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党的温暖富江桥
党的温暖富江桥
作者:程遥 孙修军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14 浏览次数:7020
座落在古龙河(现名徐洪河)西岸的江桥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归仁镇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因江姓人家在村东龙河上修建一座石桥,故取名江桥,江桥村因江桥而得名。
江桥抗战纪念馆
江桥,两次血战留青史
座落在古龙河(现名徐洪河)西岸的江桥村,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归仁镇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因江姓人家在村东龙河上修建一座石桥,故取名江桥,江桥村因江桥而得名。
“江桥血战,号角连天,穿越历史的硝烟;载多少风云,多少沧桑,抗战烽火,染红了这片热土……”一首原创歌曲《江桥之歌》,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940年5月,刘少奇(化名胡服)率中原局机关来到皖东北指导工作。6月13日,八路军苏皖纵队在江桥召开党政军干部大会,刘少奇莅会作报告。
6月14日拂晓,驻扎宿迁的日军200余人携轻机枪8挺,掷弹筒6具,分乘7辆汽车,包围了江桥。纵队一方面命令警卫营迎战,一方面调驻归仁集的陇海南进支队立即参战。警卫营指战员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奋勇杀敌。陇海南进支队一团、三团及八大队,迅速向围攻江桥之敌展开猛攻。日军受到两面夹击,狼狈退回了宿迁搬救兵。
两小时后,睢宁、泗县的日军携带2门迫击炮、4挺重机枪,分乘30余辆汽车,向陇海南进支队驻地归仁集袭来。支队三团固守归仁集,与日军激战,击退了日军10多次的进攻。黄昏时分,支队的一团一营支援三团,将日军的一个中队包围在圩子西南角的一个庙里。经过一夜激战,毙敌百余人。实现战略目标后,次日拂晓前,部队主动撤出战斗,进行了转移。
解放战争时期硝烟再起,1946年11月,国民党、地主还乡团占领了几乎整个淮北解放区,并在江桥建立据点,淮北大地一片白色恐怖。
1947年12月18日,淮北挺进支队决定发起江桥战斗,拔掉江桥据点这个钉子。
江桥据点驻着国民党保安队一个中队及还乡团等地方武装100多人。周围有鹿砦、铁丝网、壕沟,四周有碉堡若干个,西南角一个具有三层火力的大炮楼,既是最高的观察点,又是最强的火力点,守敌中有不少亡命之徒。晚上9时开始,七十七团三营九连组织的突击队首先冲过濠沟攻到碉堡附近,经过一昼夜的激战,终于以英勇无比的精神打下江桥,全歼守敌,扩大了淮北解放区。
江桥因发生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期间的这两次著名战斗而留名青史。
新时期,打响扶贫攻坚战
新中国建立后,江桥因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落后,群众收入低,是全县有名的经济薄弱村。到199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1800元。
改革春风吹江桥,1999年春,宿迁市委办扶贫工作组到江桥村挂钩扶贫,时任市委书记徐守盛带队到村里调研,帮助村里剖析落后原因,制定脱贫发展规划。
在市委办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村民开展了“查落后根源、找致富出路、求发展突破”思想大讨论,针对村民思想上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浓厚,产业结构单一、粮食面积过大,文化上愚昧庸俗,法律意识不强等实际情况,通过反复调查、研究,提出了“抓经济、富口袋,抓文化、富脑袋”的工作思路。
一是走经纪人+科技示范户+农户的路子;二是依托镇区,走蔬菜发展的路子;三是走劳务输出的路子。
实践证明,这三条路子走对了,让贫困的江桥人终于扬眉吐气,走上了富裕路。
由于人多地少,江桥村有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做生意。这些人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市场信息比较灵通,是农村致富的好向导。为发挥他们的作用,市委办扶贫工作组、村党支部专门邀请他们开座谈会,请他们为村里发展献计策。于是,一条条颇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源源不断传回村里,为村里组织生产提供了依据。
四组农民王玉生在南京做芦蒿生意,他把芦蒿营养价值高、市场行情好这一信息反馈给村里,村里立即组织3户农民种植,使他们当年就获利2000多元。后来,王玉生又从村里带领12户到南京八卦洲承包了20多亩土地种植芦蒿,户均收入都在20000元以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桥村在市委办工作组的悉心指导下,积极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二组女青年周素娟初中毕业后,自学科学养鸡技术,当年养鸡2000只,获利8000多元。在她的帮助下,全村养鸡户达20多户,养殖蛋鸡、肉鸡20000余只。另外,在市委办的帮扶下,全村有50多名农民学习了科技含量高的养殖肉兔技术,当年出售肉兔7000多只,获利10万元以上。
农民黄守富种一亩大棚蔬菜,年获利12000多元,在他的传授下,30多户农民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当年全村大棚蔬菜便扩大到近40亩。目前,全村依托镇区优势,种植蔬菜已达300多亩,成为闻名全镇的蔬菜种植基地。
抓好劳务输出,转化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仅1999年、2000年两年,市委办就主动联系,帮助村里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每年输出劳动力达500多人,年收入160万元。
宁宿徐高速公路开始施工后,市委办扶贫工作组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帮助联系,使村里300多名劳动力常年参加公路施工,每人月收入都在500元以上。
2000年,在市委办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民周本继带领200多人在宿迁从事建筑安装、修理等工作,人均收入达600元以上。
徐洪河水荡金波,党的温暖富江桥。在市、县、镇党组织的关怀、帮助下,村里还办起了水泥预制厂,开挖鱼塘200多亩,浅水藕塘200多亩,壮大了集体经济,提高了村民收入。2001年,贫困、落后的江桥村终于如期实现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
三大举措,齐心协力奔小康
脱贫致富的江桥人,没有停留在“小富即安”的小农状态,而是抓住机遇,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齐心协力奔小康。
蔡金钟,今年50多岁,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是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还是村里蔬菜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乡亲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大老蔡”。
近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发挥种植蔬菜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扩大蔬菜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品牌蔬菜种植,将地产蔬菜卖到了南京、苏州、宿迁等大中城市,他们培育出的拳头产品——芦蒿,热销到南京市场。
“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发展,就要联合起来闯市场,挣大钱,奔小康。”蔡金钟的思路与村党支部不谋而合,在村党支部帮助下,他牵头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100多户村民参加合作社,成了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100多个高架蔬菜大棚,远远看去,一排排高架塑料蔬菜大棚非常壮观。
成立蔬菜合作社后,带动农户种植蔬菜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每年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200多人次,还为本村农户提供150多个务工岗位,人均月工资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江桥村奔小康的第二大举措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江桥村蔬菜种植面积大、品质好、产量高,但是由于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蔬菜不能及时运出去,尤其是阴雨天,蔬菜积压过久,导致品质变差、收入降低。
不解决交通问题,就不能完全打开致富奔小康的大门。基于这一认识,村党支部启动了村里公路规划建设,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村集体经济投入等渠道,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按照二级路标准规划设计,铺设了长2000米、宽8米沥青大道,与宿迁至泗洪公路连接,并入省级公路网。同时,对村里生产、生活路进行改造,形成了2纵4横路网,出行条件大大改善。
如今,车子可以直接开到菜地装车外运,从村里到泗洪、宿迁的批发市场只要40多分钟,到南京也就两个多小时。由于运输及时,蔬菜新鲜,很受市民欢迎,价格也比以前高出许多。
村民张继祥共有8亩承包地,全部种植了蔬菜。公路修好后,他又租赁了同组村民6亩土地种菜。他告诉笔者说:“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为了将蔬菜运出去,只能请村民一筐一筐背到路上,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好的蔬菜烂在地里,既心疼又无奈。公路建成后,我特意买了辆小货车专门运输蔬菜,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里还先后建起了育苗日光温室、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蔬菜加工包装点,今年又投资70多万元,建成了蔬菜储藏室,为发展蔬菜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江桥村奔小康的第三大举措。
“以前种小麦、水稻、玉米,只能保证一家人不挨饿,遇到好年成,也能有点余粮出售,赚点零花钱,但是没有保障。现在村里实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土地流转了,不仅吃粮有保障,每个月还能在蔬菜包装厂里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年底还能拿到土地流转资金。”在村里蔬菜包装厂务工的江良明高兴地说。
自2015年开始,江桥村就率先在村里推行土地流转机制,把土地向种植蔬菜大户、水产养殖大户、瓜果种植大户等农户集中,广泛激活农村资源,同时推出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轮驱动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村民有事做、有利获。
他们围绕水果、蔬菜、食用菌、杂粮和养殖牛、羊、肉鸡、蛋鸡等特色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市场占有率,使村里经济发展越来越活,充满生机。
同时,村里还大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建立“大户+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和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三大举措并举,江桥村在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三治融合,道德法律同行强文化
江桥村女村民赵某,曾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孝媳妇。2016年8月初,村里修建“德法同行”文化公园,她去做小工。公园里关于孝道的雕像、书法、漫画,尤其是老书记赵传平编写的《敬老公德歌》“赡养老人敬老人,中华美德大事情,教育子女多孝敬,自己终将变老人。人人都有老时候,虐待老人法不容,轻者处罚重判刑,依照法律是准绳。”对她触动很大,几天下来,她像换了个人似的,对老人也渐渐好了起来。
在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同时,江桥村党支部富了不忘加强文化建设,引导村民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他们结合开展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有关要求,率先在村里开始“三治融合”建设试点,大力宣传自治、法治、德治文化,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德法同行宣讲团、道德评判团等,引导村民自己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大力推进“道德法律文化”建设,有力推进了村里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他们利用“江桥战斗”发生地的有利条件,建起了“勿忘亭”江桥战斗纪念碑、江桥战斗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经常性开始革命传统教育,教育村民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在奔小康的征程中不畏艰险,昂首阔步,踏寻着先烈们的足迹,开创江桥人民幸福的未来。
建成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德法同行”文化广场,广场内除了丰富的法治元素,24孝故事雕塑更是栩栩如生,并配有详细的说明,场内孝道知识长廊,重点介绍孝道历史沿革、孝子贤孙人物、新24孝知识和本镇孝星事迹等。整个园区仿佛像一个历史老人,不停地向人们讲述着遵守孝道的故事。
建起了江桥村文化大舞台,成立了江桥村“新农村艺术团”,将农村中常见的依法经营、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禁赌禁毒、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编写了锣鼓说唱《遵章守法搞经商》、泗州戏《矫正》、小戏曲《发财必须走正道》、黄梅戏《这也是违法》、群口快板《劝告》、戏曲节目《法盲夫妻》、小品《冒牌医生》、表演唱《大力搞好法治建设》、花船戏《交通安全要记牢》、话剧《到底人间欢乐多》等文艺节目,定期在村里大舞台演出,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村民的法治意识,受到村民的欢迎。
加强文化建设,德法同行活动以来,村里的矛盾纠纷比往年大幅度下降,赡养老人、关爱儿童、热爱劳动、遵纪守法、乐于助人蔚然成风,上访人员大为减少,连续多年实现违法犯罪案件零记录,96%以上的村民选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为村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