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病梅馆记》赏析
《病梅馆记》赏析
作者:云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11-11 浏览次数:7113
本文作者龚自珍是晚清著名思想家、改革家。《病梅馆记》写于1839年,正值鸦片战争前夕。这时的清王朝表面上一潭死水,实际上危机四伏。作者为了逃避当时的文字狱,采取了比较隐晦曲折的手法抨击时政,使得作品的寓意有些晦涩。
原文
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5)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6)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7)以绳(8)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9)直(10),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11)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12)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13)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14)之隐(15)明告鬻(16)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17),删其密,夭其稚枝(18),锄其直,遏(19)其生气,以求重价(20),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21)之三日,乃誓疗之:纵(22)之顺(23)之,毁其盆,悉(24)埋于地,解其棕缚(25);以五年为(26)期,必复(27)之全(28)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29),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30)使予多暇(31)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32)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
(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4)西溪:地名。(5)欹(qī):倾斜。(6)固也:本来如此。(7)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8)绳:约束。(9)斫:砍削。(10)直:笔直的枝干。(11)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病,使……成为病态。(12)蠢蠢:无知的样子。(13)智力:智慧和力量。(14)孤癖:特殊的嗜好。(15)隐: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16)鬻(yù):卖。(17)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18)稚枝:嫩枝。(19)遏(è):遏制。(20)重价:高价。(21)泣:为……哭泣。(22)纵:放纵。(23)顺:使……顺其自然。(24)悉:全。(25)棕缚:棕绳的束缚。(26)以……为:把……当做。(27)复:使……恢复。(28)全:使……得以保全。(29)诟厉:讥评,辱骂。厉,病。(30)安得:怎么能够。(31)暇:空闲。(32)穷:穷尽。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人们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这话本身没什么错。文人画家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也不能让天下的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来谋求钱财。梅枝干的倾斜、弯曲,枝叶的疏朗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本事、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叶,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条,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发誓要治疗它们:我使它们顺其自然地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棕绳的束缚。我以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完好。我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他们的辱骂,也要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这些病梅。
唉!我多么希望多一些空闲时间,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病态的梅树啊,我愿竭尽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
感言
本文作者龚自珍是晚清著名思想家、改革家。《病梅馆记》写于1839年,正值鸦片战争前夕。这时的清王朝表面上一潭死水,实际上危机四伏。作者为了逃避当时的文字狱,采取了比较隐晦曲折的手法抨击时政,使得作品的寓意有些晦涩。本文在结构上,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通过梅的病状和病因的阐述,含蓄地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和传统思想对人民精神的束缚。后一部分通过记叙治疗病梅的经过和方法,隐晦地表达了作者治疗病态社会改革政治的决心和愿望。
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民众言论。他们残酷地戕害刚正、忠贞、富有朝气的人才,把大多数人变成为屈曲、奸邪、唯唯诺诺的庸才和奴才,以维持黑暗腐朽的反动统治。这种做法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作为封建时代的有识之士,龚自珍能够对时代脉搏有敏锐的感触,指斥社会的弊病,强烈要求改革现实,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愿望,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是,龚自珍所主张的改革,是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改良,而这种改良又是企图凭借个人的力量或呼吁统治者来完成的,这种办法终究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深感力量不足却又找不到新出路的时代情境下,龚自珍在文章中不免流露出孤独和忧郁的情绪。
我们今天重读《病梅馆记》,既要看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文章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作者在认识上存在的不足。作者认为,梅作为一种植物,应该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如果人为地制造曲直、欹正、疏密,就是对梅的本性的摧残和扼杀。作者进一步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世上的事物都有它们自身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的思想、精神和才能也是如此,应该顺其自然,使之健康地、无拘无束地发展,而不应对其加以压抑和束缚。龚自珍在言论不自由的时代,托物言志,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相比,表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其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类比并不完全贴切、恰当。
毕竟人不同于梅,具有社会属性。人处于世,就要遵守社会的道德良俗和法律法规。每个人都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果完全放纵自如,取消对人的一切约束,任其本能地发展,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不但是不现实的,而且危害巨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规范,任之纵之,人人都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社会风气终将与日俱下,社会秩序终将混乱无序,对于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比如,社会上有许多犯罪行为,有的是因一时冲动,有的是因邪念作祟,这些随心所欲造成的行为无法用“个性解放”去自圆其说,我们更不能对这些行为“纵之顺之”,让其逃避相应的惩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不能只注重“个性解放”,而忘却了公民对国家和民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唯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安定,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