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母亲,我永远的楷模——怀念母亲季桂芳
母亲,我永远的楷模——怀念母亲季桂芳
作者:赵晓宁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12-05 浏览次数:7092
我的母亲季桂芳1923 年1 月出生于江苏省启东正诗乡。受外公季国庆的教诲和影响,抗战时期母亲在苏中四分区启东二区最早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于1941 年2 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当地第一批农村女干部、女党员。
年轻时的母亲是一名机智勇敢的女战士。1942年1 月,年仅19 岁的她在敌人眼皮底下为海启中心县委书记陈国权收尸而被当年新四军《江海报》马力、颜辉作了报道。
县委书记为掩护群众撤退壮烈牺牲
1941 年的初春,建立不久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遭受了日伪残酷的大扫荡,那时我军处于敌后游击状态。1942 年初我军主力开始进行反击,在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率领下的主力部队五团、县团发动了攻打海门县三阳镇敌伪据点的行动,并一举获胜,收复了三阳镇要地,离三阳镇不远的久隆镇敌人闻风而逃。这一仗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抗日民主政府和百姓。海启县委决定趁此形势开辟新区工作,新区工作组由县委书记陈国权亲自率领,当时领导层还有民主人士副县长沈维岳,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农抗会主任石坚,县委委员、社会部长王正平,敌工部干部阮庭庚,启东二区书记王蕴石等10 多名干部。1942 年1 月4日上午11 点,县区乡干部们及我的母亲,正在久隆镇附近的二厂地区召开预备会共商大事,突然外面传来“敌人来了”的呼喊声,只见群众四处奔跑,场面十分混乱。此时主力五团与县团已撤离该地区。情况万分危急之际,陈国权镇静指挥,当即命令石坚率领干部北撤。这时枪炮声四起,陈国权率王正平、阮庭庚、警卫员陆志杰在原地组织疏散群众,坚持战斗,然而敌人已经从三面包围了这一地区。陈国权被来犯伪军中的叛徒指认出卖,当即遭到日伪军的枪杀,王正平、阮庭庚同时牺牲,警卫员陆志杰幸存。
母亲冒着生命危险运送烈士遗体
我母亲参加了县区召开的预备会后,分散在群众中撤离。事发后,她组织群众调查了解干部群众遭遇的情况,发现了陈国权的尸体。当天夜晚,在敌占区内她冒着生命危险,动员农民兄弟借了一辆独轮小车,趁着夜晚天黑之际,避开敌人的岗哨,将陈国权的尸体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土布袋里,摆在小车的左边,她自己坐在小车的右边,一直护着烈士的尸体,然后两位农民兄弟一前一后,一推一拉,在敌人的封锁线内绕小路行走数十里。为了不让独轮车发出声音,她用肥皂、煤油浇在车轮的轴部,解决了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响声。独轮车经过敌人封锁线时,探照灯的强烈光束在必经公路上不停地移动,母亲坐在独轮车上看到光束刚移开,让农民兄弟以最快速通过这段公路,终于在黎明前将陈国权的遗体送到了县委。母亲这一壮举,惊动了根据地机关全体同志,大家看到为掩护群众而牺牲、共同战斗的县委书记遗体被从敌战区抢运出来,悲痛万分,同时都十分敬佩这个才入党一年年仅19岁的小姑娘。当年的地委机关报《江海报》专题报道了这一事迹。母亲还为3 位烈士制办了3 套新衣服为他们送别,表现出对牺牲战友深厚的阶级感情。
反清乡前期母亲赴如东工作
县委为确保我母亲安全,于1943 年春反清乡前夕安排她和一批女同志去如东掘东区工作,母亲在如东工作期间改李姓。当时,10 岁的小姨娘季蕴芳和7 岁的小舅季渭滨抱着母亲的腿哭着不让她离开家。但为了如东根据地的工作,她毅然舍去小家,哄着弟妹说一个月后就回来。可这一走,直到1945 年抗战胜利,母亲才从如东掘东返回家乡启东,后来在母亲的影响带领下,她的弟弟妹妹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
“文革”伴随父亲在南通
1970 年初,父亲赵一德受到“文革”冲击被“罢官”,母亲为此受牵连近10 年时间。在父亲最艰难的那10 年里,母亲伴随他左右,给予父亲精神上极大的安慰,他们选择了南通这片热土安下了家,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南通抗战的情结。南通有他们战争年代的老乡和朋友,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精神生活是充实的。他们每天招待着来自南通地区四面八方来看望他们的战友和老乡,几乎用光了他们的工资和积蓄。他们保持战争年代中那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同关心老区群众的疾苦,用节省下来的工资接济老部下,看望慰问军烈属,报答曾救过父亲性命的乡亲,他们在南通的10 年里做了许多关心群众的好事。
我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妇女干部,她有着妇女工作和群众工作丰富经验,战争年代她担任妇委会主任期间,积极动员所在地区妇女开展“送郎送子当兵光荣”的活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时补充兵员做出了贡献。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她发动妇女将制作布鞋的任务落实到每户农家,按期将军鞋送往淮海前线。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母亲长年为革命奔波,我们对她的经历和事迹知之甚少。印象中,母亲虽不善言辞,但她的宽厚慈祥、真诚博爱、勤俭节约和不为名利的高尚品德深深影响着我们,子女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母亲病故后,为寻觅她在战争年代的故事,更多地了解她,前几年我走访了母亲的战友陆秀如、石坚、陈英、胡翠华几位阿姨,听她们回忆和讲述了母亲的故事。石阿姨对我说,你母亲了不起,生前做人低调为人谦和,从不争名争利,有着工农干部优秀的品质,你一定要将她的故事写出来!
亲爱的母亲虽然离开我们已21 个年头,但是无论她走得有多远,也抹不去子女对母亲永远的思念,母亲的精神将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