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铁军精神在青少年红色教育中的意义
铁军精神在青少年红色教育中的意义
作者:党亚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1-05-17 浏览次数:7436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十年征程中,纵横驰骋,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斗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铁军精神。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十年征程中,纵横驰骋,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斗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铁军精神。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锤炼而成的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时代在变化,但铁军精神如同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铁军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即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和铁的团结。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传承铁军精神对青少年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革命传统教育必不可少
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革命战争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今天,我们处在和平年代,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千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不应该忘本,尤其是青少年,应当了解国家的历史。
成长于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党和国家的革命历程、英雄先辈、革命传统等知之甚少。有的学生还错误地认为,革命传统已经过时了,忆苦思甜已经不需要了。近年来,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和各种负面效应对青少年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党史、国史、军史,是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净化思想灵魂、造就“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而缺失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意味着潜在的危险。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革命传统教育必不可少。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革命老区安徽金寨调研时说:“革命传统教育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革命战争史是一部奋斗史,反映了党领导人民的光辉奋斗历程,它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多讲传统文化,不能最后教出一批数典忘祖的人,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强。他指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不仅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自己也不能迷失。数理化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铁军精神对青少年的指引作用
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关乎祖国的未来。纵观现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重物质、盲目攀比,追求个人享乐,校园霸凌、青少年犯罪等诸多不好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青少年思想活跃,乐于接受各种新事物。但是,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对社会现实了解不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各种非主流的,甚至不良的思潮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于这些,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的思想很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心内容,强化对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教育。铁军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对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是铁军精神的本质内涵。有了正确信念就能使人坚如钢,硬如铁,并沿着这种信念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新四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打败国民党顽固派,正是靠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核心问题和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
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率领红军游击队在南方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面对国民党封锁、烧山、屠杀等手段的疯狂围剿,红军游击队的生存环境异常艰苦。陈毅在一次下山时被叛徒出卖,躲进粤北山区梅岭20多天,一个人无吃无喝,风吹雨打,虫咬蚊叮,敌人烧山搜查。在这种生存绝望的情况下,陈毅革命意志坚定,写下《梅岭三章》绝笔诗,藏在衣袋里明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当前,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有理想、有信念。但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一些青少年还是受到一些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理想信念出现了一些偏颇。一是理想信念呈现空想化。有些青少年的理想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愿采取实际的行动,不愿为了理想而付诸努力,幻想着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二是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个人主义功利化倾向,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前途、名誉、家庭幸福等。这些观念虽然合情合理,但也比较容易使青少年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甚至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三是理想信念的易变性。当青少年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后,在最初的阶段也会信心满满地去努力、去奋斗,但当遇到现实中的各种障碍时,便选择了中途放弃或者另立其他目标。
因此,通过在青少年中传承铁军精神,讲述新四军的光辉历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是铁军精神的特质内涵。新四军的钢铁意志,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是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英勇顽强;是能拼能打,永不言败的浴血奋战。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82烈士抗击日军之事就充分显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1943年3月16日,日军第十七师团3000余人,分11路进攻淮阴县六塘河沿岸一带的中共淮海抗日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驻守刘老庄的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的82位壮士,与日军1000余人展开激战,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敌200余人,伤敌300余人,最后因弹尽粮绝,连长白恩才、指导员李云鹏等82人全部壮烈牺牲。
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宝贵的精神和素质。只有意志坚强,才能经受考验,才能战胜人生中的挫折坎坷。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导致了部分青少年安于享受,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这些都是意志力不够坚强的表现。一是独立性差,缺少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一些家长过分娇纵孩子,导致孩子只会享福,不愿吃苦,过分依赖家长。二是缺少明确目标。不少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每天生活得浑浑噩噩,没有前进的动力,更不会采取任何有意义的行动。三是抵御外界诱惑能力差。青少年吸毒是一大社会毒瘤,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并不是不了解吸毒的危害,关键在于不具备抵制这种诱惑的意志力。另外,网络中的糟粕对青少年的诱惑和危害也不容忽视,在不少网吧里经常可以看见沉醉在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像吸食毒品似地痴迷于其中。四是抗挫能力差。不少青少年遇到一些困难,就意志消沉沮丧,不想解决途径,自怨自艾,放弃或逃避困难,心理承受力极低。
坚强的意志力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后天实践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事,要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让青少年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培养青少年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格,磨练心性,提高意志力。
(三)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廉洁奉公是铁军精神的脊质内涵。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新四军冲破千难万险、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成为团结和动员民众,铸就钢铁长城的力量源泉。今天,虽然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富强,人民正在逐渐富裕,但离现代化的目标道路仍然漫长,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但在青少年中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如生活上重物质,比吃穿、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不懂得勤俭节约;又如学习上怕吃苦,贪图享乐,坐享其成惯了,遇到点挫折坎坷就要放弃和逃避。
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青少年阶段是成才的起点,如果离开了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进取,青少年就难以成才。艰苦奋斗,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是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
新四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过时,而是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神财富。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它能使人保持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困难,达到理想的目标;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裕、条件优越时,它能使人保持勤劳节俭之风,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从而继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人们恢复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用新四军中艰苦奋斗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少年,培养青少年在生活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学习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努力学好本领。
传承铁军精神永远在路上
新四军铁军精神虽然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但在今天依然有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优秀的文化要靠传承。各地新四军研究会、关工委、新四军纪念场馆、《铁军》《大江南北》等红色刊物在传承铁军精神,宣传新四军历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各地新四军研究会作为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会员多是些离退休老干部和红二代、三代及史学界热爱新四军研究的同志。尤其是一些老同志,对新四军怀着浓厚的感情,退而不休,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投入到新四军历史的研究和宣传中去,给下一代讲述我党的革命奋斗历程,将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传统传承给下一代。他们把传承作为一种晚年的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责任,一种幸福追求。各地新四军研究会广泛开展铁军精神传承的活动,用红色文化助力青少年成长。如上海浦东新四军研究会创新“联系点+”模式,以各分支机构为基本骨干,确定“一组一点”布点目标,先后与区内19所中小学建立“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共建关系,发挥宣讲团和“铁军讲坛”作用,送革命历史进校园,送优良传统进校园,以说服力、影响力和真情实感,震撼、激励、鞭策广大学生心灵,陶冶情操。
二是各地关工委注重就地取材,深挖本土红色资源,讲好身边红色故事,以革命史迹搭建“两史”教育平台,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把红色文化植入青少年的心田。如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军史、国史教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体验式、浸润式的红色教育,让青少年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悲壮和艰辛,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是各地新四军纪念场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弘扬民族精神,以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铁军精神“五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和进社区),首创“铁军精神大讲堂”,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多角度、多层面解读铁军精神,宣传铁军文化。同时,其他各地的新四军纪念场馆也不断创新形式,同当地文明办、关工委、教育局联合举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先进特质、伟大精神、崇高追求的红色基因,融化在青少年血液中,厚植于青少年的心里。
四是《铁军》《大江南北》等红色刊物,在宣传新四军历史,传承铁军精神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铁军》杂志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发展正能量,用铁军文化助力青少年成长。
新四军铁军精神发轫于北伐时期,在三年红军游击战争时期得以锤炼,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升华发展。时代在变化,但铁军精神不朽,让铁军精神在青少年红色教育中落地生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