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传媒网 > 新闻动态 > 副司令员段焕竞托女
副司令员段焕竞托女
作者:孙加永 杨艳萍 李宏俊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2-10 浏览次数:7767
2011年是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70周年,也是新四新一师二旅副旅长、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段焕竞诞辰100周年,又是建党90周年。这期间,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把段副司令与他的警卫员、江苏省大丰市草庙镇四灶村七组新四军老战士汪孝保和万盈镇天池居委会(原新坝村、万河村)老党员李如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请看……副司令员段焕竞托女。
笔者在新四军一师二旅副旅长、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段焕竞诞辰100周年之际,从他当年(1943年)战斗工作过的江苏省大丰市(原台北县)万盈镇(原王港乡)天池居委会(原万河村)彭家墩子79岁的李兰英老人处采访到段焕竞副司令贴身警卫、新四军老战士汪孝保四年如一日精心抚养、舍身呵护他大女儿段苏友的感人故事。
李如方之女李兰英(右)接受《铁军》杂志社记者孙加永(左)采访
汪孝保临危受命 舍身忘死护苏友
李兰英1932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市(原台北县)万盈镇(原王港乡)天池居委会(原万河村)彭家墩子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43年秋天,正是日本侵略者对苏中地区扫荡最疯狂的时候,李家和当地群众一样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则对共产党新四军无比崇敬和信仰。今年79岁的李兰英,看上去不到1.7米的个子,宽脸庞,高鼻梁,精神矍铄,说话快人快语,时年12岁左右的她,作为主要见证人之一,说起当年汪孝保精心呵护段苏友的故事如数家常,往事历历在目......
李兰英的家和她奶奶李顾氏的家紧挨一起,都是面朝南的顶头草房。坐落在一个绿树成荫,三面环水芦苇荡岸边,四周还住了几户人家,远处便是广褒的草荡,环境幽静,相对隐蔽的一声宝地。她的爷爷李东宝刚去世,50多岁的奶奶李顾氏带着14岁左右的长孙李兴(原名李兆群)住在西边一幢二间的草房里,她与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姊妹四人就和父亲李如方、母亲骆连娣住在东边的一幢二间茅草屋里。
汪孝保1918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东门,他1.78的个头,四方脸,浓眉大眼,走起路来踯地有声。1938年20岁的他参加新四军,跟随段焕竞同志出生入死,担任首长的警卫工作。1940年在黄桥决战中两腿连中四弹光荣负伤,成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他负伤后跟随部队和首长做到边工作、边养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43年秋天,时年12岁的李兰英隐隐约约地记得,时任新四军一师二旅副旅长的段焕竞,正率领全体官兵驻扎在台北县(现大丰市)小海区王港乡(现万盈镇)一带,为了减轻部队的负担,更敏捷地打击敌人,就决定将汪孝保等一批重伤员隐蔽在台北县沿海地区治疗养伤。与此同时,他和妻子李姗将还不会走路的大女儿段苏友托付给与他生死与共、朝夕相处的贴身警卫、到后方养伤的汪孝保抚养、呵护。时年35岁的汪孝保还是个单身汉,身负重伤后还需要人照顾,怎么能抚养好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呢?他临危受命深感重任在肩。他想,为首长抚养好孩子也是在为革命作贡献,深感此项任务艰巨而光荣,即使冒生命危险也不能让首长的女儿有任何闪失。
在当地党组织的安排下,汪孝保带着段苏友安置居住在共产党员李如方母亲李顾氏二间草房里。李顾氏丈夫李东宝去世后,家里的二间草房宽敞明亮安静,汪孝保和李如方的长子李兴住在明间里,段苏友则和李顾氏住在房间里。汪孝保和段苏友“父女”俩来到李顾氏家后得到了她全家人的精心照料和特殊照顾,冬天汪孝保怕苏友睡觉冷就将自己的军大衣盖在她的身上,为了挡风加温,汪孝保在李顾氏的帮助下,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盛产的昌蒲和毛草编成帘子挂在门上。夏天为了纳凉驱蚊,汪孝保又在李顾氏的帮助下,自编柴帘挂在门窗上。段苏友来到李如方家后一家人和汪孝保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平常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吃饱吃好,逢年过节汪孝保总是掏出自己的优抚金到街上买几个小菜为小苏友和李家人改善改善伙食,营造节日热闹氛围。段苏友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得小巧玲珑,十分乖巧和懂事,挺惹人喜爱。她来到李如方家不到一年时间,就学会了说话,叫汪孝保爸爸、叫李兴大哥、叫李顾氏奶奶、叫李如方叔叔、叫骆连娣婶婶,叫李兰英姐姐......汪孝保怕段苏友饿肚皮,外出时总是捎些小孩易于消化吸收的麻饼、麻切、云片糕、果子等熟食和水果给段苏友吃。可段苏友不是一人吃,而是与李兴、李兰英姊妹们共同分享,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高兴地叫她学做游戏、学唱儿歌、逗她乐,融合在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中。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汪孝保把抚养、呵护段苏友作为自己的第二条生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他每次外出都把女孩背在身上,时刻防止坏人告密,影响女孩的安全。1944年秋,彭家墩子河对岸一个叫蒋宝芋的屠夫图财投靠了“和平军”(汪精卫部队),发现了汪孝保的行踪,未来得急通风报信。为了保证女孩的安全,也避免连累李如方一家人,在地方党组织有关同志的掩护下,他乘夜幕降临时只身一人背着段苏友转移到草庙乡五总村二组,躲到了思想进步、积极抗日一户姓袁的地主家。
每逢有坏人下乡扫荡,汪孝保都不顾自己的伤痛和生命,带着孩子东躲西藏。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对台北县沿海地区进行大扫荡期间,大火烧到袁家周围,情况十分危急。汪孝保得悉此情后,立即背着段苏友一口气跑了50多公里处的海堤脚下,隐蔽到竹港闸附件的草荡里,风餐露宿整整三天三夜。冷了,他把自己的衣服裹到孩子身上;饿了,他把仅有的一点熟食、干粮省给孩子吃,而他自己仅靠野果野蔬来充饥。直至得到可靠的情报,国民党军队完全撤离了,他才带着孩子重新返回到五总村。1948年3月,已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的段焕竞,经多方联系才得知汪孝保和大女儿段苏友的下落,当他和妻子李姗从汪孝保手中接到久别重逢、活蹦乱跳的大女儿段苏友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家三口与汪孝保紧紧拥抱在一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建国以后段焕竞同志任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二十八军军长,江苏军区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于1998年10月在南京近世,享年88岁。段苏友成了南京军区总医院一名军医,后来担任了总医院老龄科主任、主任医师直至离休。段家父女虽远在千里之外、身居高位、担任要职,但始终把汪孝保及其全家人挂在心上(汪孝保已于1987年5月病逝,享年77岁)。
段焕竞之女段苏友(右)与汪孝保之子汪永宽(左)在南京合影
段家父女重情义 乐与汪家手拉手
建国后段焕竞从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自己带头并叮嘱段苏友及其全家人,在不违背政策原则的前提下,要对汪孝保一家人和李如方一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心诚意的帮助。
1978年6月,汪孝保儿媳妇丁红玲结扎后遗症需要重新做手术,段焕竞副司令及其大女儿段苏友得悉后,立即派人把丁红玲接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动手术,并优先安排好她的食宿。段苏友利用工作之余,经常沏茶端水、炖鸡汤、煮黑鱼送到丁红玲的床头,使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治疗和修养,丁红玲如期出院。
1983年8月,正是枝繁叶茂的季节,段焕竞副司令专程从南京赶到苏北大丰来看望老区人民。并到大丰烈士陵园拜谒了那些曾与他一起浴血奋战、生死与共长眠于九泉之下的战友,向他们三鞠躬。在时任大丰县县长马春芳、常务副县长高继宽的陪同下,参观了大丰烈士纪念馆,即兴泼墨挥毫为《大丰县人民革命斗争史》题字:“以史育人发扬革命传统是千秋大业”。为大丰县烈士塔题词:“黄海之滨--塔巍峨永誌功勋怀先烈,红旗高举万众奋发千歌跃进建大丰”。
当然,他更忘不了慰问曾与他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贴身警卫汪孝保。在参观了大丰烈士陵园和有关单位后,他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直接驱车赶赴草庙乡四灶村七组汪孝保的家中,一一嘘寒问暖,衷心感谢地方党委政府和左邻右舍多年来对汪家的关心照顾。当他得知汪孝保自己已失去劳动能力,房屋破漏,儿媳结扎后遗症,儿子汪永宽工作无着落,家庭收入不高时,建议当地政府为汪家修建房屋,解决其子汪永宽的工作,使其全家尽快走上致富之路。晚上,他还建议大丰市有关领导,特邀了汪孝保一家到市政府招待所共进晚餐,同叙别后官兵之情。
为了踏着爷爷的足迹前进,1996年底,汪孝保的次孙汪祥从大丰市南阳中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应征,新兵连集训结束后,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后勤部某部服役。时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老龄科主任的段苏友得悉此情后,高兴之情一时难以言表,她在心中暗下决心,我要把汪祥当着自己的儿子看待,一定要把这孩子引上正路,引上成才之路。当她得悉汪祥有想考军校的念头时,她全力支持,并自掏腰包请来南京市重点中学老师为汪祥辅导。汪祥不失所望,终于在入伍第二年的1998年秋如愿以偿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为此,段苏友和丈夫李阜宁在南京一大酒店专门设宴邀请汪祥一家及自己的亲朋友好友表示祝贺。现在,汪祥已成为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营职干部,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要把苏友姑姑对我的关爱,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争当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