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我与铁军 > 试论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
试论渡江战役的伟大精神
作者:陈国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06 浏览次数:7505
1949年4月20日,鉴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和平协议上签字,仍然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企图凭借长江天堑继续负隅顽抗。为此,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果断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命令。
今年是伟大的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1949年4月20日,鉴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和平协议上签字,仍然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企图凭借长江天堑继续负隅顽抗。为此,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果断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命令。于是,以第二、第三野战军为主的十二个军、三十六个师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的百万雄师分别从江西的九江至安徽的安庆,安徽的芜湖至安庆,江苏的南京至江阴等三个地段发动了伟大的渡江战役,越过长江天堑,直捣国民党军盘踞的南京、杭州、上海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为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书写了光辉的渡江战役胜利史诗,留下了伟大的渡江战役精神财富。
不怕困难跨越天堑的拼搏精神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军事攻防战中很难逾越的屏障和天堑。早在2000多年前,北魏曹操率领80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时,曾因长江天堑的阻隔在赤壁之地遭到了灭顶之灾,曹操只带了几个随从拼死冲杀才突出重围,保住了性命。但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却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究其原因,除使用的渡江工具木船与当年曹军的基本相同外,其他因素却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如战争的性质、军队的素质、人民群众的支持,尤其是人民解放军将士的革命精神和豪迈斗志更是无法相比。为了能顺利跨越长江天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克服各种困难,用拼搏精神去解决渡江难题。如在渡江作战部队中,有很多来自北方的人民子弟兵不会游泳。面对这种情况,部队就组织会游泳的战士传帮带,让不会游泳的战士先伏在长木凳上练习划水动作,然后下到寒冷的江水浅滩中实练,终于由旱鸭子变成了水中蛟龙。为了在摇晃的木船上能打枪射击,指战员们把长凳反吊起来当成秋千,人站在上面练瞄准。战士们不会摇橹撑篙,部队就请船老大当教练,不少战士练划桨双手磨破了皮,流着血还在练。为防止落江呛水,还学会用葫芦和毛竹筒做成简易救生圈。为了能胜利渡江,官兵们凡是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特别是在渡江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一些船被打翻了,战士们就泅渡向前;篷杆被打断了,战士们就摇橹划船;船板被打穿了,战士们就用衣服堵、身体挡;船工牺牲了,战士们接过舵继续渡江。解放军将士不管天寒地冻,不问风高浪急,不顾头昏晕船,不怕千难万险,运用平时练就的十八般武艺,个个如下山的猛虎,出水的蛟龙,在渡江战役中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终于克服长江天堑,登上了南岸,为打败国民党军闯过了道道难关。
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
国民党蒋介石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向江南进军,在长江沿岸构筑了坚固的明碉暗堡,并在南京、杭州和上海等城市周边筑起了大批野战工事,以作为抵抗解放军进攻的永久阵地。在长江中,蒋介石还配置了两个水面舰艇大队,驻守在江阴、九江、镇江、长江口一带。与此同时,他还让英美帝国主义的军舰在长江中游弋,以挟洋壮胆,为解放军渡江制造种种障碍。但人民解放军是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懂得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跟谁打仗的道理,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斗争精神,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所以在渡江作战中表现出了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渡江中,国民党军接二连三地发射照明弹,把夜晚的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倾泻而下的炮弹,在江水中掀起高高的水柱。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解放军指战员们毫不畏惧。木船打翻了,战士们跳上竹筏继续前进。身体受伤了,包扎一下继续战斗。敌舰在江面上横冲直撞,战士们就用手榴弹、炸药包教训它;船开到近岸时,战士们干脆下水游向对岸。登上南岸后,为了巩固前沿阵地,扩大战果,战士们用浸了水的棉絮顶在头上穿过火力网,迂回到敌后攻击,端掉敌人一个个的明碉暗堡,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为了抢占先机,不让敌人有逃跑的机会,渡江战士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长途奔袭二三百公里,及时控制了京沪和沪杭铁路,防止了敌军南逃和西窜,为解放南京、杭州、上海奠定了基础。
不怕外敌敢打必胜的亮剑精神
国民党蒋介石为了苟延残喘,让帝国主义的军舰开到长江来耀武扬威,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顺利渡江。在渡江战役打响的4月21日,英国的军舰紫石英号、黑天鹅号、伴侣号和伦敦号,无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多次警告,依然开到江阴、镇江和扬中等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核心地段炫耀武力,并悍然向我二十三军六十八师主攻团驻地开炮,炸死主攻团长邓若波,打伤团政委等40多人。面对英舰的暴行,二十三军军长陶勇命令观察所用旗语表示抗议,并要求它们立即离开长江水域。然而,英舰倚仗它们的坚船利炮,非但不听劝告,反而变本加厉地又向解放军渡江部队开炮。为了严惩帝国主义帮凶,陶勇军长命令炮兵向英舰开火。渡江部队的炮火打得紫石英号多处中弹起火,狼狈地挂起白旗。第二天,英军为了报复,又派出了旗舰皇家号前来兴师问罪,哪知还没有开到江阴水面,就遭到解放军刚刚占领的江阴要塞大炮的轰击,夹着尾巴逃到了公海。对于这一壮军威、壮国威的正义行为,毛泽东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的身份起草声明,严正谴责了英帝国主义的暴行,肯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义行动。
在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实际行动宣布,一切外国军事力量再也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非作歹了。渡江战役铸就了不怕外敌,敢打必胜,捍卫主权的亮剑精神。
不怕损失拥军支前的奉献精神
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缘于中共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人民解放军将士的英勇奋战,还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为了支援渡江战役,苏北、皖北、中原地区的人民全员出动,倾力奉献,给渡江大军筹粮草、送船只、献牛马、出民工、上战场,做了大量支前工作。总计筹粮30多万斤,筹草50多万担,组织船只8000多只,贡献木料、毛竹、门板各5000多条块,还有棉絮4000多斤,基本上做到了应征即征,应有尽有。渡江部队登岸后,当地老百姓又为子弟兵腾房子,送用具,搞慰问。特别是苏中沿江的如皋、靖江、泰兴、江都和仪征等地的人民,出动青壮劳力5万多人,疏通内河港口和河汊为渡江船只打通航道。在渡江战斗中,地方党政组织还动员了90多万民工,为人民解放军运粮草、送弹药、接伤员。精挑细选了5000多名技术好的船夫做水手,驾船扬帆,冒着枪林弹雨护送部队过江。当地渔民不但献出了自己的木船,同时还上船划桨,一夜过江七八趟,有的受伤不下火线,有的父子、母女齐上阵,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正如陈毅同志所讲,渡江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双手托着解放军过江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渡江战役就不可能打得这么顺利和成功。因此,人民群众,特别是华中人民是渡江战役的最大功臣。
在渡江战役过去70多年的今天,我们回顾和总结渡江战役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渡江精神,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