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海洋之子——邓兆祥
海洋之子——邓兆祥
作者:吕春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2年第6期 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7768
“重庆”号
2012年4月16日,世界关注的中、俄两国海军军事演习在黄海海域如期举行。日渐强大的中国海军再一次令世界为之瞩目。中国海军是世界上起步较晚、发展最快的一支海军部队。看着中国海军那威风凛凛的舰队在大海大洋中驰骋,我们在兴奋和骄傲的同时,不禁缅怀那些为创建中国海军作出贡献的前辈们,其中包括海军传奇人物——邓兆祥将军。
少年神童 留学英伦
1903年4月,邓兆祥出生在广东省高要县(今肇庆市端州区)肇庆镇双木棉村。邓兆祥的父亲是税务局的一名小职员。少年时期,贫困让邓兆祥饱尝了人生的艰辛。1909年夏天,邓兆祥的父亲因病去世,原本贫困的家境更是陷入了窘境。
尽管家庭困窘,邓兆祥的母亲还是想尽办法供儿子读书。穷人的孩子特别争气,邓兆祥读书刻苦用功,成绩优秀,出类拔萃,在当地称得上是一名神童。
1911年,邓家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就在这时,辛亥革命爆发了。国家动荡不安,急需军事人才,1924年,国共开始共同组建黄埔军校并向全国招生。
听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邓兆祥的亲戚好友都鼓励邓兆祥去报考,村长号召村民为邓兆祥捐款。在村民的心目中,邓兆祥是一名神童,去报考黄埔军校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考进黄埔军校后,老师问邓兆祥想选择什么专业,邓兆祥想起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正是通过船坚炮利来侵略中国的,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军专业。
从此,邓兆祥发愤图强,一心一意扑在学习上。在海洋和海军理论知识方面,邓兆祥一直是学校里的尖子。
邓兆祥学业优秀,引起了学校的重视。1929年,国民政府选派优秀海军军官去英国学习,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邓兆祥以优异的成绩跻身留学生行列。
一名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走出国门去留学,四邻八乡的人纷纷赶来为邓兆祥送行。面对乡亲们的厚爱,邓兆祥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以报效国家和乡亲。在英国五年的留学生活中,邓兆祥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被大家称之为“海军通”,成为当代中国出色的海军人才。
1934年4月,雄心勃勃的邓兆祥毕业从英国乘船回国。当他看到上海外滩的群楼时,思念祖国、想念亲人的心情,就像黄浦江的水一样在奔腾。然而,轮船靠岸时,他看到插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舰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这使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忧伤。
厌倦内战 虚与委蛇
从英国留学归国后,邓兆祥被分配到上海国民党海军鱼雷营当营长。鱼雷舰是攻击型战舰,可是,上海淞沪抗战的时候,由于蒋介石根本不想和日本海军作战,邓兆祥满腔的报国热情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盟国在分配剩余战争物资时,将一艘英国军舰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海军。为了接收和学会操纵该舰,国民政府从青年学生中挑选了一批人,组成了“学员兵总队”。
国民党海军司令部参谋周宪章是邓兆祥留英时的同学,他提名推荐邓兆祥作为接收英舰的舰长人选。这样,邓兆祥被任命为赴英接舰学员兵总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1946年5月,邓兆祥率领学员赴英国接收赠送的军舰。这艘曾经是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旗舰的巡洋舰,原名“奥路勒”,后被蒋介石改名“重庆”号,邓兆祥被任命为该舰的上校舰长。为接收和使用好“重庆”号,邓兆祥他们在英国一呆就是两年多,进行了各种作战技术和远程航行的训练。
1948年10月初,回国后的邓兆祥奉命率领“重庆”号北上,参加辽沈战役。当舰艇驶到锦州附近的葫芦岛港时,蒋介石亲自登上了“重庆”号,部署东北战事。
邓兆祥
此时,林彪指挥的第四野战军正在围困锦州城。为解锦州之围,蒋介石派出了精锐的廖耀湘兵团来解救锦州。
10月10日拂晓,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坐镇“重庆”号,指挥舰上射程达50公里的主炮和六门火炮向坚守在塔山的我第四纵队展开攻击。这种舰炮威力很大,如果打得准,一发炮弹就可以炸翻一个排的防御阵地。但是,邓兆祥厌倦内战,消极应对,他借口军舰吃水深,容易搁浅,不肯靠近塔山海岸。
由于远离海岸,看不到目标,“重庆”号只能通过地图盲目射击。大炮打跳蚤,效果自然不佳,但这正是邓兆祥想要的效果。桂永清看到效果不好,又怕误伤攻打塔山的“国军”,于是在盲目轰击五天后,被迫让“重庆”号撤出了战斗,返回上海。
当“重庆”号驶入上海码头的时候,黄浦江最好的码头和锚位,都给美国军舰占据了,他们只能在偏远的角落栖身。这使“重庆”号上这些以“老大”自居的国民党海军官兵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邓兆祥深感,国共交战,生灵涂炭,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而解放军的攻势却势如破竹。如此下去,蒋介石发动内战会有什么结果呢?国家的前途在哪里?他感到一片迷茫。
海洋之子 魂归大海
“重庆”号军舰上有一个枪炮武器管理员,名叫毕重远,是中共地下党员。在他的秘密组织下,舰上士兵成立了“士兵解放委员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举行起义,把这艘军舰开到解放区去。
1949年2月24日,“重庆”号调至吴淞口抛锚待命,毕重远和士兵解放委员会成员判断,军方下一步可能会下令将军舰开到江阴阻挡解放军渡江,于是他们在舰上雷达室秘密开会后决定:2月25日1时30分在上海吴淞口起义,并且决定争取舰长邓兆祥参加起义行动。
邓兆祥此时已深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遂毅然决定参加起义投奔共产党。他亲自绘制了海图,设计瞒过了国民党海军当局。2月25日5时45分,邓兆祥一声令下,这艘7000吨的巡洋舰,载着574名水兵,趁晓色驶出了吴淞口。
为避免遭解放军炮火误击,“重庆”号舰桅上特意挂上了一面自制的白底红五星旗。26日早晨6时,“重庆”号巡洋舰经25个小时的航行,顺利抵达山东烟台港。
这天早晨,一位早起的民兵突然发现烟台港外迷蒙的海面上出现一个庞然大物。他急忙报告了烟台军区值班室。军区首长立即带人赶到海边,随着海雾散去,一艘巨大的军舰出现在眼前。经过联络,确认这就是国民党海军那艘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
“‘重庆’号起义了!”一道电波飞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闻讯喜上眉梢,连连说,好,好,太好了!此时,国民党在宜昌至上海间的长江防线上,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以阻击我军渡江。在这关键时刻,具有很大杀伤力的国民党海军旗舰“重庆”号却倒戈来到解放区,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邓兆祥率“重庆”号投奔共产党,使幻想据此固守长江防线的蒋介石大吃一惊,他一方面将海军司令桂永清撤职,令所有海军舰只一律不准出海;另一方面下令空军不惜一切代价炸沉“重庆”号,以免为解放军所用。
起义当天下午,“重庆”号被国民党一民航飞机发现。次日,便有国民党飞机前来轰炸。考虑到安全问题,朱德总司令亲自到舰上与邓兆祥一起研究对策,决定将军舰开往解放军占领的辽东葫芦岛港。
3月3日,邓兆祥指挥“重庆”号启程。到达葫芦岛港时,解放军东北军区参谋长伍修权亲自到码头迎接。邓兆祥对此感慨不已。
3月5日,邓兆祥与舰上574名官兵,向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致电,表示决定参加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报效人民。
3月15日,经中央批准,东北军区正式任命邓兆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实际上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还没有正式成立,但邓已经被任命为人民海军的舰长。这是我军军史上的一个有趣故事。
3月26日,中央派贺龙冒雨来到葫芦岛慰问“重庆”号全体官兵,贺龙接见邓兆祥,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邓说:“你是海军的专家,建设人民海军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原来也是国民党的军长嘛,只不过比你早过来几天。朱老总、彭老总、刘伯承也都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团长、旅长,现在正是他们在指挥部队打倒蒋介石。希望你能为人民海军建设作出贡献。”
贺龙说的每句话,都在邓兆祥的心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他说:“谢谢贺老总的信任和关心,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海军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人民海军组建急需方方面面的海军专业人才。1950年8月,邓兆祥自告奋勇,在青岛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快艇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1955年3月,邓兆祥改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协助海军司令员兼校长萧劲光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邓兆祥和教员一起编教材,做教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海军人才。由海军学校第一批毕业生组成的快艇部队,在解放大陈岛、一江山岛战斗中屡建奇功,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1955年,邓兆祥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并获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6月,他从学校调到海军青岛基地,先后担任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及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
1965年9月,62岁的邓兆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1年12月,78岁的邓兆祥从青岛调到北京,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员。他尽职尽责,跑遍了南海、东海、黄海的万里海疆。
1985年,根据邓兆祥多次恳请,中央军委批准他离休。从此,邓兆祥结束了他长达60余年的海军生涯。连续服现役这么多年,这在世界海军史上实属罕见,在中国更是唯此一人。
1998年8月6日,邓兆祥去世,享年95岁。遵照邓老生前遗愿,亲人们将他的骨灰撒入了黄海海域。祖国的万里波涛,拥抱着这位大海之子的英灵,颂扬着他那不平凡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