月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挺进团等部组建的新四军第五支队。1941年2月,改为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1946年10月改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一纵队,11月改为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五旅。1947年2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师。1949年2月,第二十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1952年7月,改隶第二十四军,进行整编,同年9月随军入朝参战,1955年10月回国。1957年1月,第七十四师改隶第六十六军建制。1969年10月,第七十四师重新归属第二十四军建制,12月改称陆军第七十师。1985年10月,整编为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2003年10月,缩编为步兵旅,改隶北京军区陆军某集团军建制。
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三团为红军团,享有“老八团”盛名,前身为组建于1936年1月的鄂豫边区桐柏山红军游击队、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抗日战争时期,该旅部队参加了东山口、来安城、半塔集、山子头、桂子山、占鸡岗等战役战斗,歼敌2.29万余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苏中、涟水、宿北、莱芜、孟良崮、临朐、莱阳、兖州、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9.2万余人,是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歼灭敌第十二兵团的大王庄战斗中,第二十师经过血战,全歼敌第十八军“老虎团”第三十三团,在敌防御核心阵地撕开一个口子,为全歼第十二兵团作出了重要贡献。渡江战役中,第七十四师发挥阻击顽强、出击勇猛之特长,在芜湖湾沚遭遇战中,歼灭敌第二十军主力等部,获第八兵团电令嘉奖。抗美援朝战争中歼敌1.08万余人。1964年,在全军大比武中,第七十四师涌现出参加全军“步兵班十项全能”比武,获总参一等奖的“徐国栋班”(第二二二团七连七班)和荣获侦察兵专业比武第一名,被北京军区授予“捕俘技术标兵连”荣誉称号的师侦察连等先进单位。该部因驻地在冀北燕山一带,有“燕山雄师”之美誉。
寻踪之六: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
该旅前身是1928年4月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3年6月,整编为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40年8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改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转战于苏北两淮地区。1945年10月,第七旅奉命进军东北。次年10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七师。1961年8月四十三军撤销,第一二七师改归广州军区直属。1963年被确定为战备值班师。1968年9月,归建于重建的陆军第四十三军。1969年10月,移防中原,随军编入全军战略预备队序列。1985年10月,整编为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1994年7月,该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1997年,改建为全军第一个轻型机械化步兵师。
第一二七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前身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老底子延续在所属第三七九团,第三八○团则为“秋收起义红二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该师前身部队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第五团被中革军委授予“模范团”称号。在长征中,第二师为前卫师之一,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了中革军委赋予的开路任务。抗战初期,首战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七旅第十九团四连在淮阴北刘老庄英勇阻击1000多名日伪军的进攻,坚守三天两夜,毙敌17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战后,该连重建,被新四军第三师命名为“刘老庄连”。解放战争时期,该师是第四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师之一,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平攻坚,东北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作战,辽沈、平津战役,进军中南、解放海南岛等重要战役战斗,歼敌4.4万余人。1949年10月,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第一二七师评价:“在我军历史上参加战斗最多,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牺牲。装备好,行军能力强,能打硬仗。有朝气,雷厉风行。”
1991年2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给该师题词:“振铁军雄风,创英雄业绩。”给“红二团”红一连题词:“支部建在连上,传统代代相传。”1993年8月,“红二团”通信连班长徐洪刚在探亲归队途中见义勇为,被歹徒连刺14刀,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他被选为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集团军党委给他记一等功一次,济南军区授予其“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荣誉称号。1999年和2009年,该师两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2001年初,该师成建制形成新装备战斗力,在豫西验收演习中,受到了军委首长的高度称赞。2004年7月,军委主席江泽民到洛阳视察检阅了这支机械化雄师,为部队题词:“弘扬铁军精神,全面建设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2008年5月,该师参加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涌现出“李向群式的战士”武文斌,中央军委授予其“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寻踪之七: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
该旅前身为1939年3月由八路军第三四四旅独立团、特务团、黄河支队等部队组建的冀鲁豫支队,1940年4月改编为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1940年6月编入八路军第四纵队,同年7月又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1942年11月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为开辟和坚持盐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进军东北,11月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师第八旅,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八旅,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四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师。同年11月,第四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延续至今为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甲种摩托化步兵师。
第一一五师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辽沈、平津、渡江、广西战役等。在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评价该师:“装备比山东部队好,历史基础较老,战斗积极性好,执行命令坚决,战斗作风勇猛。”1950年10月,该师随第三十九军首批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3年4月回国。第一次战役云山之战中,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五团在诸仁桥歼灭美王牌骑兵第一师骑八团直属队一部及第三营共742人,击毁、缴获坦克14辆,汽车75辆,各种火炮16门及大量物资。第三四三团(红军团)在龙头洞担任阻击任务,英勇顽强地粉碎了敌北援云山的企图,毙伤美军骑兵第五团400余人,俘40余人,并在战斗中首创我军以一个连全歼美军一个连的模范战例,志愿军司令部特予表彰。1955年11月,第一一五师参加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1962年参加东南沿海紧急战备行动,后为全军战备值班部队。1967年3月,沈阳军区授予该师工兵第二连,第三四五团第七、第八、第九连以“一一二四工地英雄集体”荣誉称号。1995年7月,沈阳军区授予该师工兵营“抗洪抢险模范营”荣誉称号。2009年,该师参加了“跨越—2009”实兵检验性演习,表现出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