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史林新叶 > 长北滩:抗战时的“苏北小盐城”
长北滩:抗战时的“苏北小盐城”
作者:李世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4-10-15 浏览次数:225
1940 年10 月,八路军、新四军进入盐阜地区后,立即派出一批民运工作队前来长北滩开辟工作。
苏北建湖的长北滩,地处古射阳湖东畔,原为古潟湖遗留下来的一片湖滩,有十里方圆,古称长北滩。
1940 年10 月,八路军、新四军进入盐阜地区后,立即派出一批民运工作队前来长北滩开辟工作。1941 年春夏间,驻盐城的新四军军部,为迎战日伪军对苏北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陈毅代军长即提前到几个开辟较早的地区进行勘察,选择长北滩为以后情况变化时军部机关临时转移地点。这里东、西、北面有塘河环绕,西南是芦苇丛生的水荡,西北角则为高粱地,旱路可达阜、淮,进退两便,加上又有群众基础,在战略上有一定优势。是年3 月起,军部后勤机关开始第一批转移。兵工厂、被服厂、后方医院等10 多个军部下属单位由城厢率先分散至长北滩一带。7 月上旬,日伪“大扫荡”开始。9 日,刘少奇、陈毅率部作战略转移,从盐城挺进长北滩,司令部驻北左庄。同时转移的还有江淮印刷厂、华中党校、华中鲁艺、抗大五分校女生队、新安旅行团以及江南敌后区来的一批文化人。盐城沦陷前,中共党政军机关已全部撤出,盐城正“跟日寇演出一场空城计”。在这一特定时期,刘少奇、陈毅处变不惊,指挥若定,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指挥部队在外线跟敌人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争,伺机转入反攻。其时,长北滩揭开历史新的一页,“苏北小盐城”之称也由此而来。
刘少奇、陈毅在长北滩运筹帷幄半个多月后,即率部向西北阜宁停翅港方向转移。然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植下的红色基因已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1941 年9 月,根据抗战形势需要,盐城县一分为三,划县分治,在盐城西北乡成立建阳县(今建湖县前身),建阳县成立大会便选择在这片热土上举行,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长北滩核心区长北村王氏宗祠。其时盐阜区主要城镇被日伪盘踞,这里便成为盐阜区党委和后来的盐阜地委战略活动中心,盐阜独立营亦驻防西北厢。当时,长北滩已形成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抗日根据地,在长北滩地域布下了天罗地网,真正筑起了敌后抗战的铜墙铁壁,呈现出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中的壮美景象。日伪军从经济上对根据地封锁,对长北滩一带禁运物资,企图把根据地军民困死。长北滩人民在地、县党组织直接领导下根据抗日和军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战时经济,兴办自给型工业,盐阜区大生产运动即从这里推开,提出“没有衣穿自纺纱,没有油吃自办榨”的口号,自力更生,解决战时困难。据1942 年底统计,长北滩共有纺纱车5500 多架,织布(巾)工场16 家,仅杨家龙华毛巾厂就有30 台机,专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八旅加工军用毛巾。区党委书记刘彬、组织部长杨纯、宣传部长曹荻秋,都曾与路墩群众一起参加纺纱竞赛。
为解决地方武装枪支奇缺问题,区党委聘请了曾和著名军工专家吴运铎在一起搞过军工生产的师傅张毅甫出山,在马厂成立造枪工会,专门生产“马厂造”步枪。同时,协助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在孤峰庵、胡家小圈两处创办榴弹厂,在路墩兴办枪械修理所。长北滩人民主动献铜献铁,保证原材料及时供应,这里一度成为苏北军工生产的重要基地。
2013 年,建湖县人民政府在长北村兴建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所展示的图影和文物,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建湖儿女用热血和生命写下的气势恢宏的抗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