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传承红军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红军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刘金强 叶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3-20 浏览次数:48
大余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红与绿相映生辉,以红托绿,以红促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不断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荷塘春色
大余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红与绿相映生辉,以红托绿,以红促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不断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贯彻生态理念,以农促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他们突出扶持蔬菜、脐橙、油茶、花卉苗木4大主导特色产业。一是蔬菜产业。全县蔬菜产业生产面积达9万亩,在全县各乡镇建成50 亩及以上规模蔬菜基地34 个,面积共计约6186 亩,其中现代化高标准大棚面积4126 余亩,露天面积约2060 亩。二是脐橙产业。脐橙是赣南的商业标识。全县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积达6.45 万亩,培育了一批大型果业龙头企业。三是油茶产业。他们制定实施了《大余县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利用赣南丘陵地形,通过扶持政策,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达3.1 万亩,辐射带动脱贫户160 户。四是花卉苗木产业。新建了青龙平岗花艺小镇,全县形成了沿323 国道和余崇线省道为主的百里花木长廊,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4.5 万亩。坚持红色底蕴,以红促绿,发展山地旅游业。他们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地域特色发展路径,致力于践行“两山”理论、推进文旅融合,先后实施了梅岭三章纪念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10 多个旅游大项目。与此同时,还先后打造了乡村旅游精品:奇峰叠翠、瀑布绵绵的生态度假天堂——国家4A 级丫山风景区;古木参天的原始次森林——三江口景区;荷塘栈道、香韵悠长的元龙畲族乡村旅游点;田园风光秀丽、点燃“最美乡愁”的大龙村。春看杜鹃夏观荷,秋赏银杏冬品梅,一年四季皆秀色,时时处处是风景,大余以“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宜居典范县”的美誉,成为受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融入大湾区,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大湾区优质食品供应基地。他们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大余麻鸭、大余烫皮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和稻虾、毛竹、中药材、食用菌、红糖等特色产业集群,围绕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烫皮小镇、花艺小镇,实施麻鸭保种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工程、康万家稻虾综合种养苗种繁育中心和冷链物流、加工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努力推进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产品绿色化和品牌化。
(本栏图片由叶功富、吴寿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