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老兵风采 > 常俊亭:柔情女子铁血心
常俊亭:柔情女子铁血心
作者:黄启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12-08 浏览次数:7042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宿县成立了抗日救亡社和抗日动员委员会,在江宁的常俊亭闻讯,辞去了小学教员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了宿县战时后方服务团。
常俊亭
1936 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南京郊县江宁的一所小学下课铃声响了,19 岁的常俊亭老师刚好为学生讲完了课,踩着秋落黄叶向着宿舍走去,空气中弥漫着的萧瑟让她感觉到了寒意。她走进宿舍,同事递给她一封信。“哦,是我安徽宿城老家的信,一定是我爹娘的信。”常俊亭的爹娘不放心远在江苏的女儿,常常写信给她,叮嘱她好好照顾自己。常俊亭像往常一样打开信,一看内容呆住了:娘病重,火速回家。常俊亭收好信,一路小跑来到校长室,流着泪跟校长请了假,一刻也没有耽搁,又回到宿舍把随身的几件小褂与一些日常用品塞进布包里,赶往车站。一路上,她哭哭停停,猜想娘到底得了什么病呢,上次回家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重呢。到了宿城一下人力车,常俊亭就向家里奔跑,她要最后看娘一眼,听听娘有什么话要嘱咐她。
当她跑到家门口时,看到娘健健康康地迎了出来。常俊亭惊喜:娘,娘,您的病好了!等她回到屋里,听到娘对她说的话,她第二次呆住了。这是一场骗局。
爹娘骗她回来完婚。在常俊亭几岁时,爹娘包办,给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对方是宿城一户富商的儿子。年幼时,常俊亭不谙世事,不知道反抗,再后来,她外出读书,成了师范学校的一名女学生,懂得了包办婚姻是封建思想。后来,她又了解到,这家富商之子不学无术,是个纨绔子弟。有了独立思想的常俊亭自然不愿意与他来往,更不愿意与他成婚。爹娘知道女儿的心思,就以娘病重为由把她骗了回来。常俊亭生气,气完了就哭泣。父母没有因为女儿不同意而作罢,他们用封建礼教的那一套逼女儿与富商儿子结婚。常俊亭很执着,坚决不同意,她对母亲说:“娘啊,你自己最痛恨这种害人的封建礼教,为什么还叫女儿做这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呢?再说,娘也知道对方是个不学好的人,难道娘愿意女儿一生不幸福吗?”母亲叹了口气说:“女儿,我也知道你难,但你们是从小订下的娃娃亲,是有婚约的,我们不能做那种没有诚信的人家,你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悔婚另嫁,那爹娘以后还怎么做人呢?”
几次与爹娘争论,毫无结果,爹娘就是不愿意退婚,还逼着她立即成婚。常俊亭心如死灰,对爹娘也不抱希望了。在一个阴冷的清晨,东方刚刚露出一丝白光时,常俊亭悄然离开了家,返回江宁。
第二天,常家女儿逃婚的消息就传开了。这在当时算是个大新闻了,有人指责常家教女无方,“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母之错”,常俊亭的父母觉得无脸见人,特别是常俊亭的母亲,整日在家苦闷,忧郁成疾,不久病逝。
常俊亭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悲痛欲绝,在自责的同时,她痛恨这个社会。匆忙赶回家,抚母尸痛哭不已。哭完后,她挥泪为母亲写下一副挽联:“素志慈厚,持家有方乡里称颂;珍藏遗容,瞻面无语黯然销魂”。常俊亭母亲名“素珍”,这是一副冠顶挽联。她日夜思念母亲,也为母亲不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枷锁而叹惜不已。
据友人回忆,常俊亭在安徽宿县毓秀女子中学读书时,性格刚毅,沉默寡言,喜欢阅读一些进步书刊和中外文学名著,还擅长书法、绘画、音乐,她虽不爱说话,但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她美妙的歌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听到她吟唱《流亡三部曲》。女子学校设有“女红”课,女生们在枕头上绣着“长命百岁”“甜蜜的梦”“美满生活”,而常俊亭与她们绣的不一样,她在自己的枕头上绣着“九一八”3 个大字。同学们知道,沉默寡言的常俊亭胸怀大志,不忘国耻。1933 年夏天,常俊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凤阳师范学校,3 年后毕业来到江苏江宁县,当了一名小学教员。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宿县成立了抗日救亡社和抗日动员委员会,在江宁的常俊亭闻讯,辞去了小学教员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了宿县战时后方服务团。常俊亭是知识女性,在服务团里,组织同志们到街头演出,在集会上发表演说,有时与同志们一起到街上张贴标语,到部队慰问抗日将士。
1938 年5 月,宿城沦陷,在中共宿县特支和县抗日救亡社的组织领导下,宿东宿西宿南都成立了抗日游击队。一天,宿东游击队第一大队长王烽午正带着队伍练兵,忽然来了两位瘦小的农民小伙子,他俩身穿短衫,头戴草帽,裤子卷到膝盖上。王烽午上前招呼两人,走近一看,是常俊亭与黄锡兰两个大姑娘。王烽午忙问:“什么情况?怎么这样打扮?”常俊亭说:“服务团在宿城东北蒿沟集附近与日军遭遇,队伍被日军坦克冲散,团员们三三两两找游击队,为了不被认出,我与黄锡兰两人把一头秀发剪了,剃了光头,女扮男装找抗日部队,就找到你们这儿了。”
常俊亭与黄锡兰就留在了宿东游击队里。她俩组织了一个宣传队,带领10 余名十四五岁的小青年教部队战士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常俊亭还给部队的战士们上课。
第二年5 月,苏鲁豫特委改组为苏鲁豫区党委,区党委决定创建以鱼台为中心的湖边根据地,成立湖边地委,常俊亭被任命为湖边地委妇女部长。自常俊亭来到湖边根据地后,湖边地区的广大农村,到处留下了她的足迹,湖西一带的鱼台、金乡、嘉祥、济宁等地都成立了妇女协会,办起了妇女识字班。
“湖西肃托”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不久,中央派罗荣桓、郭洪涛来到湖西,解救了大批同志,常俊亭的冤案也得到了昭雪。苏鲁豫区党委派人带着抚恤金,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封锁线,进入日伪占领下的宿城,慰问了烈士的亲属。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把常俊亭的事迹撰写成文,刊登在《山东省女烈士英名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