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我与新四军 > “筑巢引凤”:碧水蓝天西麓村
“筑巢引凤”:碧水蓝天西麓村
作者:潘春华 许金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3-08 浏览次数:6911
走进茅山脚下的西麓村,顿觉神清气爽,绿树成荫,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走进茅山脚下的西麓村,顿觉神清气爽,绿树成荫,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村民刘楼高家,220平方米的别墅式小楼,厨房整洁,餐厅宽敞明亮,房间布置温馨;4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阳光充足。“这些年村里最大变化要算环境的变化。”刘楼高对笔者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为壮大集体经济,先后开办了砖瓦厂、化工厂、烧结厂。“村内竖着六七个大烟囱,每天浓烟滚滚,家家户户屋里屋外都飘着黑灰,别说晒东西,连眼睛都睁不开。”
“家家怨、人人骂。”西麓村党委书记蔡扣成回忆起当年,感触更深。发展村集体经济、致富百姓显然没有错。错在哪里了呢?谈朝文说,村两委班子经过“ 沉痛反思”,总结出“没有蓝天,没有良好环境,就没有民生幸福可言”的经验教训。
2004年,西麓村利用关闭污染企业的补偿款和通过村民入股形式募集的700万元,在烧结厂原址上建成了1.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筑巢引凤,开启了打造“房东经济”的清洁化新型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建成高标准出租厂房3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采取厂房出租和折价入股的方式,先后引进了十余家企业落户,全部是无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并安置村里剩余劳动力600多名。“房东经济”已成为西麓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亿元,村集体收入38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数的10%。
随着村级收入的增加,西麓村结合小康示范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改建,修筑村级道路18公里,实现了村内道路成网、户户相通;进行了全面的厩改、厕改及厨改;建造别墅式村民住房44幢;村里不仅建立了警务室,还投资10多万元,添置了一辆治安巡逻消防车,平时用于夜间治安巡逻,发生火警可用于消防,增加了村民安全感;新建了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村老少活动中心2个、文体广场花园4个,家家户户装上了数字电视和宽带网络,并组建了一支70人的文艺宣传队,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进了村民间的友谊和乡情。
村里农业生产的用水、用电都不再需要村民掏钱。2016年,西麓村19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正式启用,按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很多事情村民不出村就能办成。村里投资20多万元,建起140多平方米村卫生室,基本的医疗保健设施齐全。所有村民已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依”。
村居环境改善的同时,西麓村一直把村民的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订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邻里”等创建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争做“文明村民”。全村涌现出文明家庭260户,文明示范户12户。近10年来,全村无一越级上访、无一黑恶势力敲诈勒索事件。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我们西麓村可以说是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欣欣向荣。”
西麓村地处茅山老区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易涝易旱,原本是个经济薄弱村,岁月变迁让西麓村脱胎换骨,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前不久,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评选结果揭晓,西麓村榜上有名,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同时,该村又被国务院侨办评为“国家级社区侨务示范单位”。
面对“全国文明村”荣誉,蔡扣成坦言,发展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村中一些道路虽然进行了硬化,但是排水设施还未建成;村里还有一些卫生死角,影响村民生活环境及村容村貌。他们将再投入150万元到200万元,让西麓村来一次大提升、大变样。“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切实感受到‘全国文明村’所具有的幸福感,无愧这块金字招牌。”蔡扣成说。
我们期待茅山老区小村庄再次的“蝶变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