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祭扫征文 > 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例
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例
作者:马冬云 胡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2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要传承发扬新四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四军从弱到强、纵横驰骋的发展历程中,卫生工作始终占据了重要地位,新四军革命精神在新四军医务工作者身上也有深刻的体现。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作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摇篮,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方式,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从业者。
一、新四军革命精神与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在关联
(一)两者存在内在属性的高度契合
新四军革命精神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而医学生职业精神则是新四军革命精神的时代性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在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职业精神,与新四军医务工作者身上所体现出的新四军革命精神具有极大的耦合性。
(二)两者在精神内核上互为补充
新四军革命精神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特别是在对当代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方面,二者体现的不仅仅是人文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结合,更是内核上的互为补充,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实现新四军革命精神和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共存和互相促进。只有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全方位展现当代社会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更高要求,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体系才更完善。
二、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医学生坚定敬佑生命的职业信仰
敬佑生命是为医者的基本底线。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在战地救护、后方医疗保障,还是在医学教育中,新四军的卫生骨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火纷飞时期,新四军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出的“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新四军革命精神散播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为遭受战火的伤者送去了生的希望。一方面,新四军革命精神可以让医学生全面了解新四军的历史,对新四军发展历程中的“在汉口成立军部”、“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重组”、“定军黄花塘”、“巩固发展根据地”等重大事件的历史进程有清晰的了解,感受新四军绝对服从党指挥的组织纪律性、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另一方面,细致梳理新四军的卫生工作史,可以让当下医学生对那个特殊年代新四军医务工作者竭尽全力挽救病患生命,始终将生命至上奉为职业追求的理念有更加深刻的认同。
(二)有助于医学生牢记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
救死扶伤是医疗健康行业的职业特征,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特殊性赋予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广泛活动在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湖网密布、山地丘陵平原相间的自然条件,给新四军的卫生救护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酷的斗争环境更是加剧了医疗保障的难度。在游击战争中,部队深入敌后,流动性大,无固定根据地,因此卫生工作也要在战争的情况下收治伤病员。但是即便如此,新四军,特别是新四军医务工作者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仅在战时作为白衣将士,守护战士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他们也积极深入群众,支援地方卫生工作,成为人民群众的守护神,为普及医疗卫生常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群众爱戴。新四军医务工作者这种不怕环境艰苦、无惧环境艰险的精神,有助于当代医学生始终践行救死扶伤的职业誓言。
(三)有利于培养甘于奉献的职业情操
医学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新四军医务工作者们用精彩的人生答卷为广大医学生指明了方向:心系群众,战胜黑热病的章央芬,带着重伤员与敌人周旋的丁志辉,千里转送重伤员的杨玉珍。从他们的事迹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敢于与疾病、与敌人斗争的新四军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与甘于奉献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是一种把本职工作当作毕生事业的热爱,是对事业不计回报的全心付出,是作为医务工作者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石。这种精神迸发出的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正是当今广大医护人员职业尊严的基石,也正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四)有助于医学生涵养大爱无疆的职业认同
大爱无疆是一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是医学职业中的道德信仰。它与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等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内容。它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体现在战争年代,新四军医务工作者一边与日伪作斗争,一边对伤员的细致救护。通过对新四军卫生工作史的了解,医学生能够对大爱无疆这种道德信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对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有重要意义。
新四军革命精神中蕴含着无数革命先辈的情怀与情感。他们为了光辉的革命事业,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也是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有力彰显。通过将新四军革命精神传承与发扬,既可以帮助当代医学生融会贯通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四军革命精神,从而形成具有当代背景的革命情怀与人民情感,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医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好地肩负起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责任。
三、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究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肇始于1941年新四军重建军部后创建的华中卫生学校,在学校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红色革命精神与白色职业文化始终是学校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语境下,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强化新四军革命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成效
1.不忘办学初心,传承铁军精神
将校史与铁军文化融合,在校园内创建铁军园,建有铁军书屋、校史馆。依托铁军园、铁军书屋、校史馆以及盐城所具有的丰富的新四军革命教育基地,共同组建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把红色革命教育融入到校史教育。组织“寻访红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等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新四军绝对服从党指挥的组织纪律性、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信念。
2.凝聚奋进力量,践行医德模范精神
学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以“大学工·大思政”为载体,全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构建。聚焦3位“中国好人”校友,实施“选树模范”常态化工程,通过组织开展以“好人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成立以“中国好人”精神为指引的南丁格尔志愿服务社团、徐兆学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立足社区、面向好人、见诸日常、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身边好人”送去温暖和关爱,使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好人校园”处处洋溢着善意和温暖。
3.深化医教融合,弘扬医学人文精神
学校成立医学人文协同教育中心,协同推进人文精神培育、人文课程改革、人文关怀实践等方面建设。建成校内白衣天使文化园、医学人文“真人图书馆”、中国好人“奚家凯人文护理工作室”等文化项目,建立“人文教师专业化、专业教师人文化”师资团队,将医学人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校共识共建、全员参与的医学人文教育格局。
4.追求质量至上,发扬工匠精神
在管理中主动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研究质量和人人追求质量的工作氛围。在教学中创造领跑全国医护执考品牌,多年来始终把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围绕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对标国赛标准,构建“校赛—省赛—国赛”三级竞赛体系,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月系列活动,形成“校赛抓普及、省赛抓提高、国赛创品牌”的竞赛机制,将技能评价标准、赛项核心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中,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浓厚氛围。
(二)积极探索彰显精神内涵的环境文化
1.凝练精神文化,赋予苏医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坚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命题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挖掘、凝炼和培育自己的精神文化。在深刻回顾办学历史、庄严审视特殊使命的基础上,提炼出“行方智圆”的校训,概括出“诚爱美洁精”的校风,原创出“洁白的梦”校歌,完成包括校徽、校旗等体现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标识系统建设。
2.加强内涵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
学校整体环境充分体现“一草一木总关情,一墙一砖都育人”的环境育人理念。校史馆、朱训书院、铁军园、天使园、百草园、校友园等“一馆一院四园”诠释了苏医的创办历史与育人理念,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提灯女神雕像、真人图书馆、奚家凯工作室、人文护理中心、大师工作室等文化项目,提升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内涵,深层次推进苏医精神的凝聚和塑造。
(三)努力建设以教风、学风、作风为核心的行为文化
1.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持续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师德水平,引导教师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
2.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着力培育和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共同参与、共建学风”,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追求创新的活动。围绕学风建设组织开展师生座谈会、专业论坛、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做学术讲座等,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将“要我学”主动调整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
3.突出榜样引领,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
学校积极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选树工程,通过树立不同岗位的优秀模范典型,宣扬优秀典型的先进事迹。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把“精通业务、善于组织、熟悉学生、热心服务”作为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职业追求。倡导“工匠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感染广大师生,推动师生员工行为的改善,促进学校行为文化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