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红色景点 > 曹龙祥的家乡情
曹龙祥的家乡情
作者:葛逊 徐良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8-22 浏览次数:7244
扶贫先扶志,革命老区乡村的富裕梦,需要更多曹龙祥这样的乡村精英,由他们先富带后富,起到启迪引领作用。
济川药业集团董事长曹龙祥
济川药业集团位于苏中地区泰兴市。
泰兴市有一个黄桥镇。
曹龙祥从父辈的口中,不止一次听说过发生在家乡的那场著名战役——黄桥决战。
1940年秋天,被誉为“铁军”的新四军,在这里创造过“黄桥决战”的战役奇观。黄桥人民用一筐筐、一篮篮“黄桥烧饼”,谱写了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浓于水的鱼水情歌。
光荣的历史,英雄的精神,哺育着一辈又一辈泰兴儿女为社会发展倾心奉献,为家乡人民致力造福。济川药业集团董事长曹龙祥就是其中的一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曹龙祥从部队回到家乡,一路践行铁军精神,敢字当头,以干带冲,一步步发展壮大,创造了济川药业今天的辉煌。
曹龙祥最初来到一家乡办水泥厂,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做起,逐步当上了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把一个亏损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江苏华翔集团”。随后,曹龙祥接手济川药厂,兼并泰兴医药公司,收购天济药厂,并购陕西东科制药,接二连三救活了一个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被称为“神奇的曹龙祥”。
1998年,曹龙祥服从组织调遣,担任济川药业集团董事长,接手负债1749万元的老药厂。曹龙祥大胆改革,转换机制、分流人员,使企业当年扭亏为盈,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运行轨道。在曹龙祥的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战略引领下,济川药业从起死回生“活过来”到管理创新“大起来”,从一个乡办小厂到上市企业,成功发展为集中西医药、中药药妆、中药保健产业,专事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在“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济川药业从2003年的第92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34位,从一个无名小厂发展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20强企业。
济川药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注满了曹龙祥和每一个济川人天天都在冲锋陷阵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声心跳,每一个足迹,都与当年新四军军歌同频共振,主旋律永远是:前进!前进!
走出济川药业集团本部一路向南,穿行在菜花麦苗之间,约走10里地,这里有一座整洁的村庄,村名叫做毛家坝,这里是曹龙祥的衣胞地。
毛家坝村中间,有一幢传统的农村住宅,大门正南,窗户明亮。屋内保存着曹龙祥祖祖辈辈日常使用过的书桌、板凳、床铺和课本,以及铁锹、扁担、箩筐等各种农具,原汁原味的保持着农家书香耕读的本色。老屋里最有意思的是完全中国式的农村灶房,至今还能使用。揭开锅盖,仿佛还有革命老区烧饼的面味和饭菜的清香从这里袅袅飘出。
老屋门前,一条内河蜿蜒而过,直通长江,终年流水潺潺,鱼跃虾欢。村里人说,曹龙祥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在这里玩水。可以想象,毛家坝内河进入长江、通向大海,也许让曹龙祥从小就接受到长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使曹龙祥很早就启蒙起“海纳百川”的视野和胸怀。
在这里,他早背书包上学,晚挎竹篮打猪草。
在这里,他长至18周岁,光荣参军,离家入伍。
曹龙祥创办企业致富后,并没有忘记乡亲,而是事事牵头,尽己所能造福桑梓。刚从部队回村时,村口还是一条黄泥巴路,凹凸不平,不能行车。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一直是村民们的心病。村子里的树也很稀疏,望出去满眼黄土。曹龙祥主动揽事,和当时的村民组长走家串户做工作,把大家召集到自己家里来开会,诉说自己滚烫的心声:“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大家都没有出路,我们要拔穷根,就要把路修起来。”乡亲们被他的真情打动,个个举手赞同。
当过兵的人,说干就干。修路的上百吨水泥,是曹龙祥从承包的水泥厂拿出来的;修路的10 多万元钱,也是他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施工队也是他请来的。填路基、拉砂子、铺水泥……经过曹龙祥和全村老少的共同努力,如今全村道路成网,宽敞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路。
在曹龙祥的带动下,全村又在道路旁、河坡上、田间地头,掀起植树热潮。如今走进毛家坝,村里绿树成荫,村外树木与稻田交映成趣,一片和谐生态之景。
路修好了,他又惦记着安装路灯的事。村里的一盏盏路灯也是曹龙祥出资安装。在泰兴市大生镇,毛家坝是最早告别没有路灯照明历史的村庄。老人们说,路灯可亮啦,地上掉根针,都能看得见,这都是托龙祥的福啊!
村民们至今还记得曹龙祥刚从部队回村的时候带头搞卫生整治的情景:他每天一大早,还像在部队一样,第一个拿起扫把扫地,打扫完自家庭院后,就扛着扫帚打扫门口的路面。许多年过去了,他带头扫马路的形象,村民们一直忘不了。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男女老少都不好意思乱倒垃圾了,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好。
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河水清了,家乡变美了,村民们都很开心。大家都说,“多谢龙祥,为我们村带来了好光景、好福气。”
曹龙祥家前面有一条河,叫“内河”。贤人在,流水长。内河上有座桥,可以通汽车,经过这座必经之桥,家家户户天天开着车子回到家门口。修建这座桥花费几十万,也是曹龙祥个人出资。
内河上的桥建好后,大家都想着起个有意义的桥名,村里的一位年长老人说,咱村里人的福气离不开龙祥的支持,就叫“福祥桥”吧!村民们个个拍手赞成。
古往今来,建桥铺路,好善积德,代代相传。如今,一年四季里,“福祥桥”三个字,映照在阳光下,荡漾在河波上,印记在父老乡亲的口口相传里。
乡风、乡愁、乡恋、乡情,老家是曹龙祥内心最深沉的寄托。他说,千百年来,多少从农村走出的杰出之士,或为官治学,或经商习艺,最后多会因莼鲈之思衣锦还乡、落叶归根。乡村是很多人的故土和家园,叶落归根也是很多游子的渴望。作为一位新时代的乡贤,曹龙祥自己的话显示了他的本色:“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切身体会太深。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想为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建设的意义关乎国家和民族。
扶贫先扶志,革命老区乡村的富裕梦,需要更多曹龙祥这样的乡村精英,由他们先富带后富,起到启迪引领作用。曹龙祥的眼光是长远的,现在,他和他的企业更加注重对村里留守孩子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寒门学子的帮助。可以想见,当这些孩子们长大,有关故乡的美好记忆,将融入血液,在他们身上永远流传。
(注:曹龙祥,泰兴市济川药业集团董事长,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