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史林新叶 > 抗大四分校的前世今生
抗大四分校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生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10-31 浏览次数:195
华东军政大学旧址
抗大四分校前身
抗大四分校的前身是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于1938 年11 月下旬在河南省睢杞太地区正式成立,先后办学四期。
1939 年11 月19 日,中共中央电示:“中原局应动员豫西鄂北的大批忠实青年去彭雪枫部开办千人左右之学校,雪枫在当地应注意招收半知识分子。”“北方局应立刻准备从抗大本校及一、二两分校拨出学生700 人妥慎地送往雪枫处”。根据党中央指示,支队党委决定将第四期的随营学校扩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随营学校第四期中,一部分政治文化水平较高的学员留抗大四分校继续学习。
抗大四分校诞生
1940 年3 月18 日,抗大四分校在河南省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正式诞生。在六支队司令部驻地新兴集“精中堂”举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成立大会暨第一期开学典礼。支队和边区领导同志彭雪枫(兼校长)、吴芝圃(兼副校长)、张震、肖望东(兼政治部主任)等出席了大会。教育长开始为刘作孚,不久被调离,由方中铎接任。
分校驻地麻冢集,离日伪据点只有20 多里路,常常可以听到炮声。学校无校舍、无课堂、无桌凳,只好借用民房。上课在大树底下,干部学员以高粱、谷子、红薯为主食,吃窝窝头、喝稀粥,少油缺盐,生活非常艰苦。课程设置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和兵器常识、射击、投弹等军事知识。由于缺少专职教员,支队党政领导同志都到学校讲课。第一期学员于1940 年8 月18 日举行了毕业典礼。学校对学员作了全面鉴定,发给毕业证书。除根据地形势需要,平时已分配400 余人外,毕业时学员还有600 余人。
抗大四分校在转移中办学
1940 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豫皖苏局势恶化,反共顽固派对新四军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摩擦一触即发。险恶形势下,学校由麻冢集转移到安徽省涡阳县北吴桥寺、牌坊集。
11 月7 日,在牌坊集举行了第二期开学典礼。这期学员有部队选送的连排级干部,有地方党政干部,也有招来的知识青年。编为两个大队,一大队为军事队,辖一、二、三中队。二大队为政治队,辖四、五、六中队,另一女生队。李干辉调离学校,由张明河任校政治部主任。12 月中旬,日伪军“扫荡”豫皖边地区,学校转移到河南省永城西酂城一带。
1941 年1 月6 日“皖南事变”后,学校奉命向淮上转移,便于应变。学校于2 月12 日,风雪中渡过涡河后,进驻周圩子,彭雪枫校长到校视察。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调集9 个师14 万人,企图一举围歼新四军四师主力。日伪为了逼蒋投降,于1月下旬兵分三路发动了“豫南战役”,使新四军处于敌、伪、顽夹击被动地位。学校于2月下旬,由涡河以南转移到涡河以北。其间,由于对敌斗争形势严峻,学校分为3个工作团(梯队),分散进行活动扩军筹粮等。
5 月8 日,到达皖东北根据地鲍集(现隶属于江苏省盱眙县)一带进行休整。
6 月5 日,学校奉命离开鲍集,向洪泽湖西转移,经3 天行军于7 日到半城(现隶属江苏省泗洪县)附近的孙园宿营休整后,从洪泽湖北高咀子乘船,经高良涧、蒋坝、三河(今江苏省洪泽区境内),于19 日到达盱眙县永丰镇(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一面继续整顿,一面完成未完成的教学任务。
8 月13 日,学校奉命自永丰镇出发,16 日到达半城镇附近的祖姚庄。
8 月30 日,第二期学员在祖姚庄运动场举行毕业典礼。彭雪枫、邓子恢以及苏皖边区党政领导同志出席,彭雪枫、邓子恢发表讲话。这期学员到毕业时尚有400 余人,分配到部队和地方工作。
9 月下旬,师部从部队抽调了80 名营团干部,组建一个干部队送校培训,该队属于第三期。1941 年10月27 日,在祖姚庄举行了开学典礼。彭雪枫校长、邓子恢政委和区党委书记刘子久都到会上讲了话。这期学员,编为6 个中队:两个军政干部队,一个地方干部队,一个部队领导干部队,一个女生队,一个青年队,校部直接领导中队工作。10 月底,任命孙叔平为训练部副部长,主持训练部工作。11 月,军部调邱一涵同志到校任政治部组织科长。
抗大四分校在淮宝开设普通科
1942 年1 月,学校在淮宝抗日根据地内张贴招生广告,招收男女青年,创办普通科。2 月底,首批录取学员200 余人到校正式开学。周子平、刘建功、杜月凯3 同志为主任,分别主持普通科的军事行政、政工和政治教育工作。
普通科作为抗大的预科,以文化学习为主,设语文、数学、地理、政治、军事五门课。学期暂定3 个月,首批学员因战争情况,实际学习了1 年。普通科开始设在淮宝县岔河西南夏庄,不久迁到该县袁家三门和四门,后又迁到该县高良涧。后来,曾到湖西校部短时间学习,33 天反“扫荡”开始后,又随学校迁到湖东原淮宝县赵家集,直到1943 年3 月毕业。2 月4 日,学校在泗南县鲍集隆重举行第三期学员毕业,第四期开学典礼,彭雪枫校长、张震副校长、肖望东主任到校参加典礼。
第四期学员共编六个中队,四个军政干部队,一个青年队,另外,还有200 余人的普通科。上海来的一部分女生,编一个女生班,附设在二队(政治队)学习。
6 月初,为防敌人的突然袭击,学校奉命南移洪泽湖西岸鲍集。7 月19 日,重新回到祖姚庄。
抗大四分校奉命东渡洪泽湖
1942 年11 月15 日,学校为粉碎敌伪“扫荡”,跳出包围圈,向洪泽湖东转移。在淮宝县朱坝以南,盱眙县永丰镇一带,以学员队为单位,分散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国民党韩德勤趁日军扫荡之机,率部占领淮北抗日根据地山子头核心地带,原担任淮宝防务的二师五旅调往湖西参加战斗,抗大四分校奉命接管,1942 年12 月20 日,学校移驻淮宝县曹王庄一带。12 月30 日,学校进行第二次精简,重点是压缩机关。学校对外番号称“独立团”,校长称“团长”,并对所属部门、干部称谓进行相应调整。
1943 年1 月17 日,为了加强学校的领导,陈锐霆奉命任副校长,并兼任淮宝县委书记,实行一元化领导。
8 月1 日,第四期三、四队学员毕业,第五期开学,在曹王庄校部举行大会。彭雪枫校长参加大会,陈锐霆副校长致词,彭雪枫校长作了重要讲话。淮宝县党政领导同志和来宾也在会上讲了话,学员代表致答谢词。当晚和8 月3 日晚,拂晓剧团还到场表演文娱节目,得到大家的欢迎。
12 月19 日,第四期学员除三、四中队在8 月份先毕业外,其余学员在曹王庄毕业。彭雪枫校长12 月16 日,从淮南赶来参加毕业典礼。
抗大四分校奉命返回洪泽湖西
1944 年9 月3 日,新四军四师主力西进后,学校驻地由洪泽湖东的曹王庄转移到湖西半城附近的杜巷、张塘。
11 月,第五期学员在洪泽湖西校部驻地杜巷毕业。这期学员从1943 年8 月起,经过1 年零3 个月学习,其原因是参加了整风学习,写历史自传,时间延长了。学校在五期和六期之间,还开办了地方干部队,每期学习半年时间,为地方政府和地方武装培训了一批干部。
9 月下旬,第六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9 月11 日,新四军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师长以身殉国。12 月,校领导作了调整,新任新四军四师师长张爱萍兼校长,邓子恢兼政委,张震参谋长兼副校长,陈锐霆调离学校,冯文华任副校长,邱一涵仍任政治部主任,孙叔平改任校务部长。
抗大四分校改名“雪枫军政大学”
1945 年1 月21 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作出《关于纪念彭雪枫同志的决定》,其中将抗大四分校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
4 月20 日,学校的一、二大队学员在杜巷举行毕业典礼。这是抗大四分校的第六期学员,也是“雪枫军政大学”的第一期。邓子恢政委到校参加毕业典礼并讲话。11 月,在校学员均已分配到部队工作。学校的大部分教职人员,于11 月25 日,由政治部主任邱一涵率领进驻淮安城郊河下镇待命。
抗大四分校(包括雪枫军政大学)历时5 年零8 个月,是新四军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学校。为新四军和地方党政机关培养近5000 名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抗大四分校开启新征程
1946 年3 月15 日,学校由河下转移到高邮县界首镇。4 月,根据华中军区指示:雪枫军政大学、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由粟裕兼任校长,开始了新的历史使命。
11 月25 日,由华中雪枫大学、山东军区军政学校、东江纵队以及淮南随营学校和山东军区通信学校等5 个单位统一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并在山东省莒南县大店举行了学校成立大会暨第一期开学典礼,中央军委任命华东军区副司令张云逸兼任校长,余立金、曾生任副校长。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诞生,翻开了抗大四分校发展史新的一页,会聚了从珠江、长江到黄河广大地区的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教学力量,在短短的3 年时间内,先后培养输送了2 万多名师以下各级军政干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7 月,解放军胜利结束渡江战役,宁、沪、杭等大城市迅速解放,新中国的诞生指日可待。为了加速军队干部队伍建设,中央军委决定:将前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与三野军政干校合并,正式成立新的“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并任命陈毅兼校长和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副校长,钟期光任副政治委员。同年10 月18 日,在南京孝陵卫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全校教职员工达3.7 万余人,先后为国家输送近5 万名军政干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充分肯定。1950 年6月20 日,毛主席为华东军大题词:“华东军政大学日进有功,培养大批国防建设人才。”朱德总司令员题词:“努力学习军事科学和革命理论,为建设近代化的强大国防军而奋斗。”
1951 年1 月15 日,中央军委决定:以华东军政大学主要部分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由余立金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刘清明、高锐任副校长。“三高”开办不到一年时间,聂荣臻、粟裕向军委提议,将当时已有的5 所高级步兵学校组建一所总高级步兵学校,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批准。
1952 年5 月2 日,“三高”升格组建“总高级步兵学校”,主要担负全军步兵营、团职军政指挥员培训任务。1953 年1 月7 日,毛主席亲自为“总高”题写训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叶剑英等先后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学校先后3 次组织方队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展示“总高”建设成就。在这个时期,学校先后为部队培训了5000 多名团、营职军政干部,后来许多学员成长为人民军队高级领导干部。
高等军事学院和一些军兵种院校相继成立后,军事学院留下的3 个系,于1959 年2 月18 日,与“总高”步兵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军事学院”“总高”成为该院的办学主体,主要担负中级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外军留学生的培训任务,廖汉生、王新亭、刘浩天、张震先后担任学院院长,王平任政治委员。1969 年2 月,学院撤销。
为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恢复军队院校的重要指示,1978 年1 月12 日,在南京军区军政干校基础上,恢复组建成立“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直属于中央军委,主要培训营、团职军政干部,中央军委任命张荣森为校长,丁秋生为政委。任务和编制体制也作了较大调整。1986 年6 月9 日,改称为“陆军指挥学院”,直属于总参谋部,成为全军唯一的一所陆军中级指挥院校。1992 年1 月30 日,江泽民同志为学院亲笔题词:“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