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祭扫征文 > 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
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倪风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2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对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AI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AI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背景
(一)新四军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传承意义
新四军红色文化主要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在新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它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支撑,新四军将士的革命信念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再次,它蕴含着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启示,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提供了精神力量;最后,它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将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发展规律,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AI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AI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备课系统的应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整理、分析和组织;第二,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推荐;第三,虚拟仿真教学的推广,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沉浸式的历史场景和教学环境。此外,智能评估系统的使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学生作业和讨论的自动评分和反馈;最后,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引入,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技术,开发能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虚拟助教系统。但当前AI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应用的深度不够、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不充分、教师对AI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等。
(三) 新四军红色文化与AI技术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将新四军红色文化与AI技术相融合,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可行性:一是内容契合性方面,新四军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革命历史、革命文献、革命精神、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教育意义与思政课教学目标高度契合,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技术适用性方面,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与新四军红色文化的多维度特征相匹配,可以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和传播,有效整合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教学创新性方面,开发基于新四军历史的智能对话系统,为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四是从学生接受度来看,当代大学生对AI技术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有利于新四军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模式
(一)基于历史情境重现的沉浸式教学模式
基于历史情境重现的沉浸式教学模式旨在利用AI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新四军红色文化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场景进行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呈现,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深化对新四军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建历史场景。利用3D建模和VR技术,重建新四军活动的重要历史场景,如皖南事变现场、茅山根据地、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等,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和氛围。第二,与历史人物互动。运用AI驱动的虚拟人物技术,创建新四军历史人物的虚拟形象,学生可以与这些虚拟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第三,模拟历史事件。通过AI技术模拟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如新四军抗日战斗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参与决策,体验历史的复杂性和艰难性。最后,声光电等技术多感官体验结合。营造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记忆深度。沉浸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在激发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促进理论认同[6]。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是利用AI技术中的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新四军红色文化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这一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行为数据采集,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全方位采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包括学习时长、内容偏好、问题反馈等。其次,学习特征分析,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构建学生的学习特征模型,包括学习风格、知识掌握程度、兴趣点等。再次,个性化内容推送,基于学习特征模型,智能筛选和推荐适合每个学生的新四军红色文化学习资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此外,自适应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动态调整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顺序,确保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最后,学习效果评估,通过持续的数据分析,评估个性化学习的效果,并不断优化推荐算法和学习策略。
(三)基于人机交互的协作探究模式
基于人机交互的协作探究模式旨在利用AI技术,特别是智能对话系统和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大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新四军红色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能问答系统,开发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问答系统,学生可以随时提出关于新四军红色文化的问题,获得即时回答和深入解释。其次,研究小组活动,利用AI辅助的协作工具,组织学生开展虚拟研究小组活动,共同探讨新四军红色文化中的重要议题。再次,知识图谱构建[8],引导学生利用AI工具,构建新四军红色文化的知识图谱,培养其信息整合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作品分享,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优化表达,完成有关新四军红色文化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最后,成果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其研究成果,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三、典型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
案例一:《重走新四军抗日路》——基于VR/AR技术的历史场景重现
教学目标:一是了解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二是感受新四军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技术支持:VR头显设备;360度全景摄影技术;3D建模和动画技术;空间音频技术。
案例教学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前期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皖南事变的纪录片,了解基本历史背景。二是VR体验环节,分别体验三个历史场景。场景一:云岭新四军军部。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军部环境,与虚拟的项英、叶挺等人物对话,了解事变前的紧张氛围;场景二:皖南事变爆发现场。将学生置身于战斗场景,感受新四军将士在突围中的英勇表现;场景三:茅山抗日根据地。体验新四军在艰苦环境中重建的过程,感受他们的坚韧精神。三是反思讨论,由学生分享VR体验感受,讨论新四军精神的时代意义与传承价值。四是完成延伸任务,布置学生完成一篇以“新四军精神与当代青年责任”为主题的文章。利用VR技术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通过虚拟人物互动,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结合文本写作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二:《对话叶挺将军》——利用智能对话系统进行革命先烈生平探究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技术支持:基于GPT模型的智能对话系统;知识图谱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案例教学分为四个步骤。首先,知识准备环节,学生通过AI辅助的知识图谱,学习叶挺将军生平的基本框架。其次,智能对话环节。1.自由提问,学生可以向“虚拟叶挺将军”提出关于其生平、思想、事迹的问题;2.情景对话,统设置若干历史节点如南昌起义、长征、皖南事变等,学生可以与“虚拟叶挺将军”进行深入对话,了解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心路历程;3.观点辨析,系统提供一些关于叶挺将军的争议性评价,学生需要通过讨论或辩论来提升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再次,资料整理,学生使用AI辅助工具,整理对话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形成结构化的学习笔记。最后,小组讨论和创新表达,由学生讨论叶挺将军精神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启示,并鼓励学生运用AI创意工具创作一幅以叶挺将军为主题的数字艺术作品。智能对话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与虚拟历史人物的对话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结合AI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三:《新四军精神的时代回响》——大数据视角下的社会实践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新四军精神的核心内涵;分析新四军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实践形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技术支持: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AI辅助的社会调查问卷系统。
案例教学分为五个环节:第一,前期理论学习,学生通过AI辅助的学习系统,掌握新四军精神的核心内涵。第二, 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和分析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四军精神的讨论热度和主要话题;使用AI文本分析工具,分析主流媒体对新四军精神相关活动的报道频率和倾向性;收集和分析以新四军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数据,包括活动类型、参与人数、影响范围等。第三,实地调研。包括问卷设计,学生使用AI辅助的问卷设计工具,创建关于公众对新四军精神认知和实践的调查问卷;数据收集,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收集问卷数据;运用AI数据分析工具,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呈现。第四,成果展示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制作“新四军精神当代实践地图”,并进行展示分享。第五,反思与行动,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新四军精神,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将抽象的精神内涵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社会洞察力,鼓励学生将校内理论学习与社会大课堂实践相结合。
为了确保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的有效性,还需建立一个全面的多维度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几个关键方面:首先,通过AI驱动的智能测评系统来评估大学生对新四军红色文化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快速获取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能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其次,利用情感分析技术来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认同,适时了解学生在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层面的变化。此外,通过考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作品质量来评估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方面的评估和优化措施,不断提高AI时代新四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种动态的、循环优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案例始终保持吸引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