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淬火锻造 铁军魂 ——记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淬火锻造 铁军魂 ——记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作者:邓先海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6期 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7767
在中共建党初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上,廖乾吾是非常著名的。他后来从事兵运,成为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为打造“铁军”呕心沥血。他作词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歌》,在大革命时期唱红了大江南北。1930年9月,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追求真理 投身革命搞工运
廖乾吾,1886年2月18日出生于陕西平利龙门乡一个穷苦知识分子家庭,在家排行老三。1921年8月,经共产党人包惠僧、李汉俊的介绍,廖乾吾同施洋等人加入了武汉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初,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因吴佩孚派军警强行制止,总工会临时办公处移至汉口江岸。廖乾吾参与了项英、陈潭秋、施洋等人领导的江岸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的当天下午,项英、廖乾吾在军阀疯狂的血腥屠杀中侥幸逃出。事后,他们和张国焘、林育南等人组织救济抚恤林祥谦等死难烈士家属,营救被捕工友,向中共中央汇报情况,并向全国舆论界揭露事件的真相……
根据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关于“必须帮助国民党扩大组织,在国民党有组织的地方改组其组织,没有组织的地方我党为之创设”的指示精神,廖乾吾与项英、刘伯垂等经国民党中央批准,主持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的筹建工作,廖乾吾任筹备处副主任,从此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
大革命时期的廖乾吾
1924年1月,廖乾吾与李立三等11人以汉口特别区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一大”。4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汉口、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由中央直接领导。包惠僧任汉口执委会委员长,许白昊、项英、刘伯垂、廖乾吾为委员,党的领导机关设在汉口德润里23号2楼。5月13日下午2时左右,由于工贼告密,执委会机关遭到反动军警的包围搜查。恰逢包惠僧去沪开会,廖乾吾、项英外出工作,许白昊和工人杨德甫等被捕。
廖乾吾脱险后,经党中央决定,离汉到沪。
改做军事 精心打造铁甲兵
乔装打扮的廖乾吾,乘小轮船顺江而下,不几日到达上海。旋即被中央派往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教官。此时孙中山先生正在筹建一支团级编制的大本营铁甲车队,经中共广东区委推荐,廖乾吾被任命为车队政治部主任(上校军衔)。铁甲车队组建不久便参与了平息商团叛乱的战斗,1.2万兵力的反动商团在气势如虹的革命武装面前,昼夜之间彻底被歼。
初次武装斗争的胜利,使廖乾吾兴奋得彻夜难眠。他随口用法国民歌《你睡吧》的曲调哼出了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第二天,他试着将歌曲在铁甲车队中教唱。由于词语简洁,朗朗上口,官兵们非常欢喜,一传十,十传百,像星火燎原,成为亿万工农商学兵传唱的时代劲歌。这首歌很快成为黄埔军校校歌,以后又定名为《国民革命歌》。
1924年秋,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就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感到应该有一支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以应付紧急事件。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孙中山先生的支持。周恩来选中了军事与政治素质较强的铁甲车队,易名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并抽调黄埔军校教官徐成章和一期毕业生赵自选、周士第等四名共产党员任正副队长、教官和连长,廖乾吾兼任党代表和党小组长。
国民革命军光复武汉后,在武汉的粤侨联谊社赠送给第四军的铁质盾牌
廖乾吾以苏联红军的政治教育为典范,要求全体官兵“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以“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军阀为天职”,把“支援工农运动放在首位”。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教导下,铁甲车队政治气氛浓厚,官兵思想活跃,组织纪律严明。他还在优秀官兵中发展党员,短短几个月,中共党员的数量由原来的五人发展到二十多人。在中山先生的支持下,铁甲车队官兵的调动、职务的升迁、军政训练、战斗指挥均听命于中共广东区委。铁甲车队成为这时期唯一受中共领导,以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正规军队。
北伐途中 政治工作显神威
1925年11月中旬,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铁甲车队改编为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北伐前夕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廖乾吾升任第十二师少将政治部主任。
廖乾吾以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气概,排除干扰,理直气壮地在军队中开展革命军宗旨、目的、纪律、军民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抓住战斗、行军的间隙,向官兵灌输革命道理,要求军队不嫖、不赌、不酗酒、不抽鸦片、不打骂士兵、不克扣军饷、不拉夫等;主持制定了《士兵训练计划》和军师团三级政工会议制度;创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四军周报》《四军画报》《政治周报》《国民革命军四军读本》等宣传周刊和书籍;行军途中,他要求政治工作干部贴标语、发传单、画壁报;战斗中,他以身作则,亲临前线鼓动宣传;驻防时,他深入民间了解军情、民情、商情、农情,召开军民联谊会,融洽军民关系;收复城镇后,政治部主动帮助地方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巩固新建区的革命政权。政治思想工作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明显加强,第十二师成为革命军中独树一帜、百战百胜的“常胜军”,一向以战功傲世、有“骄将”之称的师长张发奎,也称赞廖乾吾为“全师的母亲”。
8月25日傍晚,军长陈可钰下达了于次日凌晨进攻汀泗桥的命令。部队出发前,廖乾吾对部队进行了战前动员,指出:“汀泗桥自古以来号称天险,粤汉铁路直线贯穿桥上,南北西三面是河流,东面群山重叠,历来被称之为易守难攻的关隘。我军无重炮,吴佩孚妄图固守这个军事要隘,等待孙传芳的后援。为此,我们参战的各团既要机智又要勇敢,务必攻下这个天险。”
27日黎明,第四军全线出击,第三十五团趁机强行突破了汀泗桥,叶挺独立团在农民的带领下,绕道从敌侧后猛击。在腹背夹击下,敌军全线崩溃,汀泗桥终被攻克。独立团乘胜占领咸宁城,30日上午又攻克贺胜桥。
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北伐军扫清了通往武汉的屏障,极大地激发了革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两湖的工农运动。
9月中旬,廖乾吾代理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攻克武昌前夕,廖乾吾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攻城的各项准备中。10月8日夜,他派军政治部宣传队数人爬墙进入城内,张贴布告、标语,散发传单,动员敌军献城投降,并安抚城内民众。9日夜,他又和陈可钰分别发出《第四军政治部通告》《攻城司令部通告》。10日凌晨2时许,陈可钰、廖乾吾督率第四军,会同第八军发起攻城战斗,仅六个小时就克复了武昌城。
第四军,尤其是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在军事上取得骄人的战绩,除了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外,也与廖乾吾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才能密不可分。1926年9月27日的上海《民国日报》曾报道说:“十二师自出师北伐以来,师政治部对官兵完全纪律化、革命化,只知为主义牺牲,为民众牺牲,不但不怕死,且不知死。”包惠僧在一次谈话中问及张发奎战中政治工作时,张十分亢奋地说:“很奇怪!一个老头子,因为他是共产党员,他的生活和动作一切都不老了。廖主任被称为我们全师的母亲,他的一切同一个青年人一样。他在部队中从我一直到士兵都处理得很好,他对于联系军民、调动上下的办法多,作用大。他特别注意士兵的疾苦,我们一路行军与作战,我们的官兵没有一个掉队的,士兵也没有开小差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北伐战争时期,廖乾吾任主任的第四军政治部张贴的宣传标语
武昌光复后,廖乾吾被任命为第四军政治部主任。他在主持四军政治部工作期间,对军内各级政治工作机构和党部进行了三次整顿,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部队的政治素质,融洽了军民关系,增强了官兵们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信心。
1927年1月15日,廖乾吾在武昌洪山召集举行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追悼大会。为张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的卓越战功,旅居在武汉的部分广东人士选取“铁军”二字,在汉阳兵工厂铸造了一个“铁军盾”,敲锣打鼓送给四军。那块盾高一米,宽半米,堪称巨盾。它的正面居中嵌着“铁军”两个隶书大字;上款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全体同志伟鉴”,下款是“民国十六年一月十五日武汉粤侨联谊社同人敬赠”;背面刻有颂诗一首: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震遐迩。
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
冲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
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市民们排着长队,敲锣打鼓送往会场。陈可钰、廖乾吾在喧天的锣鼓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接受了这件满载着深情厚意的赠礼。从此,“铁军”的威名传遍了天南海北。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蒋介石反共的狰狞面目逐渐显露,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举行会议,部署将军队中的党员干部集中到南昌、九江一带,以期发动武装起义。已四十挂零的廖乾吾谢绝了周恩来的照顾,执意要参加军事行动。
8月1日凌晨2时,两万多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廖乾吾协同叶挺指挥的第二十四师投入了战斗。起义成功后,他被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任命为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9月初,廖乾吾与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周逸群介绍贺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0月初,南昌起义部队在退至广东潮汕地区时,因遭国民党的重兵围攻而失败。在彭湃的安排下,廖乾吾与贺龙、刘伯承、林伯渠、吴玉章等人在神泉港乘上一条渔船,漂流到香港。后又由香港转道上海,回到中共中央机关。
悲壮牺牲 一代英名留青史
1929年,中共中央派廖乾吾到中共湖北省委从事地下工作。次年在省委军委中负责对敌军的兵运工作。不久因被叛徒出卖被捕,作为共产党的“要犯”羁押入狱。时任国民党省主席的何键,对这位赫赫有名的“铁军”政治部主任的政治身份和政治态度非常清楚,但他仍心存侥幸,企图从廖乾吾的嘴中掏出一些中共高层领导的机密,于是数次主持审讯。然而,任凭敌人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廖乾吾横眉冷对,沉着坦然,绝不谈及党和军队的任何秘密。
1930年9月3日,在朱德、毛泽东率红军二次围攻长沙的前夕,何键唯恐有变,遂下令在夜间将廖乾吾秘密杀害于长沙郊区。烈士卒年44岁。他没有留下遗物,也没有留下遗言。以致多少年后,人们还在打听他的下落……
北伐名将廖乾吾虽然倒下了,但他虽死犹荣!由他亲手打造的铁军精神在其后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发展壮大。南昌、秋收、广州起义的骨干力量基本来自“铁军”。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创建的第一支红军之所以命名为红四军,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将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其意均是为了继承北伐铁军的光荣传统。
壮哉,铁军!伟哉,廖乾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