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三军联合夺“一江”
三军联合夺“一江”
作者:刘国权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2年第8期 日期:2013-12-04 浏览次数:7767
1955年1月26日,海门举行万人大会,庆祝一江山岛解放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东部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北一江山岛较大,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当时国民党守军主力所在地,南一江山岛稍小。两岛中间隔一条200多米宽的水道。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首次实施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最终解放了一江山岛。一江山岛的全胜,打碎了蒋介石以此为跳板反攻大陆的美梦,并大大提高了我三军联合作战的能力。
敌岛守备森严
全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1951年,胡宗南化名秦东昌前往大陈岛任总指挥,将原有的杂牌军纳入六个突击大队和一个海上游击纵队,并从台湾先后增调四个战斗团赴大陈。后由于遭到解放军一系列重大打击,胡宗南无奈辞职,由刘廉一接任。
此时,国民党在大陈列岛派驻的守军有两万余人,舰艇8~12艘,并在大陈列岛建立了防卫区,其中上、下大陈岛驻守有兵力一万余人。而在距大陈岛仅7.5海里的一江山岛,则驻守着国民党守军的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有1100余人,其余兵力分别驻守周围各岛。
一江山岛的敌军人数虽不多,但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一江山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守备司令王生明,上校军衔,蒋介石曾亲手授予他“克难英雄”称号。王先后参加过淞沪战役、中条山战役、朱仙镇战役,以擅长防守著称。王生明命令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层层火力网,构筑了密密麻麻的明碉暗堡,平均每百米的正面配备了两门火炮和两挺机枪。他修工事别出心裁:先半藏在地下挖,然后在上面横竖交叉架四层枕木,再覆盖沙袋,最后以钢筋混凝土浇筑。这样的工事目标很小,除非炮弹直接命中,否则极难摧毁。这种工事在这个弹丸小岛上就有150多个,工事外还布满地雷和铁丝网。国民党守军声称,一江山岛是“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王生明更是洋洋自得地叫嚣:“要叫解放军的脚一落地,就踩在地堡的机枪射口上。”
四年精心筹划
1951年2月,张爱萍担任浙江军区司令员兼第七兵团司令员,开始筹划解放浙江沿海岛屿问题。1952年6月,陈毅将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方案上报毛主席。毛主席批示:“朝鲜停战前,不要进行,停战以后再说。”朝鲜停战后,1954年7月20日,毛泽东在居仁堂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敌占岛屿,估计美帝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8月2日,彭德怀召开解放闽浙岛屿作战会议,张爱萍汇报解放大陈列岛战役计划:先取一江山岛,后攻大陈。选择一江山岛作为突破口最大的好处是:该岛敌兵力不多,守军1000余人,容易取胜;一江山岛为大陈岛的门户,拿下了一江山岛,等于是拔掉了大陈防卫区大门的门栓,大陈岛就完全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了。
军委随后指示:华东军区应以海空军打击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以打击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协防阴谋,查明美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为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创造条件。并强调“要用宰牛的刀去杀鸡!”8月31日,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9月,“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31个鱼雷快艇大队进驻该岛。我军最终决定此战役的兵力部署为,陆军:步兵四个营,炮兵两个团另两个营,喷火兵、工兵各一部。海军:各类船艇180余艘和部分海岸炮兵。空军:航空兵15个大队及一个夜航中队,海军航空兵七个大队,共计作战飞机200架。在这个方案里,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与敌军相比,占绝对优势。步兵人数我为3700余人,三倍于敌军;火炮及高炮近200门,五倍于敌军;再加上200架飞机,这把牛刀,真够锋利!
特别的战役决心
登陆点与登陆时间,是关系到登陆作战成败的主要因素,也是最难确定的登陆作战决心的核心要素。
一江山岛的四面全是礁石陡壁,几乎没一块像样的滩地。张爱萍经过反复观察研究,最后决定:把登陆点选择在礁石密布而敌人防御薄弱的乐清礁、海门礁和南一江山的田岙湾方向。选择这样的登陆点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乐清礁的陡崖倾斜度大约是40度,而海门礁则达到了70度左右。这样的登陆条件,战士们怎么上去?张爱萍拿出一个眼镜盒比作登陆艇,竖起手掌比作陡崖,对大家说:“你们看,登陆艇就这样直接撞上岩石,但是不能停,还要开足马力,顶住,这样登陆部队不用涉水就可以直接冲上岸去。”仅仅就这个登陆动作,部队就反复演练了无数次。
将军不仅选择了一个特别的登陆点,而且选择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非传统的登陆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军登陆作战都是夜晚出航,拂晓登陆。张爱萍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白天登陆。这是因为我海军的登陆船只性能各异,白天登陆易于编队和准确抵达,且制空、制海权已被我军夺取,不用担心暴露问题。再者,按照潮汐规律,12时30分起航,15时即可到达,正好是满潮时刻,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涨潮海水把舰艇抬至礁顶,登陆部队可以轻松登陆作战。徐杰时任浙东前指气象科副科长。根据他的气象预报,浙东沿海在冬季只有1月的17日、18日、19日这三天的天气是最好的。张爱萍决定将战役发起日期定为1月18日拂晓,并获中央军委批准。1月17日清晨,在最后一次向徐杰确认气象条件之后,张爱萍来到位于头门山岛的前线指挥部。一切准备就绪,可是从17日傍晚开始,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足足有六七级。张爱萍紧急打电话找到徐杰。徐杰的回答斩钉截铁:这只是阵风,拂晓前一定会停止。事后证实,这三天的天气中,只有18日这一天是最好的,而这一天,偏偏就被张爱萍抓住了。
周密的战术准备
早在战役发起前,我军侦察兵就通过多种手段,获得了一江山岛的防卫图。针对我军登陆部队战士大多是由陆军转过来的,不习水性上船就晕的情况,华东军区组织部队反复进行苦练。在“土洋结合,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指导思想下,战士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模拟海面训练,克服晕船,提高射击精确度,还根据战役需要对各种船只进行动力和火力改造。针对敌军的防御特点,战士们想了各种办法,甚至还搞出了不少发明创造。
当时,人民海军的作战舰艇并不先进,数量也不多。为了摧毁岛上敌人的各种碉堡,海军战士们想到一种武器:战防炮。这种炮本来是陆军用来打坦克的,穿甲威力巨大,对付钢筋水泥的地堡正合适。战士们把它们搬上木船,固定好,一试验,效果还挺好。为了模拟海面摇晃状态下的射击,提高射击训练准确度,战士们又想出了一招:支个三脚架,绑根特别粗的竹竿,一头把炮系好,一头压下去,使炮悬空,既能上下移动,还能左右调整。这一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我军岸防大炮距离远,岛上各种暗堡需要抵近射击才能准确摧毁的矛盾,充分弥补了我海军火力不足的缺陷。后来在实际登陆打地堡作战中,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种炮。为了方便炸毁敌火力点,登陆部队收集了大量二三十米长的竹竿,在竹竿头上绑着炸药包,以便从低处就能准确地投送这种土炸弹。
联合作战中,在当时通信手段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海军舰艇与登陆部队的协同作战问题,并尽量避免误伤,海军战士们想出了个绝妙的土办法,即陆军战士举着红旗往上冲。海军战士发现红旗一停,就开炮轰击敌人,掩护部队。
夺取制空制海权
1954年11月1日至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联合机群出动飞机260余架次,先后七次轰炸大陈、一江山、渔山、披山等岛屿,共投掷各种炸弹1600余枚,毁伤敌舰船五艘。连续地猛烈轰炸,迫使国民党军舰白天不敢在大陈锚地停泊,飞机不敢飞至大陈上空。与此同时,夺取制海权的战斗也在进行。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快艇部队首次南下,由浙江定海起航,进至一江山岛北的高岛附近。为了寻找战机,快艇在高岛足足隐蔽了13天。11月14日凌晨,我海军发现国民党海军主力“太平”号护卫舰并将其一举击沉。这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组建以来首次作战取得的胜利。就在敌人惊慌失措时,张爱萍出人意料地决定“休战”。按张爱萍的话来说,这叫隐蔽战役意图。
1955年1月10日,张爱萍下达重新开战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连续出动飞机130架次,对大陈岛实施突击轰炸,并击伤敌舰四艘。这次作战,人民海军的鱼雷快艇部队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编号为102的鱼雷艇因故障未能跟上编队,晚上11点多钟,该艇在积谷山以东四海里处突然与敌人的炮舰“洞庭”号遭遇。艇长当机立断,下令以35节的高速向“洞庭”号直冲过去。“洞庭”号的排水量是1030吨,而鱼雷快艇却只有22吨。鱼雷艇上只剩一枚鱼雷,还是一枚左舷鱼雷,倾斜着身子的鱼雷艇高速逼近“洞庭”号,在极近的距离向“洞庭”号发射了这枚唯一的鱼雷。这一击,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单艇独雷、超近距离击沉敌舰的奇迹。至此,大陈地区的天空和海面完全被我控制起来了。
三军会攻勇夺岛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整,张爱萍将军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
首先,空军三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纵深工事和主要火力点进行猛烈轰炸,同时,也轰炸了大陈岛的国民党指挥部和炮兵阵地。9点,海岸炮兵群对一江山岛守敌进行火力急袭,足有一万余发炮弹倾泻到了一江山岛上。12点15分至13点22分,70多艘登陆艇从头门山岛等地起航,满载数千名指战员,在40多艘作战艇的掩护下,驶向一江山岛。此次火力准备,摧毁了一江山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系统以及其与大陈岛之间的通信联系,但对敌防御工事的破坏不是十分理想,因此,登陆部队一上岸,就遇到了强烈的抵抗,战斗十分激烈。
14点整,解放军登陆部队分三个编队分别在一江山岛的203高地、190高地和南一江岛的160高地三个地段开始登陆作战。其中乐清礁和海门礁的战斗最为激烈。乐清礁距离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核心工事所在的主峰203高地不足200米,拿下了乐清礁,203高地就唾手可得。14时20分,步兵一七八团突击营第五连,第一个突破敌人防线,登上北一江山岛的乐清礁。在我海军舰艇集中炮火对203高地的敌工事进行猛烈轰击之后,五连迅速发起强势进攻,摧毁敌人四个地堡,于15时05分将红旗插上203高地。与此同时,在海门礁登陆的解放军虽然抢滩成功,却无法冲出艇体。这里的敌人暗堡机枪射孔开得极低,距离又近,打起来几乎没有死角。就在这时,滩头的国民党守军惊讶地发现,从登陆艇上伸出了一根根二三十米长的竹竿,竹竿头上绑着炸药包。一个个炸药包冲着守军的暗堡就捅了过来将其炸毁。有的登陆艇一靠岸就顶在国民党守军的机枪巢上,地堡的上盖已经被炸弹炸掉,战士们居高临下,雨点般的手榴弹扔进地堡,再补上一根捆着炸药包的竹竿,轰的一声,一切就安静了。解放军战士顺利登陆,果然如王生明所说,落地就踩在了国民党军地堡的机枪射口上,只是这时候的机枪已经不能再射击了。
登陆后的部队,迅速向敌纵深挺进。岛上地堡连着洞穴,连环堡、子母堡紧紧相连,敌人依靠这些堡垒顽固抵抗。我登陆部队对其进行分割包围,使用火焰喷射器、炸药包等对其逐个摧毁。五连在向203主峰发动冲锋时,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拦截,红旗手中弹,后面的战士接过红旗继续猛冲。这面红旗,从乐清礁到203高地,始终没有被打倒,直到最终插上203高地。没有太多的悬念,17时30分,登陆部队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就全部攻占一江山岛;到19日凌晨2时前,全部肃清国民党军残部。
此战人民解放军付出了一定代价,被敌炸沉登陆艇一艘,被击伤护卫舰一艘、登陆艇12艘、机帆船七只,牺牲393人,但我军一共击沉国民党军舰三艘,击伤四艘,毙敌510余人,俘虏560余人,国民党一江山岛守备司令王生明被击毙,第四突击队大队长王辅弼被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