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他为革命保留下了“芦荡火种”
他为革命保留下了“芦荡火种”
作者:李存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11-01 浏览次数:124
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进入常熟,这支队伍被称为“江抗”。9月,400多名常熟“民抗”加入了“江抗”主力。
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进入常熟,这支队伍被称为“江抗”。9月,400多名常熟“民抗”加入了“江抗”主力。
“民抗”是苏南东路敌后第一支由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司令是任天石,也就是《沙家浜》剧中“程书记”的原型。不久“民抗”随“江抗”西撤。江抗主力部队撤出阳澄湖后,留下了36名伤病员,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养伤。当地农民在宅基上建有一些小茶馆,茶客以农民为主,也有敌伪保甲长来吃茶,新四军武工队也会来吃茶。任天石领导的地方党组织、地方武装队伍想尽一切办法掩护这36名伤病员,一定要为革命保留下“芦荡火种”。《沙家浜》的一场戏中,程书记上场唱道:“病情不重休惦念,心静自然少忧烦。家中有人勤照看。草药一剂保平安。”这是中共常熟县委书记程谦明扮着郎中,在敌人眼皮底下假装给沙四龙看病,实则与阿庆嫂接头,面授机宜,布置新四军伤病员转移红石村,形象地再现了任天石机智保护伤病员的情形。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任天石来到吴家庄韦家宅基看望伤病员,此时伤病员已经全部转移,地下党将可以走动的伤病员护送转移出去,剩下的重伤员转移到湖泾附近野外的一个大荒坟里,坟地虽然瘆人,但绝对安全。工作人员告诉任天石,还有5名重病员,不能行走,连同2名女医护人员共7名在坟地,支部曾动员医生与护士先离开,可她们坚决不走,要与这些伤病员在一起,就是死也要死在一块。支部派人每天晚上送一次饭与水,他们吃睡都在棺材旁,刮风下雨无遮无挡外,还要被蜈蚣、蚂蚁、蚊虫叮咬,有些病员伤口已经发炎,痛苦不堪。任天石听着,眼中的泪水充满了眼眶,他对工作人员说:这荒坟不能久住,不被敌人抓住也会病死,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转移出去,先将两名女同志送出封锁线。请转告两名女同志:不是死在一块,而是要活着出去,少死一个好一个,立即转移。工作人员当场表态,坚决按照任司令的要求将他们全部转移出去,哪怕他们自己死了,也要将这7人全部送出去。
第二天,工作人员将任司令的命令传达后,伤病员很激动,都表示,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待身体康复后继续参加革命。后来,工作人员到乡保长那里打了证明,证明上称因房屋倒塌砸伤,要到上海医治。最终,将这5名上海籍重伤员抬到常熟南门坛上了汽车,安全地送达上海,2名女医生护士也安全转移。
安排好了新四军伤病员后,任天石就住进了古段村裁缝徐福南家,他的那只“郎中船”就停在徐福南家船坊里。不久,被他派出去送信的通讯员未按时间返回,任天石预感不妙,当天夜里,他收拾行装上船,迅速离开古段村,将船摇进古段圩暂避。第二天,工作人员在茶馆里得到消息,一队日伪军准备包围古段圩抓捕任天石。任天石得到消息后,戴上草帽划着小船快速离开古段圩,当他穿过雉浦港进入车泾河时,朝北望去,敌人已经来了。
1939年11月6日,新“江抗”和新“民抗”成立,任天石为新“民抗”司令,留守在常熟一带。在不断为主力输送兵源的同时,领导弱小的武装,孤守一方,一次又一次地回击日伪和顽匪的扫荡和侵袭。
在国共合作的复杂环境下,任天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当时国民党常熟县县长安蔚南利用合法身份跟任天石谈判,想改编“民抗”,目的是以“合作”之名控制中共游击区。任天石不亢不卑,与之周旋。县长看硬的不行,便派人到“民抗”总部,送去官印一枚、委任状一纸,加封任天石为“三十一团团长”。任天石不再周旋,扔掉委任状,表明只合作不受委任。国民党方面还是不甘心,竟出布告诬蔑“民抗”,派兵压境,缉拿任天石。任天石率部迎战,迫使对方返回。
1940 年4 月,谭震林率领一批军事干部来到常熟,组建江南抗日救国东路军政委员会,谭震林任司令兼政委。此时地方各项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任天石毫无保留地将民抗精锐部队充实到主力武装中,极大地支持了谭震林扩大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9月,任天石担任了常熟县委书记。1941年6月初,又任苏州县县长。1945年8月,日军投降,任天石返回江南,组建苏常太警卫团,率部队攻打伪军据点,逼使敌人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