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万盈镇苗丰村:拥军支前供军粮 红色赋能拓富路
万盈镇苗丰村:拥军支前供军粮 红色赋能拓富路
作者:朱明军 孙加永 责任编辑:姚云炤 孙加永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5-08-15 浏览次数:328
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苗丰村古河口粮站,曾是抗日战争新四军重建军部后一师苏中军区主要后勤军粮供应基地,保障东到黄海之滨,南至长江,西到大运河,北至斗龙港以南的共产党新四军的抗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发展现代高效种植业、家禽养殖业和物流运输三产业等特色产业,革命老区不断换发新的活力。
拥军支前供军粮
今年暑期,在当地党委政府、党史办、关工委、“老区两会”、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小学的组织下,不少党员干群、新四军后代、中小学师生慕名来到苗丰村古河口粮站红色旧址,参观者络绎不绝,纷至沓来;他们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共产党新四军抗日救国革命精神。
据家住苗丰村古河口粮站东侧,今年68岁的该村原副主任罗桂华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地区襟江滨海,与日政治统治中心南京、经济中心上海隔江对峙。苏中是华中南大门,为扼守华中腹地前沿屏障,是沿海抗日南往上海,北达山东八路军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直是敌我斗争的焦点。要想打胜仗,首先要解决保障粮食供应问题。而苗丰村古河口粮站则为解决一师苏中军区粮食保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1年冬日,日伪军对根据地封锁严密,粮食供应十分困难,苏中二分区专员刘季平,、台北行署主任蔡公正亲自到现场指挥,发动群众疏浚河道。为保证粮船安全由苗丰古河口粮站周围的万盈、大桥、沈灶、小海等乡镇组织的地方武装和民兵沿途警卫。1941年12月,原台北县(现大丰区)垦区区队大队长汤少林(原江淮印钞厂指导员)和西渣游击连指导员孙欣奉命带领队伍,担任粮船的护送任务。运粮任务完成后,12月17日夜,梁少林和孙欣夜宿复太港,次日凌晨遭西团日伪军袭击,汤少林在反击中光荣牺牲,孙欣被俘。
1942年初春,台北行署主任蔡公正通过民间商人组织古河口粮站附近100多条民船,将沿黄海滨食盐运往兴化销售,兑换回大米等粮食。粮船航行到大东河一带,遭到从西团下来日伪军的袭击,护船民兵和游击队立即开火还击,但日伪军人多势众,武器精良,战斗十分激烈。在这危急关头,幸亏从万盈苗丰古河口、洋岸、关北灶一带保卫江淮印钞厂的三营部队赶来增援,打退了日伪军,保卫粮船顺利到达苗丰古河口苏中粮站,胜利完成运粮任务。
红色赋能拓富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苗丰村党总支、村委会将红色遗址的保护与乡村振兴、产业赋能、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同步进行,对古河口粮站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前来旧址处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党风廉政教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吸取奋进力量。
手中有把米,唤鸡才会灵。2018年前,该村村营收入不多。2019年该村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出租等渠道,当年村营收入达到了16万元,到了2024年底村营收入到达90多万元。
村里有了集体积累后就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实事、解难题,使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先后对9公里长的主干道安装了181盏路灯,使夜晚群众方便出行。对2.4公里长的镇级河道西竖河进行了打桩护坡,对400米长的‘四六’小河进行了疏浚,对6000米长沟渠进行了疏浚加固,做到水系通畅,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丰收。创办长者食堂,为全村60至80岁的低保户、残疾人、年老体弱者解决就餐问题,并解决一个侗族家庭成员就业问题。2021年,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投入90多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更新改造。
集体经济壮大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又成了一个难题。近年来,苗丰村党总支、村委会两班成员又进行了积极探索。家禽养殖是该村的传统产业,村里积极引导鼓励扶持农民发展优良品种的蛋鸡、肉鸡,全村每年发展蛋鸡养殖7万多羽,创毛收入1440多万元,纯收入700多万元。饲养肉鸡10多万羽,毛收入达200万元。为了使家禽养殖业和其它行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该村积极组织近百人销售队伍,从事物流运输业,将本村生产的农副产品销售到上海、南京、苏锡常等大市场,既解决农民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又为从事物流运输行业的农民年增收入10~100万元。
继承遗志传基因
继承前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在苗丰村党群服务中心目睹一位年轻外貌端庄的90后女子正热情的接待一位村民,向她咨询对当下农作物受灾后如何进行补救措施。这位女子正是村委会副主任朱魏,不到一刻钟朱魏接待完群众的咨询,她又诚恳的接待了笔者的采访。她坦诚地说:“我村古河口粮站遗址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阵地,作为生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该村52岁民调主任焦红俊深有感触的说:“作为一名老同志要继承革命遗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在工作中要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积极支持村领导的工作,做好年轻干部传帮带工作,为全村强村富民、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苗丰古河口粮站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给我们新一代是红色的精神宝贵财富。”苗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晓峰表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红色资源的保护发展同乡村振兴、产业赋能、社会和谐稳定一起推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共谱苗丰村“强富美高”的新篇章。
(作者:朱明军 孙加永 摄影:孙加永 周维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