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正气清风——追忆新四军老战士、我的岳父黄则贤和岳母张心鹃关心下一代的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正气清风——追忆新四军老战士、我的岳父黄则贤和岳母张心鹃关心下一代的故事
作者:刘建 责任编辑:姚云炤 孙加永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24-05-23 浏览次数:1289
本文作者、原济南军区司令部退役大校刘建
刘建岳父黄则贤,江苏启东人,1923年6月6日生,2018年2月9日卒。
北京·怀柔·九公山,巍峨挺立,群山环绕,松柏葱葱,红叶满山。在半山腰面南向阳的一片开阔地域,矗立着一块巨石并坐落着一栋弧型建筑,这就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铁军纪念园”和铁军纪念馆。纪念园广场上,扬刀跃马、高大威武的新四军战士青铜雕像傲然屹立;雕像基座上,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字“铁军精神,永放光芒”金光闪闪。叶挺、项英和刘少奇、陈毅的浮雕位于纪念馆后方左右两侧。迎着山坡拾阶而上,有数千名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夫人的骨灰安葬于两旁。新四军老战士、原济南军区后勤第9分部顾问,我的岳父黄则贤和岳母张心鹃也与他们一样,长眠于此,安卧其中。
每当节假日,特别是清明节前后,都有无数新四军后代,以及成千上万的解放军官兵、青年学生、少年儿童来到九公山铁军纪念园,或是凭吊祭奠先烈,或是参观纪念馆瞻仰先烈雕像,或是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我和妻子黄晓阳以及妻妹黄晓梅、妻弟黄济鸣和黄济炎带着孩子,每次来到这里看望岳父、岳母,当献上花束,伫立墓前,表达悼念和哀思,缅怀他们为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保家卫国做出的贡献时,总要想起俩位老人为我们及下一代的幸福与成长倾情付出的感人情景。岳父去世6年,岳母离世已25年,但看到墓碑上的遗像,他们的音容笑貌随即浮现在眼前,我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了过去。
1942年,黄则贤(右)与同为参加新四军的哥哥黄则忠在兴化相会时的留影。
刘建岳母张心鹃于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赵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斗。
1997年10月,黄则贤、张心鹃伉俪与全家人合影。
从戎报国 用热血和忠诚铸就和平安宁
1977年春节,我初识他们时,岳父54岁,岳母46岁,正处于人生巅峰的美好时期。由于他们与我的家乡同为江浙地区,言谈话语乡音浓烈,岳父早年又在苏中、苏北一带抗击日伪军打过仗,彼此交流的话题甚多,相见不久就拉近了之间的距离,从而也使我对他们有了逐步的了解。
岳父是江苏启东人,1923年6月生,1938年1月到中药店学徒。9月,日伪军对启东烧杀淫掠,他与师兄顾红起誓不当亡国奴,投奔了江苏海门人民抗日游击支队,15岁扛着比他还要高的步枪,参加了骑岸镇防御战和金沙镇保卫战。1940年10月,他随支队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后为新四军1师兼苏中军区)2纵9团1营2连,在如皋、海安、兴化、东台一带伏击日伪军,接着随部与八路军第115师教导旅会师,参加了射阳、安丰、曹甸攻占战。皖南事变后,根据党中央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他所在的团先整编为东台独立支队,分散在东台、兴化、盐城一带,坚持在水网地域作战;后改称兴化独立团,他随部参加了宝应、兴化攻占战。1945年10月,参加了盐城、高邮、宝应、兴化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任10纵87团供给处副处长,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此后,又调任第三野战军10兵团29军85师255团供给处处长,参加了渡江、无锡、苏州、上海、福州战役和解放厦门的战役。1951年1月,他随第29军后勤部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部第6分部(同年4月改称第4分部),任运输处副处长,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金城等战役中的后勤运输保障工作。
岳父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经历战役战斗无数次,先后两次负伤。第一次是1940年12月苏中曹甸战役,他随部参加对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一部作战,在通过曹甸东侧壕沟外围平坦地域时头部中弹负伤。第二次是1942年11月,他在新四军兴化独立团供给处做后勤保障工作,为粉碎日伪军对兴化、东台一带的“扫荡”,在部队转移作战中,为抢救受伤的战友,被敌掷弹筒弹片伤及腿部。由于行走困难,他被安置在台北县(今盐城市大丰区)一位新四军军属老人家疗伤,不久被团供给处长接应,通过敌人封锁线回到部队。
岳母是浙江嘉兴人,1931年12月生,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卫生部医疗队工作。经部队组织介绍,与岳父相识相爱,1951年2月在朝鲜与岳父结婚。婚后,她不怕艰难困苦,冒着枪林弹雨,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中的医疗救护工作。1954年2月,她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转业地方,先是在南京,后又随岳父调到济南等地,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她性情直率,心地善良,钻研业务,乐于助人。
提起战争年代的经历,岳父总是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对我的家乡江苏东台和大丰的人文地理亦很熟悉,就连万盈墩、潘家撇、沈家灶等许多地名都记忆犹新。他不无感慨地说,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这些幸存者艰苦奋斗、卫国戍边图什么?还不是为给人民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历经严冬酷寒方知春天的温暖,数度黑暗磨难更惜幸福和光明。岳父、岳母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和战争的硝烟,是在党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收获了革命的成果;是部队组织帮助他们建立了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她们从骨子里坚信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对党和军队的忠诚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敬业、勤奋、认真、踏实和吃苦耐劳,成为他们工作生活的基本常态。他们既有老一辈革命者的奉献精神,又具爱人民、爱战友、爱孩子,爱生活的秉性特质。
上世纪50年代初,各大军区成立,从解放军后勤学院毕业的岳父被分配到济南军区后勤部,此后又多次调动,到下辖的后勤分部任职,辗转山东莱阳、济南、淄博。从南方到北方,从大都市到小县城,岳母则带着四个孩子跟随其后,任劳任怨,最后在淄博总算安顿下来。在济南战区所辖鲁中大地和沂蒙山区,岳父终日穿梭于战区各医院、仓库和修理等单位,检查、指导、落实各项工作,为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默默奉献,一干又是25年,直到1980年12月离职休养。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今,但凡有一些历史认知或道德良知的人,在评论岳父和岳母他们这一代人时,有谁敢说他们不是我们这个国家和平安宁与人民幸福的奠基人及奉献者?!
1979年5月1日,我和妻子经历了两年多的异地恋情结婚。没有婚礼,没有婚宴,有的只是二老的祝福和期望!他们说,“你们都是军人,又都是干部,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快乐生活。婚后暂处两地,困难在所难免,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有我们做后盾呢!”温馨的话语,真挚的表露,像暖流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更让我感动的是,两位老人没有任何的世俗之见,不仅不问我工资收入和结婚准备,而且给了我一千元存款作为结婚礼物。归队前,岳父还为我购买了软席车票;进站时,他一直把我送进车厢。看着下车后面对车窗朝我招手微笑的岳父,以及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就是我的岳父、岳母!他们在战争中不怕流血牺牲,在建国后不怕苦累,兢兢业业地工作,却心甘情愿把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奉献予人民,给予下一代。无论在当时还是当下,他们的境界都是高尚的,他们的形象都是高大的。
黄则贤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荣获的纪念章。
北京市怀柔区九公山新四军“铁军纪念馆”。纪念馆雕像基座上,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铁军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金光闪闪。
著书立说 让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岳父和岳母生活自律,几乎没有任何嗜好,唯有看书、看报的习惯一直与他们相伴。离休的最初几年,岳父担任干休所党委委员和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一直忙于干休所建设,组织老干部活动,上老年大学,并多次到各地看望老战友,很难静下心来回忆往事。上世纪90年代,他从《中国老年报》等报刊上看到回忆战争年代的文章,并萌生了撰写回忆录的念头。他说,“我的许多老战友,战争年代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平年代艰苦奋斗、不图享受,事迹感人,可歌可泣。把他们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知道,既有纪念意义,又有教育意义”。
岳父的第一篇文章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新四军兴化独立团任供给处长沈云华的事迹。参军前,沈云华就在苏州做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11月,他参加新四军,由于志向坚定,斗志高昂,对革命充满信心,且乐观开朗,喜欢唱国际歌,深受战友们的喜爱。在行军途中和作战间隙,他经常给战友讲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鼓舞士气。他对党忠贞不渝,对同志关心照顾,行军途中见战友疲惫就抢着扛枪背弹药,宿营时他四处筹集粮草,挖坑埋锅,生火做饭,让大家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岳父第二次负伤,沈云华得知后,带领卫生员急行一百多里路,通过日军封锁线,将其和另外几个伤员安全送到后方医院。1944年夏,团供给处军用物资在运输途中被日伪便衣队劫持,沈云华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与其头目交涉,讲八路军、新四军日益壮大和日军持续颓败的形势,晓之以理、挟之以威,在我党内线的协助下,勇敢机智地索回了物资。解放后,他转业地方工作,自觉学党章、用党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大公无私,将购买的国债劵当众销毁以示不要国家偿还之大义。离休后仍活跃在居委会和当地街道,做党的声音的传播者,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就像一团火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热气腾腾。
岳父将《怀念优秀共产党员——沈云华同志》初稿寄到济南。我阅后,当即被这位革命前辈的事迹和精神境界所感动。于是,我对文中涉及到的有关战役战斗经过等进行了查阅和核实,对结构和措辞作了必要调整和修改。经他审阅后,送到济南军区《老战士之家》杂志社。不久,被《老战士之家》全文刊登。初作告捷,岳父喜出望外,他将编辑部赠予的20本当期杂志寄给在北京、南京等地的老战友,赢得了阵阵赞誉。他的文作在干休所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所领导在老干部大会上要求大家向他学习。一个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传播红色文化的活动,在干休所内外蓬勃兴起。当年的“八一”建军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许多大专院校党团组织还请进来、走出去,聆听岳父等老干部做报告,让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
接着,岳父又撰写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丁瑞根》。1940年10月黄桥战役胜利后,岳父与丁瑞根同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9团7连战斗生活一年多。1941年日伪军在苏北大举“扫荡”,新四军主力部队实行地方化,他们又一起转移到兴化、高邮、宝应一带打游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他们参加了解放宝应、兴化、如皋和解决外围重要据点的作战。在解放战争中,又历经了苏中“七战七捷”和通榆公路保卫战,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福州、厦门战役。1951年1月岳父随29军后勤部奔赴朝鲜,丁瑞根所在86师改编为空军移防边疆,两人才分开。在一起的10年,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丁瑞根在作战中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在撤退时拼死将负伤的战友抢救回来;在战后休整、粮食缺乏的情况下,他总是让伤病员和战友们先吃饱饭。一提起他,岳父就赞不绝口,为之动容。1980年初,岳父得知丁瑞根调回徐州,专门前去看望。两位老战友久别重逢,百感交集,他们畅谈离别后的思念,回忆战火纷飞年代的经历,怀念生死与共的战友,心情激动,夜难安寐。岳父看他居室简陋,还设法给他买了一台电视机。岳父的这篇文章也被《老战士之家》发表。
此后,岳父一发不可收拾,又陆续撰写了《难忘的日子——在苏北老乡家养伤》和《忆1955年济南军区授衔仪式》等回忆文章,先后被《辉煌共和国》《开国将士回忆录》《人生回望》《岁月带不走的记忆》等书籍和刊物收录、发表。
最令岳父高兴的是2003年初,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他将当年参加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组织汽车部队破解美军“绞杀战”,把作战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前线的传奇经历写成回忆文章,被全军权威杂志刊登并获奖的那段日子里。1951年8月中旬,美军为配合其代表谈判,出动1400余架战机,实施所谓的“绞杀战”,轮番发动地面和空中攻势,企图歼灭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有生力量。志愿军运输部队头顶敌机的狂轰滥炸,驾车行驶在山坡陡峭、深不见底的盘山公路上,采取设置防空哨、保卫运输线,利用间隙、清除路障,白天隐蔽、夜间行驶,巧妙伪装、迷惑敌机,以牙还牙、奋起还击等一系列战法战术,形成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将作战物资和副食品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并接收回撤的伤病员,有力地保障了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的胜利。岳父善于保存资料,记忆力又好。为此,我根据他的叙述和留存资料,执笔写出《战胜美军“绞杀战”》一文。投稿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杂志全文刊登。更令岳父自豪的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于2005年初举办了“全军离退休干部忆征途征文”活动,他的《战胜美军“绞杀战”》在800多篇送选征文中入选26篇之列,荣获三等奖,并被《回望——全军离退休干部忆征途征文获奖作品集》一书收录,在全军发行。那段日子,岳父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他说,“文章获奖固然高兴,但是被收录入书,在全军机关部队发行,让广大官兵都看到,铭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不畏强敌,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克敌制胜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果不其然!不久,他就接到北京、大连等地老战友的电话。有的说,看到你的《战胜美军“绞杀战”》,我仿佛又回到了朝鲜战场,想起当年用一把炒面一把雪充饥,与美军和南朝鲜军奋力拼杀的情景。我也要写一写,让上甘岭精神传下去。有的说,我儿子在部队阅览室看到了你回忆文章中有我驾驶汽车,与美军军机捉迷藏,避开扫射轰炸,将物资送往前线的事迹,为有父辈这一代的大智大勇而骄傲!在部队大会上,他号召全团官兵要继承和发扬志愿军的革命精神,为维护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新贡献。
2013年初,岳父进入90岁高龄,仍笔耕不辍。他以发表过的回忆文章为基础,以珍藏的历史资料、实物和照片为根据,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认真的回顾和总结。期间,他经常拿出资料和照片看一看,想一想,再写一写。最后,前后贯通,形成了《戎马足迹——黄则贤战斗生涯片断回忆录》,并附上多幅照片。之后,岳父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某局副局长韩诚做编辑。韩诚深受感动,欣然接受,收到书稿后,他专心致志,认真修订,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清样印出后,又请老红军、新四军、开国将军刘毓标的后代,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原政治委员刘华苏少将撰写了序言。编辑成书的回忆录主次分明、文图并茂,精致美观、易读性强,体现了一位优秀晚辈对革命前辈的崇敬和对这份精神财富纸质化的匠心。收到印刷成书回忆录的那一天,岳父心情激动,无比喜悦,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岳父将承载他革命一生的回忆录《戎马足迹》送我两本,其中一本是给我儿子的。我几次阅读,可谓既欣喜又沉重,欣喜的是《戎马足迹》凝聚了岳父多年的夙愿,看到书中他富有传奇的经历和生动朴实的叙述,他身着戎装和佩戴数枚功勋章以及岳母笑容可掬的照片,我为有这样一对老革命的岳父、岳母感到自豪;沉重的是《戎马足迹》承载了他们多年炼就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展现在我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部传世之作!厚重的“财富”!我想,他们的愿望并非只是让我们经常翻一翻、看一看,永远记住并思念他们吧!更深的含意是:要将他们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对战友对家人的热爱、对光明对事业追求的高贵品德和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做为他们的女婿,面对两位革命老人的期许,又该作何应答呢?!只有承诺,不能沉默;只有践行,不能空谈!
言传身教 督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岳父、岳母虽然和我没有血缘关系,但自从我与妻子结婚后,对许多事物的共同认知,以及军人的特有情愫,把我们凝聚成情感交融、休戚与共的一家人。每当我工作取得成绩有了进步时,他们喜形于色,比我还要高兴;每当我面临曲折或置身迷惘时,他们又箴言委婉,及时提醒,促使我理性思考,厘清纷扰,稳步前行。有以下几件事,对我的教育和启发极为深刻,并在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蓬勃兴起。国门初开,在进口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也涌入内地。一段时期,宣扬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抵毁人民民主专政,削弱党的领导,诽谤毛泽东思想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甚嚣尘上(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6―177页)。与此同时,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猖獗,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1981年2月初,我和妻子、孩子在岳父、岳母家过春节。当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的时候,岳父、岳母发话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但是社会上形形式式的自由化言论泛滥,贪污受贿吃“回扣”和走私等违法活动肆虐。我们这个大家庭现在9口人,其中有6个党员、7个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有一个人犯错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军队,怎么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呢?!……”。这年夏天,我调到军区机关工作。不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来,又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回忆这一过程,我为岳父、岳母当时的政治智慧和及时提醒所深深折服!
让我领教岳父、岳母政治敏锐性的还不止这一件事。
1985年6月初,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做出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决定。要求军队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军工企业大力发展民品生产,部队腾出部分机场、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线和营房、仓库、场地转为民用。号召军队“要忍耐”,“要过紧日子”。同时,鼓励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在不增加军费的情况下,实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根据上级的部署,军队各级机关普遍成立了贸易公司,许多部队兴办了养殖、种殖和加工厂等生产经营实体,以盈利赚钱、弥补经费不足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在部队逐步展开。就连部队干休所也利用临街房,进行形式多样的经营和有偿服务活动。
一天,岳父、岳母带着他们干休所加工厂生产的“实在香”瓜子来济南,到军区机关军人服务社送样订货。事后,他们对我和妻子进行了一次深谈。他们说,“现在,军队经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可这样下去会出问题的。如今,哪个部队领导的精力不是放在生产经营上,不是把谋取经济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哪里有心思抓军事训练提高战斗力啊?一旦发生战争,打起仗来怎么办?”他们接着说,“我们老干部办些经营实体,从事政策规定以内的有偿服务活动,小打小闹赚点钱用于干休所建设,影响不了军队建设的大局。”“你们可不一样啊!军区机关有权有钱,管干部、管兵员、管装备,在铁路、公路交通方面还享有特权,搞经营活动如果脱离监督管理,就会败坏部队风气,滋生贪污腐败,葬送一批干部的!”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虽语音平和,却如雷贯耳,听得我和妻子浑身冒汗。当时,我就在想,现在部队生产经营一轰而上,各级领导唯恐滞后受责,有几个能有如此深刻的远见与卓识呢?我不仅为二老丰富的阅历和见解所感叹,更对他们胸怀忧党忧国忧军忧民之心,敢于直言,心生敬意!
不出他们所言。数月后,一些机关部队在生产经营中问题开始频发,有的甚至发生走私汽车和出租军用汽车牌照的违法犯罪案件,不少干部受到严厉惩处。此后,中央军委做出“军以下作战部队不准经商”和《关于整顿改革生产经营的决定》。1998年3月,中央军委又决定非作战部队不准从事生产经营。同年12月15日,全军和武警部队完成与一切经营性企业脱钩。
岳父、岳母心系儿女,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我们,使我们免受波折,既深深地打动了我,又触动了我!我与妻子商量,二老年事渐高,应该乐享天伦,不能再让他们为我们操心竭力。但是,他们却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我们。
1992年,地方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党政机关干部下海经商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地方企业为扩大规模、增加效益,大肆从部队挖掘人才。当年,我任处长已经7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地方一国企负责人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开出了不菲的工资待遇,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在物质利诱面前,我和妻子不免有些心动。此事被岳父、岳母知道后大为不满,岳母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就你嚷嚷着!转业转业!待遇待遇!我虽然离开部队30多年,但对军队仍有深厚的感情!你不懂得珍惜,还要拖刘建的后腿!脑子里整天想什么?”当然,她只是数落自己的女儿,对我却没有半句指责。岳父仅仅说了我一句,“你任现职虽然时间长,由于起步早,现在还比较年轻。既然组织上没有考虑你的转业问题,你就要服从大局,安心部队工作,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岳父、岳母箴言委婉,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沉静下来,再联想起我父亲在世时的教诲,母亲的期望,让我对人生道路和理想追求有了深刻的感悟。从此,我将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上,不图名利,踏实笃行,低调做人,认真做事,无论岗位变换还是职务调整,都尽职尽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领导的处和二级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先后受到军区和总参谋部的表彰。2005年,个人还被军区司令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军区机关二级部领导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
关怀备至 为发展前行蓄势助力
岳父、岳母一生追求进步,祟尚知识。岳父虽出身贫寒,参军前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聪明好学,成绩优良;参军后在作战间隙,自学了统计法和珠算,打得一手好算盘。解放后,军队兴起文化学习运动,他先是学习了高小文化课程,1958下半年又参加济南军区组织的中学文化学习,1961年3月修完中学全部课程,代数和几何分别获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此后,他又就读于解放军后勤学院,于1963年1月以优异成绩毕业。
岳母是知识分子。她参军前毕业于上海医专,医学专业好,领悟能力强,不仅自己勤奋好学,始终保持对提高文化素养的渴望,而且对子女的学习教育极为关心,寄于厚望。1977年5月,她听说我进北京军政干部大学(国防大学前身)学习的消息,高兴地打电话嘱咐我,“你才25岁,就能进解放军最高学府学习,非常难得!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岳父、岳母的学习经历和对子女学习成才的期望,无形中给了我一种压力,而他们对我在学习期间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又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激励我在职学习时,见缝插针,手不释卷,积极备考;进校学习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每当我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支持我在工作岗位上完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情景,心潮就难就以平静!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写进党章,作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根据总政治部的指示,军区机关创办了业余自修大学,要求机关干部边工作、边学习,用3到4年的时间学完规定的文化课程,参加山东大学组织的统一考试,在各门课程合格后,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学习与否,成绩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机关干部的进退去留和后续发展。于是,绝大多数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机关干部都报了名,铆足了劲,在工作的同时坚持参加自修大学学习。那一年,我已30岁,在机关政治部门分管抓部队基层工作,在办公室时间少,下部队时间多,有时下部队一蹲就是半个多月。能否参加自修大学的学习,成了我面前的一大难题。岳父、岳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打来电话,让我不要有顾虑,要踊跃报名,参加学习,积极迎考,他们会全力支持的。
有一次,我下部队返回机关,准备参加3门课程的考试。此时离山东大学的考试仅剩10天时间。期间,既要写出下基层的报告,还要参加机关的正常会议等项活动。正当我应接不暇的时候,岳母来了。她当时还没有办理离休手续,专门请了半个月的假,一进门就说,“你们这么忙,又都是大事,我和你爸怎么能不管呢!你安心工作,好好复习,其他什么事都不要管了!”那段时间,她如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操持着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接送孩子,见事就做,甚至为“赶夜车”的我做夜宵。一个深夜,她下好面条端到桌上,看到我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就为我披上衣服,盖上面碗,叹息道“真是在拼命哦!”正当她自言自语的时候,我醒了。岳母的关心和照顾,令我感激万分,心想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她。一个月后,考试成绩公布了,当听到我3门课程均取得85分以上的消息时, 她和岳父会心地笑了,连声说“我们辛苦一点,值得了!”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二老和妻子的支持下,我3年自修大学的各门课程考试皆一次性通过,1986年获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并被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自学考试先进个人”称号。
此后几年,我又顺利完成了大学本科和进国防大学学习的任务。
岳父、岳母不仅关怀备致,全力支持我和妻子的学习,而且对学习刻苦和成绩优异的其他孩子也非常关爱。1999年底,我一个在北京读大学的堂外甥女来济南,我和妻子带她到淄博看岳父。当听说她父母在农村,家庭以微薄的收入供其上大学读研究生时,岳父慷慨拿出两千元钱鼓励她好好读书,学有所成。岳父当时的离休月工资仅一千多元,一次拿那么多钱助学实属不易,惊讶得我那外甥女手足无措,连声说“爷爷!太多了!我不敢要!”后经妻子几番劝说,才接受了下来。
在干休所附近农村有一个叫马洪彩的女孩子,因父母患病,家境困难,经济拮据,行将辍学。岳父、岳母知道后,及时伸出了援手,供这位女孩读到大学毕业。
倾情付出 精心呵护快乐成长
岳父、岳母虽育有四个子女,但对我却如同己出,就像亲儿子一样。妻妹和两个妻弟对我也以大哥相称,视为兄长。在这个家庭,没有丝毫的身份。全家人对我的儿子更是百般的疼爱和呵护,我的心中真的是多了一对父母,增添了无尽的关怀,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真挚的爱意。
那是在1980年10月下旬,接到我妻子待产的电话后,岳父、岳母乘车数百里赶到沂蒙山区的部队医院,守在产房隔壁的休息室数小时,迎来我儿子的降生。此后,岳父对他这个外孙则抱不离怀,岳母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当他们看到小外孙双脚乱蹬、张嘴哭笑的憨态时,脸上像乐开了的花一样,“我们家有近18年没有听到孩子的哭笑声啦!”一句话,道出了他们未将哭闹当烦恼,乐享天伦在此时的挚爱心境!
受当地世俗的影响,部队干休所部分老干部中也有“亲孙孙栽根根,外孙狗‘吃了走’”一说。意思是对于第三代,只留孙子在家传宗接代,外孙仅留下吃顿饭走人。岳父、岳母闻言,总是付之一笑,不仅不予认同,反而对我儿子给予了更多的疼爱。起初,我和妻子分居两地,后经组织协调虽然在济南团聚落户军区机关安了家,但由于妻子所进单位属战备值班部队,只能在周六晚回家过周末,有时周日还要留部队值班,孩子跟着她在部队或随我在机关,都有诸多不便。这样,岳父、岳母就将我们的儿子留在他们身边抚养,一直到两岁半上幼儿园,几乎没有离开过。
儿子适龄上幼儿园回到济南后,按理说,岳父、岳母可以撒手不管了,可他们还是放心不下小外孙,隔三差五就打电话问长问短,从起居、盖被到吃饭、穿衣,从行为举止到自理能力培养等等,无不一一问及念叨一遍。每当听说孩子感冒了,或是我将下部队工作需要离家一段日子,他们就着急得待不住了,马上赶到济南,要么住下来帮助带孩子,料理家务,要么将孩子接回淄博,到他们原部队机关上幼儿园,生怕他们的外孙没人管、受“冷遇”。岳父干休所不少工作人员一直以为孩子就是他们的亲孙子。
几年后,妻妹和两个妻弟虽然相继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对这个外甥仍宠爱有加,他们一有机会就陪他做游戏、“藏猫猫”,还经常给他买衣服、送玩具。一大家人都将其视为宝贝,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可以说,儿子是在全家人的百般呵护和千般宠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儿子7岁入学后,岳父、岳母的思念和牵挂仍难以割舍。他们每周都要打电话与外孙聊天,每年都要来我们家住几次,短则一周,长则一个多月。他们喜欢一边看书、看报,一边看着外孙做作业;周日,他们则将全部时间给予孩子,不是守着学琴、陪着下棋和画画,就是逛公园,给外孙讲故事,从诸多方面关心下一代的道德情操培养。
在同时期同职级的离休干部中,岳父、岳母的工资待遇是比较高的,岳母又是一个重仪表、讲品位的人,但他们却不奢侈、不铺张,一直过着简单和俭朴的生活。然而,在我们儿子的吃、穿、用等方面,却是出手大方。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他们多次给予经济方面的帮助,付出了老一代人的无限关爱。
……
岳父、岳母待我恩重如山,我当然懂得感恩回报。我所秉持的感恩和回报,首先是像他们那样学习、工作、生活和做人,忠诚、踏实、进取、勤奋,做他们期望的下一代。其次是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尊重和关心他们。岳母来济南长住,无论是看电视选频道,还是吃饭菜酸甜辣,我们都任由她做主从不挑剔。她喜欢看戏曲,我先后陪她看越剧《追鱼》的电影和小百花越剧团来济南演出的《红楼梦》;她喜欢看书,我则将珍藏的竖排版线装古典小说送给她阅读。我工作虽然很忙,但还是抽时间陪她聊天,周日与妻儿陪她去商场、逛公园。1993年12月建成的山东省级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集餐饮、文化、健身、娱乐等项目于一体,功能完善,设施高档,是当时许多老干部向往的活动场所。我用两个月的工资安排二老在那里用餐品味,挑选了他们爱吃的南方菜肴。从二楼俯瞰大厅来往不息的活动者和色彩斑斓的霓虹灯,品偿着丰盛的美味,他们赞不绝口,高兴地说“上海大世界也不过如此啊!”。1996年11月,我从妻弟电话中得知岳母患病的消息,立即带车赶往淄博将她接到济南治疗,请战友联系知名专家为她实施手术,并请北京来济的中医专家跟进诊治。为巩固术后疗效,妻子只身去北京红星酒厂购得20坛原浆红酒,找车辆运回给她泡中药服用。晚年的岳父每天总喜欢在院子里走一圈,我只要去看他就陪他下楼散步,晒太阳,做健身活动。每当听说他患病住院的消息,我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与妻弟轮换昼夜照顾他。经济状况好转后,我每年春节都给岳父一份千元贺岁金,连续9年直到他去世。
当然,与岳父、岳母的恩情相比,我的回报和孝敬是远远不够的。我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陪他们回江苏故乡走一趟,了结他们晚年的思乡情、怀旧愿。岳父和岳母生前说过,想到他们战斗生活过的东台、兴化、大丰和盐城等地走一走,看一看,甚至想寻找战争年代照顾他养伤的军属老人或后代。岳母离世早,没有来得及了却这一心愿。2015年,岳父听说盐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区人口已达150多万,经济总量超4100亿元,不仅有驰名全国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城,还有享誉海内外的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和荷兰花海;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泰山庙修葺一新,庄严的新四军纪念馆成为众人参观学习的红教基地,建军路华丽转身为宽敞明亮的“盐城第一路”。他再次萌发了到盐城走一趟的念头,还想经过淮安瞻仰周恩来总理纪念馆。鉴于他已93岁高龄,我与妻弟论证了多种出行方案,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竟成为我今生无法弥补的一大憾事!
逝者已去,生者如斯。岳父、岳母已经离去,然而生活还将继续……。无尽的思念,不如铭记他们的嘱托,永思他们的恩情,珍惜当下生活,像他们那样爱人民、爱战友、爱家人;百般的感叹,不如赓续他们的血脉,传承他们的精神,像他们那样真诚做人,担当做事,并教育和影响下一代,弘扬高尚品德和优良家风。
松柏根深立天地,层林尽染映山河。正气清风人间在,英名美誉口碑传。
岳父黄则贤和岳母张心鹃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作者:刘建 责任编辑:姚云炤 孙加永 荐文:谢汉东 史料提供:黄晓阳 黄晓梅 黄济鸣 黄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