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曾希圣——我军技侦情报工作的创业人
曾希圣——我军技侦情报工作的创业人
作者:陆德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7169
曾希圣同志早在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后又投身北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时,曾希圣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表明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和信念。本文主要介绍曾希圣对我军技侦情报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
曾希圣
曾希圣同志早在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后又投身北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时,曾希圣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表明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和信念。本文主要介绍曾希圣对我军技侦情报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
曾希圣参加革命早期,曾在武汉中共长江局军委任秘书长,后又转任参谋部谍报科科长,积累了一些做情报工作的经验。1931年12月,曾希圣转道香港,进入中央苏区。当时,中革军委正在加强总参谋部所属各部门的建设,将无线电总队侦察台从通信部门中分离出来,与谍报科合并在一起,组成总参谋部侦察科,由曾希圣负责。1932年初,总参谋部侦察科改称二局,曾希圣任二局局长。
从1931年12月到1939年1月长达七年多的时间里,曾希圣为我军技侦情报工作的创立、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红军夺取反围剿胜利和长征中化险为夷,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不朽业绩,为开辟对日侦察,加强抗日战争中的情报侦察发挥了开创、奠基作用。毛泽东对二局和曾希圣的开创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周恩来称赞曾希圣是我军技侦情报工作“创业的人”。
曾希圣掌管二局工作之初,对军事技侦工作毫无经验,深感责任重大。新的形势和任务促使他勤学苦钻、发挥才智、探索创新。随着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包括国民党军中都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和侦察。但对当时的红军来说,还处于初创阶段,既无像样的设备,也缺少破译的经验。
万事开头难。曾希圣决心带头攻克难关,打开一条通道。他一面向加入红军的原国民党军电台人员请教,一面精心研究已掌握的各种资料。他带领二局人员跟随红一方面军行动,部队一旦占领敌人市、县,立即搜查敌人电台机房,收缴机要文电,从中获取敌军的密码及文字材料,取得破译的线索。
1932年8月,红一方面军取得宜黄战斗胜利,缴获国民党军的一些密电,有的已译出30多字,曾希圣等人以此为基础,经过反复推演,终于将密电全部译出。在朱德、周恩来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曾希圣等人终于破译了国民党军的“展密”,这就为破译敌人其它密码奠定了初步基础。不久敌人发现无线电通信泄密,特请外国专家帮助编制新的“猛密”。曾希圣为适应技侦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二局体制,把原来的侦听兼破译分开。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破译,集中精力钻研,紧盯敌人密码的变化,找出破译的办法,使破译工作专业化;一部分人则专门负责侦听,紧盯主要侦听对象。这一改革,有效地提高了侦听、破译的效率和质量。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二局大显身手。1932年10月,蒋介石纠集4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和邻近的湘鄂赣、湘赣及闽浙赣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此时,以博古为首的中央局已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并执行一套“左”的错误路线,使得周恩来、朱德在军事指挥上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朱德依靠二局准确和及时的情报来作出决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共歼灭敌3个主力师的绝大部分,毙伤敌师长2 人,俘敌师长1 人及以下万余人,缴获枪支万余支。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不久,迎来了红军建军6周年纪念日,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政委鉴于曾希圣作出的杰出贡献,于7月21日联合提议授予曾希圣二等红星奖章。
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之后,蒋介石调集10倍于己的40万大军,妄图围歼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中央红军原来拟北渡长江去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由于对川军的情况及其战斗力掌握不够,红军一度处于十分危急的被动地位。
周恩来急忙赶到二局,要求迅速查明四周川军情况。曾希圣领导二局经过不懈努力,破译了川军密电,发现周围布满了敌军,只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尚未合拢。毛泽东立即抓住这一空档,指挥红军西渡赤水突出了重围。
此后,二局又侦息蒋介石调整部署,派重兵追剿中央红军。于是红军又经太平渡一带二渡赤水,红军一、三军团迅速攻克娄山关、遵义。此役共歼灭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2个师、黔军8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蒋介石急忙飞抵重庆,密谋围歼红军于遵义等地。二局破获敌人部署之后,毛泽东将计就计,命令红军伪装就地徘徊,然后转而西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重入川南。
蒋介石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调各路部队围剿。二局破获了蒋介石发给蒋岳、周浑元严防红军再渡赤水的训令,在赤水以西地区围歼红军的部署,以及川军、滇军与蒋介石之间的往来密电。毛泽东据此一面命令少数部队佯装主力攻击前进,同时指挥红军主力从国民党军重重围堵的缝隙中成功穿越,经二郎滩一带四渡赤水,把国民党重兵甩在赤水河西岸地区。
四渡赤水是红军历史上以少胜多、转危为安的光辉范例。毛泽东认为四渡赤水是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叶剑英曾回忆说:“四渡赤水,老红军都知道嘛,在龙里、贵定之间不过60华里的地方,进进出出,局外人看来非常神奇,但我们十分清楚,很重要的一条是靠二局情报的准确及时。如果没有绝对准确的情报,就不容易下这个决心。”
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向南急进,寻机南渡乌江。这时,二局又侦悉国民党周浑元、吴奇伟两支部队的主力有向南推进的动向,且与红军相距只有10多公里,红军处境十分险恶。当天深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和曾希圣等一起研究如何摆脱险境。曾希圣急中生智提出一计:二局有破译国民党密码,包括破译蒋介石“专用密本”的经验,熟悉中央军往来电文格式、往来电报的程序和规律,只要假托在贵阳的蒋介石给周浑元、吴奇伟发电,要求两部加速前进,按原定经泮水向新场前进,就可以避免敌我两军于31日在安底、狗场、沙土地区遭遇,确保我军于31日全部南渡乌江。
曾希圣提出的这一妙计,很符合蒋介石经常越级指挥的特点,所以大家都拍手称好。于是立即拟定电文,用蒋介石近日使用的密码发出。曾希圣又坐镇侦听台,了解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的反应,获悉都已遵照执行,他才如释重负。就这样,红军又顺利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蒋介石的围剿图谋又以破产告终。
在当时红军无线电侦察还处于起步阶段,器材老旧,人员紧缺,曾希圣和二局的同志们能够胜任如此紧迫、艰巨的任务,充分显示了他们高昂的战斗精神,娴熟的技术才能和无比的聪明才智。
1940年7月,曾希圣赴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曾希圣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