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甘桐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9-20 浏览次数:7054
叶挺有三件宝,望远镜、手枪和照相机,即使是在指挥作战,他也会冒着枪林弹雨抢拍照片。正因为他的这一爱好——摄影,才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照片。其中有两张战地服务团女战士的照片,记录下了新四军服务团巾帼英雄的风采。
戴着草帽的女战士
1939 年夏天,朱克靖率战地服务团随叶挺军长、邓子恢副主任北渡长江,到皖北慰问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的同志们到了驻地后,不顾一路鞍马劳顿,一放下行李就立即深入部队和群众中进行宣传工作。他们在晒谷场、祠堂或临时搭个简易台就地演出,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服务团所到之处,颇受群众欢迎,前来观看的群众多时达1000 多人,场面十分热闹。服务团的同志们,白天跋山涉水,夜晚席地而寝。服务团中90%的工作人员都是些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女,他们大多来自大城市,有大学教授、刚走出校门的洋学生、先进工人、爱国青年华侨,也有从前过着富家小姐生活的女同志。是火热的斗争生活吸引着他们,他们胸中激荡着对民族解放、人类幸福的憧憬和充沛的战斗热情。革命的豪情使女同志们自觉地接受了党的教育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她们毫不犹豫地脱下皮鞋,换上草鞋。皮肤被炎炎烈日晒的黝黑,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叶挺军长拿出自己的工资为服务团的同志们每人买了一顶草帽,女同志们戴上叶挺军长送给他们的草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看着眼前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叶挺军长顺手拿起形影不离的照相机,对着女团员们拍了起来。这几位戴着草帽的女战士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健、夏希平、纪白薇(后改名纪培陵)、李锦。
1939 年,在皖北进军途中,叶挺军长为战士们拍摄的照片。
女战士表演《插秧舞》
后来叶挺又为她们几位拍了另一张照片,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表演插秧舞的那一张。说起这段插秧舞,还与她们去皖北慰问四支队经历有关。服务团的女同志们在深入到群众中去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一种反映劳动场景的舞蹈很有地方特色,于是她们利用空闲的时候向当地群众请教,突击编排。同年10 月12 日,在新四军军部举行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上,服务团的五位女战士为大家表演了插秧舞,并得到了好评。五位女同志从左至右分别是:李锦、王于畊、夏希平、纪白薇、王健。在一片热烈的叫好声和掌声中,叶军长再次举起他的照相机,为她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新四军女战士表演《插秧舞》叶挺摄
才女王于畊
插秧舞的照片中有战地服务团的才女王于畊。
王于畊,原名王桂英。1921 年11 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36 年在保定女师求学时,王桂英加入了中共组织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护理卢沟桥抗日伤兵。当年11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学兵队学习,改名为王于畊。1938 年2 月,从学兵队结业,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当月下旬抵达武汉,稍作休整,即随团向南昌新四军军部进发。当船即将离开汉口码头之际,新入伍的3 名战地服务团成员急切地冲向船舷登船,王于畊敏捷地拉住了最后一名小姑娘伸出的手,使劲儿把她拉上船——她叫张茜,时年不到16 岁。
1938 年4 月,新四军军部及战地服务团从南昌移师皖南歙县的岩寺。服务团下设戏剧、民运、歌咏、绘画、舞蹈等几个组,王于畊分在戏剧组(组长李增援)。戏剧组到达岩寺后,开始排演抗日新剧《送郎上前线》,十分忙碌。
1938 年8 月2 日,新四军军部移至泾县云岭镇。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到云岭采访,最先采访对象就是新四军女兵代表王于畊、周纫惠。她笑着说:“我简直爱上你们了!”
在云岭,王于畊主动参加战友们自发组织的“早读班”,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得到女生队队长杨瑞年以及团领导的大力支持。朱克靖、徐平羽等团领导亲自为团员们讲解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后来,全团还增加了夜读时间。
王于畊喜欢写作和编剧,服务团的墙报常有王于畊的文章,文字优美,不时迸发出惊人之句,不仅令年轻的伙伴们称赞,也引得许多干部特来观赏,其中六团团长叶飞只看了一期墙报就对王于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39 年春,王于畊随战地服务团三队来到皖北,在邓子恢的领导下,在皖北当了近半年民运组长。1939 年11 月,日军多次进犯繁昌,新四军第三支队奋勇反击,将敌击退。朱克靖团长安排李增援、邵惟、吴蔷(即吴强,长篇小说《红日》的作者)和王于畊等几位服务团的编剧骨干,编写三幕剧《繁昌之战》。王于畊写过《人财两空》《母亲》等独幕剧,但从未写过多幕剧,《繁昌之战》第二幕《征归》是她第一次参加多幕剧的创作。
《繁昌之战》于1940 年元旦正式演出,观众反响强烈,台上台下互动踊跃,好评如潮,轰动一时。1940年3 月1 日出版的《战地青年》上,纪实报道《记繁昌某乡祝捷大会》记录了当地民众观看《繁昌之战》的盛况。
1940 年2 月,战地服务团决定编排一出新剧,庆祝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朱克靖团长说:“妇女节的戏,要由女同志来写,集体创作,由林琳、王于畊执笔。”新剧定名为《大时代的女性》,反映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妇女走过的道路和作出的贡献。团里召集近20 位女兵开座谈会,朱克靖和徐平羽两位团长参加,请每人讲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根据座谈讨论,王于畊提出写成三幕大戏。王于畊负责写前两集,林琳负责写最后一集。
庆祝妇女节大会在大祠堂里举行,会后上演《大时代的女性》。该戏由邵惟导演,李增援指导。林琳、常竹铭、康宁等20 多位演员基本上都是自己演自己,表演生动逼真。第一幕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谢幕,军首长专门到后台,称赞演得好。大家受到鼓励,后两幕演得更认真,赢得了更多掌声和欢呼声。
通过参与创作《繁昌之战》和《大时代的女性》,王于畊在军中声名鹊起,被誉为新四军“才女”。
就在1940 年的“三八”节,王于畊被评为全军先进人物,代表服务团所有姐妹接受了隆重的表彰。当天,王于畊的《沿着铁轨走》一文发表在新四军的《抗敌》杂志上。
1940 年4 月初,战地服务团大部从皖南军部调到江南指挥部,归由陈毅指挥领导。
全团百余人编为剧团和民运工作队两部分,王于畊被任命为民运工作队队长。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位于江苏省溧阳县茅山脚下的水西村,民运工作队在水西村周边的竹箦桥、安中里一带开展工作。当地大地主“李老板”有千亩良田,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家多为其佃户。在陈毅的指导下,王于畊带领民运工作队和农抗会,迫使“李老板”借出二三十担粮食,使贫苦农民勉强度过严重的春荒。
时近5 月,春茧上市。为打破“李老板”的低价垄断,民运工作队和农抗会经周密筹划,采用武装护送的办法,一夜之间集中几十条船满载春茧起程,在敌据点附近的茧行以适当价格售出春茧,保护了蚕农的利益。事后,陈毅嘱王于畊,可就此事写报告文学或小说等。50 年后,王于畊终以《往事灼灼》一书实现了陈老总的要求。
1940 年9 月新四军进驻黄桥(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时王于畊已任服务团秘书,当团长、副团长不在时,秘书将组织、协调团里的工作。
在黄桥战役的前夜,王于畊和服务团团员们一起动员群众准备干粮支前,组织担架队、护理队,组织小分队宣传演出,在黄桥镇到处张贴自卫反击的标语口号。
黄桥特产是烧饼,是支前的主要物资。一天,服务团的几个骨干李增援、章枚、王于畊、林琳到一家小店吃烧饼,李增援突然举起一个烧饼大声说道:“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王于畊接着说:“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林琳跟着:“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饭后,王于畊、林琳提议创作一首歌,于是李增援把大家的联句整理成六段歌词,章枚立刻谱曲,《黄桥烧饼歌》即告问世。《黄桥烧饼歌》很快在黄桥镇传唱,在新四军中传唱,成为一首非常具有历史特点的革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