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一家四代人共谱红色乐章——访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后代金爱伦
一家四代人共谱红色乐章——访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后代金爱伦
作者:窦娟 潘金庭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2年第8期 日期:2013-12-05 浏览次数:7238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2001年3月,浙江永嘉山区上空飘起了一面鲜艳的红旗,上面“寻找红军足迹流动医疗队”标志格外醒目,这是红军后代、瑞金医院院长金爱伦组织的一支“寻找红色足迹”流动医疗队为老区人民送医送药送健康来了。在为期280天的“永嘉风采”大型采访活动中,金爱伦主动请缨组织医疗队,全程跟踪为贫困山区群众义诊。像这类义诊活动,金爱伦在创办医院之初就已经开展过,作为红军后代,他的社会责任感分外强烈。
浙江金龙金贯真英年早逝
带着对红十三军烈士的敬仰,我们走进永嘉,采访了金爱伦。“我的爷爷是红军烈士,他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我做的这些事实在是微不足道。” 谈起爷爷——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金爱伦给我们讲述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金贯真
我爷爷金贯真,原名家济,在苏联学习时俄文名字叫麻花夫。1902年12月15日,爷爷出生于永嘉县岩头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2月进入温州浙江省立第十师范读书。这年冬,金贯真与五上岳村女子郑玉钗结婚。郑家家境尚好,玉钗回娘家要钱,接济金贯真在温州求学。就在金贯真入温州读书不久,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爆发,温州学生、工人和市民积极响应,相继举行罢课、罢工,上街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运动。在斗争中,金贯真成为“十师”学生会和东瓯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会的活动分子。他和蔡雄、苏渊雷等同学组织“血波社”、“宏文会”等新文学研究团体,邀请朱自清先生担任指导,传播新文化、新思潮。他和李得钊等永嘉楠溪同学一起组织“青年策进会”、“溪山学友会”,利用假期到楠溪山乡宣传、演出,开展新文化宣传运动。他多方筹集资金,在家乡岩头文昌阁创办“溪山第一图书馆”,购置进步书刊,供青年阅览。由于他品学兼优,思想进步,校长金嵘轩为他改名“贯真”,激励他为追求真理而奋斗。1924年,金贯真经谢文锦介绍,成为温州首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后转为中共党员。他和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同志一起,发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举行游行示威,并开展募捐,支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在谢文锦的资助下,金贯真和李得钊一起如愿进入上海大学学习。不久,金贯真根据革命需要,投笔从戎,加入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秘书兼党团书记,随军打浙江、取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他被蒋介石列入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97名共产党首犯要犯通缉名单中,闻讯后他即从上海潜往武汉,并把携带的一笔巨款如数交给党组织。1927年秋,为了保存和培养干部,中共中央决定选派一批在国内刚从斗争第一线撤退下来的干部从上海起程赴苏联学习,金贯真也在其中。
1929年秋,金贯真从苏联学习回国,被党中央委派为浙南地区的中央巡视员,让他担负起加强浙南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红军,开展土地革命的重任。很快,他在瑞安主持召开了温属七县干部会议,作出了发动闹荒斗争和建立红军、发展游击战争等重要决定。
1930年2月28日,金贯真给党中央写出长达1.5万字的巡视工作报告,真实、全面、详细地反映了浙南人民革命斗争的情况,为党中央正确制订指导浙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方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金贯真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组建中共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的重大使命,立即和中央军委派来的胡公冕、陈文杰等,以永嘉楠溪的五尺为据点,以楠溪的农民武装为基本队伍,并汇合瑞安、温玲、永康、缙云等县的农民武装,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胡公冕任军长,金贯真任政委,陈文杰任政治部主任。这年春节,妻子郑玉钗赶到温州,此时金贯真已经离家五年多,可当天深夜,他对郑玉钗说:“等温州解放了,那时接你来,明天你先回家吧!”“没有想到,这次以胜利相见为约的分手,竟成了我爷爷和奶奶的永别!”金爱伦讲道。
红十三军成立后,战斗足迹遍及浙江的温州、台州、金华地区的20多个县,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封建势力。浙南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恐慌。他们调集部队,对红十三军进行堵截围剿,并到处设暗探,派特务,悬重金,缉捕我红军将领。1930年5月,金贯真到平阳布置攻城任务,5月20日下午,当金贯真回温州时,突然被跟踪和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包围。在激烈搏斗中,他从敌人手中夺过武器,接连击中数名敌人,不料身后一个特务用板凳猛击他的头部,他血流满面,昏厥过去。特务们乘机打断金贯真的腿脚,将他捆绑起来,抬入人力车中,解送国民党永嘉县政府。半路上,金贯真苏醒过来,就沿途高呼革命口号,宣传党纲。国民党永嘉县县长即刻对金进行审问,金贯真大义凛然,怒斥群丑。反动派无计可施,害怕滞延生变,就在当晚7时将金贯真杀害了。
金贯真烈士纪念碑
金贯真牺牲时,年仅28岁。同年6月11日,《红旗》报上刊登李得钊写的悼文,称他是“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模范”。8月,周恩来在莫斯科接见留学生讲话时,讲到王明、米夫过去对留苏回国同志的错误结论时说:“留苏回国的好多同志,表现很好,例如金贯真同志,浙江人民说他是‘浙江的金龙’。他已经为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贡献出年轻的生命,在浙江领导农民斗争中壮烈牺牲了。”
烈士之子金雪亮奉献一生
金贯真烈士没有等到革命胜利便英勇牺牲,但英年早逝的他或许没有想到,他的子子孙孙几代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延续着他未竟的事业。
“我爷爷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我父亲更是把爱心和热情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下一代。”金爱伦动情地说。
金贯真牺牲的1930年10月,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是烈士金贯真的遗腹子,母亲郑金钗为他取名金雪亮。他继承父亲遗志,投身革命,成为地下党的秘密交通员,并光荣入党。全国解放后,他积极投身剿匪斗争,不顾个人安危,身上多处受伤。由于表现出色,17岁的他就受命担任永嘉县桥下镇派出所第一任所长,19岁就被派往岩头镇担任第一任镇长,21岁时被调往乐清县公安局任副局长。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申请到永嘉最偏僻的岩坦工作。在他担任县民政局局长时,“无限贴近困难群众”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金雪亮在做革命传统报告
上世纪90年代末,金雪亮退休后,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听金雪亮讲红军的故事,成了当地不少中小学校的保留节目。他的足迹遍布全县各地,四处为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累计达250多场次,受教育者有13万多人次。他还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1992年冬的一天,金雪亮到巽宅镇中学作革命传统报告,讲到生动处,全场一片寂静。中途,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而金雪亮依然慷慨激昂地在演讲,对突如其来的大雪浑然不知,全场的听众也沉醉在故事情节当中。直至做完报告,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掌声时,人们才发现身上披上了白衣。
1996年暑假期间,上塘镇一个烈士的孙女小陈,父亲患肺病,生命危在旦夕,小陈没有钱为父亲治病,更没钱上学。金雪亮知道后,马上带头捐了200元,并带动县关工委、老干部局的全体同志当天就捐资1530元,又发动其他14个单位捐资1.7万多元,把小陈的父亲送往医院治疗。
“我父亲还通过电视台向社会呼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最终小陈的学习费、生活费得到了解决,而父亲却累得住了院。”金爱伦动情地说:“像这样的事情我父亲做了很多,他对烈属的后代有着特别的情结,非常关心他们。”
创业者金 爱伦服务老区
当问及是什么原因让金爱伦辞去工作,走向民营医院创业之路的时候,金爱伦告诉了我们一件事。
“1994年,那时我在上海工作。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妻子一度变得茶饭不思,面黄肌瘦,曾在家乡医院被诊断为较为严重的胃病。那天,我朋友带着妻子专程到上海瑞金医院复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金爱伦在讲这件事的时候脸色变得异常沉重。
“这个消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晴天霹雳,我的朋友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悲痛欲绝,那种生离死别的痛楚我感同身受,我永远不能忘记朋友当时那种无助的眼神。”金爱伦内心翻江倒海,却爱莫能助。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金爱伦回忆道,“我在上海期间常常遇到家乡的病人来上海就诊,却因为在当地得不到良好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酿成了悲剧。”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金爱伦都感觉自己的心在被鞭子抽着,他不愿让这种悲剧再继续发生。
苦思冥想,他开始在心里酝酿起了一个计划:何不把上海的专家和先进医疗设备引进家乡,创办一家具有一流水平的大型医院。想到这里,金爱伦十分开心,他似乎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在眼前铺开。想到就去做,金爱伦没有半点犹豫。当他把这个设想向县领导全盘托出时,得到了县领导的首肯。
金爱伦(右)和妻子、女儿
金爱伦踌躇满志,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立刻辞去工作,购进设备,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筹备工作。
“创业过程是艰辛的,这对于一个原本可以享受优厚待遇的红军烈士后代来说,是不是很艰难?”记者问道。
金爱伦笑着摇摇头:“我并没有享用特殊待遇,相比之下,我反而比同龄人多了一份磨难、一份经历。”
的确,金爱伦经历了大跃进、十年动乱时期,下过乡、下过车间。多年的经历培养了他强健的体魄,沉稳练达的作风,为日后创办医疗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父亲金雪亮对困难群众的“热心肠”和对家人的“冷面孔”,金爱伦感受最深。他常常听父亲金雪亮说:“你们都是红军的后人,干任何事,都不能给爷爷脸上抹黑。”在常人看来,金雪亮对孩子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们兄弟姐妹没有一个在找工作问题上得到父亲照顾,下乡的下乡,下岗的下岗,但谁也不敢向父亲开口,因为他们知道,让父亲利用职权给他们安排工作是不可能的。
金爱伦回忆说:“从小父亲就经常对我们兄弟几人谆谆教诲,不能仗着是烈士的后代吃老本,从小事做起,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才是干大事的基础啊!所以,父亲从没通过特权为我们兄妹安排一个舒适的工作,反而为其他一些烈士的后代和穷苦人家做了好多实事。现在想来,父亲的这些话确实让我们享用一生。”
从原来简陋的医疗器械到现在的高科技远程网络系统,从原来薄弱的医护队伍到现在的名医坐诊,短短的几年,金爱伦的瑞金医院茁壮成长。1999年医院易址瓯北,借助瓯北发展的大好机遇,医院规模档次又上了一个台阶。
医院发展了,金爱伦始终没有忘记创办医院的最初宗旨,长期不间断地上山下乡开展义诊。
走在枫林、溪下等革命老区的路上,金爱伦说:“这些地方到处都有我爷爷的足迹,每次来到这里,我都会想到他当年的经历。”
1930年,金贯真刚从苏联学习回国,即被党中央委派为浙南地区的中央巡视员。从1月中旬到2月底的40多天时间里,金贯真生活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他克服千难万险,忘我地巡视考察,先后深入永嘉、瑞安、平阳等地,往返千里。他在写给李得钊的一封信中说,“曾经一个晚上就跑了一百数十里路”,沿途还要提防敌特的盯梢、内奸的告密和军警的盘查。
“想到这些,我就感到有些内疚,相形之下,我所做的事实在是太渺小了,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金爱伦不无感慨地说。
金爱伦在义诊时每当遇见穷苦的人家,经常自掏腰包为病人垫补药费。如果老红军或烈属生了病,他总是义无反顾地上门看病,免除所有药费。他所做的这一切,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金爱伦说:“我只不过想在有生之年多为老区群众做些实事。”多么朴实的言语,这是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体现。
在父亲和爷爷的熏陶下,金爱伦的女儿金力军也成为了一名党员,2007年通过永嘉县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挂职锻炼考试,被选聘为永嘉县大学生村官。2011年她通过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永嘉县岩头镇人民政府公务员队伍,现在被分配到红十三军旧址岩头镇五尺社区任组织干事,她作为新时期的建设者,在金贯真烈士奋斗的热土上继续努力着,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