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将星追踪 > 战神粟裕——斯大林敬!蒋介石怕!
战神粟裕——斯大林敬!蒋介石怕!
作者:欧阳青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7期 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7479
将星粟裕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历经红军游击战、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千锤百炼,并以杰出的军事谋略演绎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粟裕用兵如神、战功赫赫,广受中外赞誉。
● 斯大林:六十万战胜八十万,奇迹!
● 林彪:粟裕打的是神仙仗,我不敢打!
● 蒋介石:粟裕是诡计最多的对手!
红军时期千锤百炼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粟裕同志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过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尤其善于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战功。”这是中共中央对大将粟裕的评价。
粟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部队中唯一一名由普通战士一步步走上大战略区军事指挥员岗位的将军。他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但深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熏陶,征战多年,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有很深的造诣。他总能根据战场的实际,准确把握战役重点,奇招迭出,谋略多样;点将精准恰当,用兵鬼神莫测;作风果决,行动大胆,令人折腰。
在人民战争中,他率领的部队演绎出了数不尽摧枯拉朽、气吞山河的活剧。他用兵如神,指挥果断,敢攻善防,战略战术机动灵活,敢于大胆地迂回穿插,擅长机动作战,堪称智勇双全、胆识超人的革命军事奇才。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也没有任何对手能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经过战火的千锤百炼,粟裕终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战功赫赫、出类拔萃的军事家、战略家。
粟裕的成长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南昌起义时,粟裕在起义总指挥部警卫队担任警卫班长,奉命保卫起义军将领叶挺、贺龙、刘伯承、朱德的安全。起义部队南下后,粟裕所在的警卫队仍在沿途担任前敌革命委员会和起义总指挥部参谋团的警卫任务,并负责押运在南昌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
1927年初冬,粟裕经历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的失败,他矢志不移,依旧毅然跟随朱德北返西征,在赣南山区历尽“赣南三整”的艰辛,最终成为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800名精华骨干中的一员。1928年1月,粟裕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4月,已升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连指导员的他,随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是粟裕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朱、毛红军会师后不久,正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命粟裕为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五连党代表。从此,粟裕的革命军事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成为朱毛红军嫡系中的嫡系。
从1928年4月到1934年7月的6年间,粟裕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历次反围剿斗争,在实战中学到了毛泽东、朱德指挥战争的精髓,从红军的一名基层干部成长为高级指挥员。后来,粟裕回忆这段历程时说:“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身受益。”
不过,相比较而言,从时间上来看,粟裕在红军时期得到的提拔较慢,而且未能成为战役军团的主要指挥员,最高职务只是军团参谋长。陈毅于1948年4月25日在华东野战军高干会议上即指出:红军时期的粟裕与同期的其他战将相比,“是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个。”比如,同是支队一级的领导,在1929年夏天,粟裕与罗荣桓、罗瑞卿、萧克、王良等平级,但不到半年,罗荣桓、罗瑞卿开始超越粟裕。到1931年夏天,作为师级主官的粟裕才开始超越原来同级的战友,成为红军顶尖主力红四军的参谋长,是林彪和罗荣桓的助手。但一年后,粟裕的战友又纷纷超越他,成为军级主官,如王良、徐彦刚、周昆等。到1933年秋,红七军团成立时,粟裕虽然升任军团参谋长,但过去比他职务低的寻淮洲、乐少华等人已分别成为该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1934年初冬,红十军团成立时,粟裕过去的战友刘畴西又成为该军团军团长。就这样,粟裕做了3年半军级和军团级参谋长,默默无闻地甘当配角,任劳任怨。
尽管如此,但毫不影响粟裕能打出优秀的战绩。1930年12月,中央苏区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作为红六十四师师长的粟裕,率奇兵埋伏于龙冈小街,活捉张辉瓒,为红军歼敌取胜立下了头功。战后,毛泽东挥毫填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首,以磅礴的气势,记录下了红军赢得的这一历史性伟大胜利。
1934年7月,中央决定先派出红七军团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打到国民党的腹心地区,调开并分散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时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的粟裕担任先遣队参谋长。11月4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七军团同闽浙赣苏区的新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十军团,继续担负抗日先遣队的任务。但终因寡不敌众,先遣队于1935年1月底在怀玉山遭到失败,4位主要领导先后壮烈牺牲,只有粟裕历尽千辛万苦,率领余部突围,抵达闽浙赣根据地。不久,粟裕担任新组建的闽浙赣挺进师师长,创建了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战争根据地,坚持了为期整整3年的南方游击战争。
抗战时期屡立奇勋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4月下旬,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批准任命粟裕为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担负挺进苏南敌后战略侦察的重任。先遣支队的队员,都是强中选优,勇中挑智,加之训练有素,所以部队质量高,战斗力强。
6月17日,粟裕敏锐地抓住战机,在江苏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镇伏击日军汽车队,激战半小时,毙伤日军2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枪支弹药及军需物资若干。新四军军部盛赞道:“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并“在全军表扬,号召全军学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向新四军军部发了嘉奖电:“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韦岗伏击战,首战告捷,震动江南。此战被称为新四军的抗日处女战,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粟裕也因此一战成名。随后,粟裕任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他和陈毅一起,率部东进北上,转战大江南北。
从抗战中期到抗战末期,粟裕率部与日军作战百余次,作战样式也逐步由运动战上升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攻坚战。
黄桥战役。时任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的粟裕,采取以黄桥为轴心,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把主要兵力用于突击,少部兵力用于防守,一反常规地选取攻敌目标,先打强敌,再击弱敌。以伏击战为主,阻击战为辅,结果歼敌万余,缴获各种枪支3500余支,取得了水网平地运动战的胜利。此战胜利,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苏北东台的会师,奠定了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此战还以奇险著称,是粟裕成功地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发端,也是他由一个杰出指挥员成长为成熟战略家的重要标志。
车桥战役。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的粟裕,采取“猛虎掏心”战术,以一部兵力猛扑核心据点车桥镇,以大部兵力歼击援敌,共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5人,创敌后战场一次俘虏日军24人的最高记录,从而取得了攻点与打援的双重胜利。此战使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标志着苏中部队向正规化兵团的跃进。
天目山战役。时任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粟裕,先采取抗击与反击的战法,打垮了进攻的顽军。接着,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战法,用少量部队钳制顽军多路,而集中兵力捏成一个拳头攻歼顽军一路。最后,在敌多我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粟裕采取巧设疑阵,诱敌冒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法,击垮和歼灭了多路顽敌。这样,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粟裕率部连续3次进行山地运动作战,共消灭顽军1.3万余人,取得了反顽战役的胜利。此战在全军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部队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积累了经验。
七战七捷名震中外
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战争之初,中共力主和平,力图避免内战,求和不成,无奈被迫应战。各战略区全线出击,但形势并不乐观。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发动内战,枪响当日,华中野战军本来要奉命西出津浦线,到淮南作战,但粟裕提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得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首肯。
粟裕立即付诸作战行动,最终书写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军事神话:
一战宣泰,如同猛虎扑食,非常迅猛地吃掉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三师3000余人,首创歼灭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纪录。
二战如南,出其不意地长途奔袭第四十九师,万余敌人被歼。一次歼敌如此之众,在解放战争中尚属首次。
三战海安,粟裕仅用第七纵队3000多兵力,英勇抗击5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创造了敌我伤亡15比1的模范战例。
四战李堡,趁新编第七旅换防交接时,一顿乱打,国民党军两个团被“包饺子”。
五战丁林,如秋风扫落叶般歼灭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国民党军统特务戴笠合作训练出来的特务武装—被称为“袖珍王牌军”的交通警察总队。
六战黄桥,救邵伯,打援敌,“攻魏救赵”,歼敌整编第六十五师两个半旅1.7万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新纪录。
七战邵伯,第十纵队各团轮番守备,顽强防守,英勇反击,坚持4天4夜,歼敌2000余人,水网阵地岿然不动。
苏中七战七捷,每一战规模不是很大,但每一战都很经典,是游击战转运动战的典范,历时一个半月,歼敌5万。这些战役以运动战为主,通过部队的大规模运行,形成力量上的局部不均衡,寻找有利战机,以优势兵力逐步消灭敌人。
七战七捷既是粟裕打响华东战场反击蒋介石战略进攻的第一枪,又是粟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毛泽东军事战法创新运用的开始。他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娴熟地运用各种战役手段打击敌人。“兵贵神速”显神威,“弃强打弱”来致胜,是苏中七战七捷的最大亮点。粟裕开创了少有的开战大捷,一出手就赢得满堂彩。毛泽东喜出望外,马上起草电报发给各战略区,介绍这一“造成辉煌成果”的经验,并希望各区仿照办理。苏中七战七捷后,毛泽东对粟裕的杰出军事能力深信不疑。
华野作战奇迹连连
华东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军的主力大多集中在这里。蒋介石把他的五大主力中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第五军等3个“王牌”都投放在此,另外还有整编第二十五师、桂系的第七军等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装备多数为美械、半美械师。具有远见卓识、高屋建瓴思想的毛泽东,对东北和山东这两块解放军最重要的战略区非常重视,将敌军一举一动,尽收眼底。1947年初,中共及时将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合编成华东野战军,并决定由陈毅领导,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从此,粟裕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担。很快,华野在五大战场中一枝独秀,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事奇迹接连出现,歼敌纪录不断刷新,一年下来,华野歼灭国民党军主力40多个整师,歼敌人数占全国战场总和近半。
宿北战役。粟裕以一部兵力钳制其他3路,集中主力3个纵队和2个师共24个团,打击从宿迁向新安镇、沭阳进攻的,对解放军威胁最大,同时也是战斗力较弱的一路国民党军。这就化被动为主动,创造了战机,形成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局面。解放军以多吃少,以强击弱,以运动战、围歼战为主,阻击战为辅。经过5天激战,歼灭国军整编第六十九师3个半旅共2万余人。宿北战役相当于天目山战役第二阶段的规模扩大版,是山东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首次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胜利,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对尔后华东战局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2月26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称这一战役是华中解放区空前的大胜利。
鲁南战役。粟裕依然反常用兵,先打强敌,以多吃少,以强击强,以运动战为主,围歼战、攻坚战为辅,集中兵力打击向临沂进攻的一路强悍敌师。最终出奇制胜,歼灭了国军整编第二十六师、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歼敌5万余人。此役成为华东野战军在华东战局的第一个空前大捷,并获得了对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经验,为组建华野特种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莱芜战役。粟裕在山东战场大踏步进退,摆脱强敌进攻,寻机歼灭弱敌,采取诱敌深入,暗渡陈仓的战法,即“舍南取北,避强击弱”、“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仅以2个纵队钳制南线国军主力,而以7个纵队挥师北上,进行大规模运动战。作战中以多吃少,以强击弱,以运动战、围歼战为主,伏击战为辅。最终,全歼孤立分散的李仙洲集团7个整编旅共7万余人。此次大歼灭战,是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歼敌数量最多的典型战例,歼敌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所付代价之小,都创造了解放军作战的空前纪录。莱芜战役不但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南北会师、侵占整个山东的狂妄计划,而且将渤海、鲁中、胶东、滨海4个地区完全连成了一片。陈毅高度评价了粟裕的战役指挥能力: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孟良崮战役。粟裕紧抓稍纵即逝的战机,以4个纵队钳制阻击,以5个纵队重点攻击敌军,采取正面突破,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四面包围和阻击南北各路援敌的战法,将国军最精锐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从其“集团滚进”的3路兵团中强行分割开来,加以围歼。七十四师素称蒋家王朝“铁军”、“五大主力”之首,双方两强相遇,战斗异常激烈,每个山头都要经过反复争夺。以“常胜将军”自居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企图“中心开花”,对解放军形成反包围。粟裕则以中心突破反击国军的中心突破,命令部队无论白天黑夜不间歇地攻击,宛如猛虎掏心。解放军以多吃少,以强击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以野外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为辅。最终,整编第七十四师灰飞烟灭。粟裕指挥华野主力在腹背受敌、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打了一个险中夺胜的歼灭战,可谓虎口拔牙,取得了在敌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辉煌胜利,创造了惊天动地的战争奇观!
粟裕题词
豫东战役。此役是落实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具体实施大兵团作战的成功体现。战前,双方力量总体相差无几,而以对方稍强,部队经过几次大规模运行,粟裕终于在豫东地区锁定了向东运动的国军区寿年兵团。得到中央军委批准后,粟裕遂指挥部队采取分进合击的方法,在刘邓大军的协同下,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以野外攻坚战和城市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为辅的作战方法,取得了围歼区寿年兵团主力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开创了解放军大兵团作战歼敌的先河,打破了国军中原战场上的防御体系,极大改善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后来淮海战役的战略大决战创造了条件。
济南战役。战前,首次出现了华东战场上解放军兵力超过国军兵力的情况,从而使华野在战役和战略上都掌握了主动权。华东野战军决心集中全军攻济打援,粟裕以占参战总兵力44%的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仅经8昼夜大规模连续突击,一举攻克设防坚固的山东省省会济南,歼敌10万余人,俘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官34名,开创了解放军攻克大城市之先河,使山东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济南攻坚战也成为解放军三大战略决战的序幕战。
淮海战役。此役是粟裕以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准确判断战场形势,由小规模打成大规模的经典战役。在济南战役尚未完全结束时,粟裕就向中央军委建议下一步战役行动:一是攻占两淮,二是攻占海州、连云港,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这就是被军史专家称为“小淮海”的战役。后来,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由西向东推进,形势对解放军十分有利。再加上辽沈战役胜利,使蒋介石的力量大大削弱。于是,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以主力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可分别消灭与逐渐歼灭之。这样,由“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最后,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领导下,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以野外运动战、追歼战、攻坚战为主,阵地阻击战相结合的多元化作战样式,历时66天,取得了歼灭敌军55.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4万余人。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解放军以60万兵力打败了国军80万兵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淮海战役使蒋介石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了第一功!”
渡江战役。粟裕指挥第三野战军中、东两个集团,先后发起攻击并突破长江千里江防,随即解放南京,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结束。接着,在江南千里大追击中,粟裕指挥大军,克服阴雨连绵和道路泥泞的环境,分路兼程疾进,实施战役迂回,切断京杭公路,将南逃的国民党军5个军近10万人包围歼灭于郎溪、广德地区,之后解放杭州。
上海战役。粟裕以“瓷器店里捉老鼠”的战法,解放了这座我国当时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战役打响后,解放军从两翼迂回包抄,东袭川沙、高桥,西攻刘行、月浦,诱使国军主力部队至上海外围,尔后解放军合围钳击吴淞口;接着,解放军又从中间穿插分割突破,先攻市区苏州河南一线之敌,而后会攻苏州河北之敌,最终歼灭守军8个军15万余人。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粟裕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独树一帜,战胜了众多国民党军的重量级对手:先是薛岳、汤恩伯、张灵甫,后为王耀武、黄维、邱清泉、胡琏、杜聿明。也正因战功卓著,粟裕跻身中共最著名的将领之列。当然,作为常胜将军,粟裕也有失误的时候:孟良崮战役之后,华野进行了“7月分兵”,粟裕指挥所部在南麻和临朐两次战斗中失利;建国前夕,又在金门、登步岛战斗中失利,原因都是麻痹轻敌。
粟裕堪称二十世纪在血与火的战争风云中脱颖而出的伟大军事将才,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钦佩,所折服。对粟裕的军事才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皆赞不绝口。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对粟裕的赞叹也特别由衷,华东地区的老百姓在自家大门口贴的最多的一副对联就是:“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作者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