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建馆的幕后故事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建馆的幕后故事
作者:陆大同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9-19 浏览次数:7388
1989 年春,我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在美国讲学时向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大的“刺刀”在什么地方?
数百名学生一脸茫然……齐康教授非常自豪地说:“告诉你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把‘刺刀’,在我们中国,它就是江苏省海安县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主碑高27米,碑身造型为一把“刺刀”直插云霄,乌金般锃亮,高耸挺拔,直指苍穹,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之势。每当夜幕降临,这把“刺刀”金光闪闪,光芒四射。
省委书记亲自登门请建筑设计大师
1985 年5 月8 日,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委的王强、卞庸中、孙海云三位新四军老同志,联名给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管文蔚同志写信:“建议在七战七捷40 周年之际,召开纪念大会,即开一个会,编一本书,树一个碑,建一个馆。”
管文蔚同志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请省委批示。”1985 年5 月15 日,中共江苏省委召开办公会议,根据省委党史资料征委会的建议,讨论决定:
在苏中七战七捷40 周年之际,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在当年战役的指挥中心海安举行“ 七战七捷”40 周年纪念大会;由省委会同南京军区编辑出版新四军丛书《苏中七战七捷》;树一个碑“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同时着手筹建一个纪念馆。
为了建好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同志亲自登门,请全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
1986 年10 月8 日,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海安举行隆重的“七战七捷”40 周年纪念大会和“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奠基仪式。
活动期间,新四军老战士王强谈到有关经费事宜。海安这么穷,哪儿有钱?请省里支持。
江苏省委领导主动讲:“建碑经费由省里给。”
海安县领导听了心中有了数,但具体金额不太好讲。要少了怕不够,要多了怕不会通过。
时任海安县县长朱知和说,初步预算40 万元。省委领导立即表态,满足海安的要求,就拨款40 万元。
会后,王强埋怨朱知和:“胆子不大,应该多要一点。”
朱知和说:“泰兴、如皋都只要项目不要钱,我们既要项目又要钱……”
最后核算,纪念碑总造价为45 万元,南通市政府主动贴补了5 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纪念碑于1988 年5 月17日落成并对外开放。
纪念馆建在何地“吵”到了江苏省委
1988 年5 月25 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同志视察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他说:“纪念碑设计很雄伟,很壮观,但光有一个碑还不够,必须建一个馆,把苏中战役中的文物史料陈列起来,如毛泽东的电文……以后,在这里还要建反映苏中根据地的陈列馆,展示苏中根据地人民英勇支前,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1994 年10 月12 日,海安正式筹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然而,纪念馆建在何地却有了争议。如皋提出,有三仗是在如皋进行的,泰兴则提出头、尾二仗都是在泰兴进行的。
时任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同志风趣地问:“如皋是哪三仗?泰兴是哪两仗?这不成了八战八捷吗?我认为如(皋)黄(泰兴)路一仗,只能各算半仗,这才叫七战七捷。”
最后,建馆地址的争论,到了江苏省委。
管文蔚同志说:“感谢你们对历史的传承,纪念馆建在如皋也可以,建在泰兴也行。我认为,建在海安比较好,因为当年的指挥部就设在海安。”
1994 年12 月27 日,王强和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原馆长陆大同,将南通市政府关于筹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的请示报告,分别送交至南京军区和江苏省委、省政府。
当天晚上,他们到省委书记韩培信的住处,一进门韩书记就关切地问:“建馆的报告好了没有?”
王强立即回答说:“今天我和大同就是来送报告的。”
韩书记高兴地点点头说:“很好,很好。”接着说:“新四军老同志江渭清,还有戴为然……军区的傅奎清、孙克骥等,都很关心七战七捷纪念馆筹建的事,而且中央军委12月25日已为粟裕同志正式公开平反……。”
1995 年4 月20 日,王强和陆大同在南京参加江苏省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晚上再次拜访省委书记韩培信。
韩书记关心地问:“七战七捷纪念馆怎么样了?”
王强立即回答:“我们是来向书记报告的,海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七战七捷纪念馆的筹建,已按程序正在上报。”
韩书记热情地说:“我不仅听到南京的老同志关心,也听到北京的许多新四军老领导讲七战七捷啊,你们要抓紧。”
王强回答:“感谢韩书记,我们一定抓紧跑,回去立即向海安县委和南通市委汇报。”
1995 年8 月27 日下午,省委书记韩培信在他的住所会见了王强和陆大同,了解纪念馆建馆的经费。
韩书记说:“省里要支持,你们也要去找傅奎清政委,请军区也支持一点。”
王强回答:“谢谢书记,傅政委和孙副政委他们已答应军区也要给一点。”
韩书记笑着点点头说:“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王强转过话题说:“书记的书法写得很好,请您给陆馆长写几个字。”
王强接着说:“他跑纪念馆很辛苦,鼓励鼓励吧。”
韩书记稍停了一下,很高兴地挥毫写下“业精于勤”四个大字,并很风趣地对王强说:“请摄影师给我们照个相。”
根据韩培信同志的意见,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于1996年8月16日指示:“续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配套工程——纪念馆一事,我已听南通市及海安县的同志汇报过,并已实地看过,确属必须之举,拟同意。”后面又加了一句:“由驻京办负责协助你们在京工作的开展。”
1997 年4 月21 日,陆大同与王强前往南京,将建馆情况向韩书记汇报。
“跑经费、征集文物史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带着傅奎清政委的亲笔信走访慰问二十三集团军,受到军长王建民少将、政委张世显少将的热情接待,并无偿提供许多珍贵文物资料和解放牌汽车一辆。”
韩书记说:“傅政委是原二十三集团军的政委,你
们找他找对了。”
陆大同插话说:“3 月18 日,我们带着江渭清同志的亲笔信,拜访了二十四集团军军长粟戎生少将和政委张鼎文少将。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赠送T34 坦克和吉普车各一辆和部分文物史料。”
韩培信听了很高兴地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好,很细,建馆没有大量的珍贵的文物史料是不行的。听你们说还要到北京去找些老同志、老首长,你们还没到中央警卫三师去征集革命文物和资料吧?你们就住到江苏饭店去吧,由省委安排驻京办负责协助你们在京工作的开展。”
在韩书记的热心支持下,陆大同与王强征集到一大批珍贵文物、资料……
1998 年3 月5 日,江苏省计经委社发处批复,同意续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社发处的同志说:“好在你们跑得快,昨天还收到泰兴市委的报告,认为纪念馆应建在泰兴境内,他们认为第一仗就在泰兴,第七仗也在泰兴,而且他们只要批准立项,不需要下拨经费。”
1999 年8 月31 日,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专门听取海安县同志关于建馆情况的汇报。
王强说:“关于在建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恳请省里再支持一点。”
顾浩关切地询问:“已经到位的资金有多少?是哪些单位和部门拨的款?”
陆大同回答:“省财政厅先后两次共拨款160 万元,省计经委拨款50 万元,省里到账共210 万元;海安县在地方财政较紧的情况下,拨款150 万元。”
顾浩说:“续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省里的许多负责同志都非常关心与支持,对你们的报告、来信多次圈阅批示,不少老同志也很关心。你们要抓紧时间,精心施工,保证质量,尽快建成。革命纪念场馆是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基地,能推动和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当听到纪念馆主体工程快要封顶时,顾书记再一次强调,既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建成,等不得、拖不得,又要切实按图纸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王强插话说:“资金缺口还有个难度,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能在一年之内建成开馆,它有雄厚的资金,省里一次就批了几百万元,加上它在原有的土地上翻建,不要另征土地。海安征地就花了150 万元。”
顾浩边听边耐心地询问,你们当时预算了多少?经省、县已解决360 万元外,还差多少?
海安的同志对顾浩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回答,接着又谈到:“纪念馆的装潢,文物史料的征集、复制,地图的绘制和图片、照片的打印放大,以及声、光、电、多媒体的布展,都要花钱。”
顾浩又问:“你们身上还有没有书面报告?”
陆大同当即向顾书记呈递了南通市和海安县的相关报告。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如期建成,成为了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