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老兵风采 > 茉莉花”外传
茉莉花”外传
作者:王家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2-08 浏览次数:7080
淮南大众剧团的前身是中共津浦路东省委领导下成立于1940年9月6日的路东联防办事处宣教团。1941年春夏,创办了淮南艺术班(后改为淮南艺专),当年秋天正式组建淮南大众剧团。
1957 年前线歌舞团首演《茉莉花》,演唱者为:李小林、计秋霞、陈鸿虹、宋桂英(左起)
1942年初冬,寒风凛冽,侵华日军开始对淮南新四军驻扎地区实行新一轮残酷的扫荡。新四军第二师和中共淮南区党委共管的淮南大众剧团团长何秋征、政治指导员张泽易到区党委请示工作,区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指示他们:全体团员换上便装,到根据地的东南部六合、仪征一带去从事反扫荡宣传,同时好好向民间文艺学习,逐步解决“文艺大众化”的问题。
淮南大众剧团的前身是中共津浦路东省委领导下成立于1940年9月6日的路东联防办事处宣教团。1941年春夏,创办了淮南艺术班(后改为淮南艺专),当年秋天正式组建淮南大众剧团。先后演出过广场剧《放下你的鞭子》,歌剧《农村曲》《黄河大合唱》,话剧《一颗未出膛的枪弹》《高帽子》《木头人》等。还演出过一些外国话剧和多部混声合唱,农民都看不大懂,说台上话剧演员“尽嚼舌头根子”,说混声合唱“倒也好听,就是很乱”。后来就开始学习民间艺术,创新编演现代“洪山戏”(六合民间戏曲,扬剧的前身)《保家乡》。
为便于行动,剧团精简后只剩下20人:团长何秋征、政治指导员张泽易,团员郭民、陈真、何捷明、吴祖庚、夏侯魁、陆艺、龚枚、于进、殷鸿、王祝、李智、李枚、刘鹏、何仿、龚林、甘潮,还有炊事员娄子山、饲养员李志有。
除乐器和道具外,还配有六七支枪和每人两颗手榴弹。临出发前,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
两天后,这支穿着各种各样便装的文艺轻骑兵,冒着刺骨的西北风来到了六合县境内,住在马家集附近的一个破庙里。
他们选用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发动大家填上反扫荡、揭露日军罪行、配合中心工作、彰显乡村好人好事、规劝“二流子”走正路等内容的新词。当地的集镇都有固定的逢集日,有的是农历“一、四、七”,有的是“二、五、八”,还有的是“三、六、九”。新四军的大众剧团就乘这个大好时机,用当时群众第一次看到的手风琴伴奏,由剧团仅有的两位年轻女战士王祝、李智到街头上去“卖唱”。她俩只要一开腔,立马就能吸引很多围观的群众。大家不但爱听,有的也跟着学,歌词太多,识字的就用笔记录下来,不识字的就请剧团团员帮助抄写。后来学唱的人越来越多,剧团便把歌曲用钢板刻印后奉送,供不应求时还派人到敌占区六合县城去“石印”。
剧团的毛驴(驮运道具和乐器)饲养员李志有的老家就住在六合金牛山坡下,因此由他引路,全团转移到金牛山下的一个村庄里。全团白天走访当地的民间艺人,跟他们学唱民歌,学演“跑旱船”, 晚上在金牛山四周的冶山、八百桥一带为民众演出。
1942 年冬,何仿(右一)何捷明(右三)弟兄与淮南大众剧团团长何秋征在六合八百桥照相馆合影
“跑旱船”是流行在苏北、淮南民间的一种歌舞说唱形式,民间艺人用竹竿或芦柴扎成一条旱地上跑动的“船”,船上有“艄公”(俗称“骚搭子”)和“大相公”各一名,“船心子”须由一个能歌善舞、男扮女装的角色充任。
春节将临,剧团的演员们把“跑旱船”现炒现卖改成了“玩花船”。戏剧股长郭民带领美工龚枚扎了一条挂满纸花的“花船”,站在船心的是王祝、李智两位女将,取代了历来都是由男人反串女性的角色。她俩扮相端庄美丽,歌喉婉转动听,舞姿高雅优美,配合默契协调。
扮演“大相公”的是有秀才之称的夏侯魁,他音色浑厚,能说会唱,即兴编词,对答如流。
核心人物是扮演“骚达子”的吴祖庚,他化装奇特,令人捧腹,表演时机智过人,善于插科打诨。他不但擅长演唱许多韵味独特的地方小调,还能把当场的见闻立马“现挂”和观众互动,并根据情况不断增添新鲜内容,几乎每场都能演出新花样。只见他手拿撑船的长竹竿,指挥全船人马,时而风平浪静,轻舟荡漾,歌声悠扬;时而狂风大作,波浪滔天,颠簸欲覆;时而船身搁浅,左撑右拨,行动不得;时而船行如飞,绕圈转动,大“拜四门”。
帮唱伴舞的“船帮子”由帅小伙于进、何捷明“男扮女装”,遇到场地宽敞时,则由甘潮、于进两人下场表演武术助兴。
大众剧团的“花船”先到各庄拜年、演唱。当时,只要新四军的花船一到,庄户人家立马放起鞭炮表示欢迎……遇到大的村庄和集镇,便在广场、街头,在无数群众的围观下,打开场子,尽兴表演。
在正月十五庙会时,“花船”与当地群众的龙灯、花担、高跷等民间文艺一起聚会,大闹花灯。并与六合金牛山周围的“旱船”班子互相礼让、轮流演出。他们先后到过四合墩、大井赵、樊家集、月塘集、东王庙、马集、竹镇等地演出。有一次,竟然到了离日伪占领的六合城只10公里远的八百桥镇,团员们在“玩花船”的同时,团长何秋征、政治指导员张泽易手握步枪和手榴弹,紧盯着县城的方向……
很远的集镇和村庄每天都有人送红帖来请,大众剧团的领导来者不拒,千方百计安排日程,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
“玩花船”是淮南大众剧团的金牌节目,先后两次到盱眙县黄花塘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演出。
第二次是代军长陈毅“点将”要他们演这个节目的,因为观众中有被新四军营救的美军飞行员。
那天来看演出的群众特别多,把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新四军战士都坐在地上,场地变得狭小,“花船”在广场上难以转身。席地而坐的陈军长见状,立即起身,高声喊着口令,指挥着看表演的战士们起立、向后转,后退到足以让花船能尽兴表演的区域之外……
大众剧团的政治指导员、诗人张泽易为此写道:
黄花塘边玩花船,军长为我扩地盘,
下里巴人军民乐,大众剧团中状元。
淮南大众剧团演出洪山戏所用的音乐主要是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新编的现代戏目大都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即用现成的老曲调填上新写的歌词来演唱。节目越来越多,曲调也越来越不够用,因此,收集更多民间小调,就成了年仅14岁的小文艺战士何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天,何仿寻访到金牛山下一个名叫“百牛徐”的村子时,寻到了一个民间艺人徐圣田。那天下着雨,徐圣田得知这个冒雨前来的新四军小战士是专程来听他唱小曲的,便热情地的唱起了《鲜花调》。他从自家茅屋的泥墙上取下一把胡琴来,一边拉琴,一边用女声唱道: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小何仿被这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的小曲吸引住了,这调子似曾相识,歌词明白如话,然而却又百听不厌,耐人寻味!
新出道的小文艺战士以极大的兴趣和灵感很快用简谱把它记录了下来,并把那三段词也填在了曲谱下,然后再轻轻地哼唱给民间艺人听。徐圣田非常吃惊小战士学习的速度,更新奇他的“简谱”(民间只有工尺谱),用数字“1、2、3、4、5、6、7”居然就能把《鲜花调》丝毫不差地记录下来!徐圣田边称赞边提醒何仿在行腔和韵味上的注意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示范,直到小何仿完全掌握、自己非常满意为止。
《鲜花调》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的民间小调,因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词曲完全一样,所以又称为《双叠翠》。这个小调在国内见诸文字记载已近200年,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由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十二卷中就有一首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它和在江苏六合、仪征、江都以及安徽省的天长、来安一带流传的《鲜花调》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国幅员辽阔,民歌《鲜花调》在流传过程中受各地人文习俗和方言语调等多方面的影响,衍化出许多样式的版本,除江苏版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河北版、辽宁版、广东版、四川版、湖南版……即使在江苏,除何仿1942年在六合搜得的那种外,也还有扬州版、苏州版……
《鲜花调》版本虽五花八门,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开头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在中国诗歌艺术的传统中,常常以第一句作为该作品的题目。因此,《鲜花调》又被一些人称为《好一朵茉莉花》。
《鲜花调》是一首表现男欢女爱的情歌。自然,这首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是不适合部队文工团演唱的,但有远见的小文艺兵没有把它舍弃,而是记在本子上,藏在心中。虽然那记录《鲜花调》的日记本,在1947年胶东保卫战突围时,遵组织命令销毁了,但词和曲却一直能清晰地在何仿的头脑里显现。
1957年夏,何仿将《鲜花调》词曲改编后,被总政调到北京作汇报演出。这才有了今天流行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