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演变及中国的反思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演变及中国的反思
作者:刘星华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24 浏览次数:7768
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也孕育着整个人类文明。作为战略性资源,海洋既是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又是解决当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海洋强国利用发达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培养强大的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强大的海洋军事实力,形成强大的海洋外交能力,从而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历史上是这样的,未来也必将如此。
海洋强国的海权论思想
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16世纪英国的罗利爵士,19世纪近代美国海军理论奠基人马汉等人,都普遍把争夺海洋、控制海洋与控制贸易、控制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真正的海权论是19世纪末由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强国地位的更替,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他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一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数量、政府政策等因素对海权的影响。马汉的海权论,是在美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阶段时产生的,研究总结了有史以来的海上战争及其影响,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它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等国海军的崛起,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15世纪开始的欧洲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探险的兴起,欧洲各国开始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和殖民地掠夺。在此后的四五个世纪里,他们利用海洋实施对外扩张,实现原始积累,争夺世界霸权。
葡萄牙于15世纪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至16世纪初期,已经建立了一个从直布罗陀经好望角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至远东的庞大帝国,成为当时欧洲的海上强国。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出航,西班牙由此踏上了海上强国之路。至1550年,通过血腥的海外扩张,西班牙统治了北美的大片地区、中美及除巴西的整个南美洲。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17世纪中期,荷兰已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商队,拥有一万艘船舶,其总吨位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欧洲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手中。荷兰利用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在17世纪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了全盛期,成为了欧洲经济中心。
英国在16世纪中期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至19世纪初,英国倚仗自己的资本和海上力量,推行“炮舰政策”,发动了一系列殖民战争,成为新的海洋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19世纪末,美国在马汉海权理论的指导下,把国家立法与政府执法、海军执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海洋战略明显具有国家战略的含义。1898年,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势力扩张到了大西洋和西太平洋,树立了海权大国形象,并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二战后,世界上每一个海域都有美国海军存在。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取得了独一无二的海上控制权。
17世纪末,贫穷的俄罗斯开始了海洋强国之路,彼得大帝决定发展海军,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国从此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前苏联时期,苏联与美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竞争,形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局面。
16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日本丧失了经济政治主权。1868年,明治天皇上台,宣称用武力“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大力发展海军。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迈开了海外扩张第一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胜利的日本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白银和经济特权。1904年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从俄国人手中又夺取了一系列特权。短短数十年,日本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小国变成了雄踞东亚的海洋强国。
历史上中国没有成为海洋强国的缘由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地理条件上讲,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国家,1.8万公里的海岸线居世界第四,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位居世界第五,还有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虽然我们也曾有郑和下西洋那样的盛举,但历史上中国始终是一个大陆国家,不是海洋国家。海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虽然也起过一定作用,但从来没有起过重要的作用,更没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地理原因。中国是一个黄河中游发展起来的民族,北边是横跨2000公里以戈壁和沙漠群为主的蒙古高原,在中国史书上称为大漠或瀚海。西边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西北仅有丝绸之路一线与外相连,东南是浩瀚的太平洋,在古代条件下根本无法逾越。可以说,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大盆地里,玄装西天取经的艰辛足以证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艰难。
经济原因。中国是一个定居的农耕民族,在古代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形式需要消耗的资源十分有限,不存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因此中国古代的中西方贸易长期以来中国是入超。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也从来没有产生经略海洋的冲动,因为陆地的资源已经足够开发。1893年英国使节巴夏礼来到中国要求通商,乾隆皇帝对英国人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文化原因。中国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农业和土地基础上产生的文明,是一种守成的文明,防御的文明,和平的文明。长期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安土重迁,重和谐不尚武力,对海外扩张以及发展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没有太大兴趣,万里长城就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政治原因。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的地缘观念。明朝时期尽管出现过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但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扬威海外,并无控制海洋的雄心。相反,中国的统治者严令禁止出海,特别是明清时期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民间片帆下海。
安全原因。纵观中国的历史,可谓对中国有重大威胁的因素,几乎都来自于塞北强大的游牧民族。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从修万里长城到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发动大规模的征战,都把大量的资源用于北方的防御上,政治中心因此也一直位于内陆。这当然限制了国家对富饶的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利用,也不利于全社会海洋取向意识的培养和发育。
当代中国突出发展海权的启示
海洋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重视海洋,经略海洋,以海富国,以海强国。放眼全球,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海洋越来越多地涉及我国的战略利益,不但影响着我国的安全,还牵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直接决定中国未来的崛起。这就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和国家的海洋科教水平
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符合当代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海洋意识,提高国民的海洋资源观、海洋安全观、海洋国土观。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国土象征竟然没有设计海洋部分,可以管窥观念的滞后和悲哀。另一方面,提高国家的海洋科教水平,在沿海城市重新整合具有特色的军民海洋科研院所,集中优势力量,培养海洋开发和建没的杰出人才,推动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
2.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国力衰微的国家只能任人欺凌。强大的综合实力是有效处理并最终彻底解决海疆问题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海洋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的根本保证。从长远看,军事手段是解决海疆问题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手段,即使开展政治和谈,也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当代中国在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前提下,必须加快实现国防现代化,尤其是海上武装力量建设。其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打得赢——能确保己方海上活动自由,保障海上交通运输和海洋安全。应该看到,目前中国海军的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确保国家安全的要求。当中国的海上力量能够随意驰骋“蓝水”,维护自己海洋权益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3.加快海洋勘探开发工作
海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鉴于争议海域的现状和在短期内不能解决的现实,对于中国来讲,当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努力实现在争议海域的利益,也就是推动“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进程,而不能因暂时无法解决,就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国家肆意掠夺。要大力加强中国海洋经济和海洋高科技的发展,以开发体现主权。通过加快勘探和开发,寻求与别国广泛的合作来扩大中国在海洋油气、海洋空间利用、远洋运输、远洋捕捞、海洋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以此获得尽可能多的战略资源和其它资源。
4.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
从海洋争端解决的实践来看,先实际控制争议地区是最常见的宣示主权的方式,然后才是其他手段的跟进。从国际惯例来看,实际控制的时间越长,解决争议时就越有优势。日本在钓鱼岛设灯塔,加强警戒,越南在南沙修机场和搞国际旅游项目开发,马来西亚总理登岛慰问驻军等行为,都是在通过各种手段确立对有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权。中国在保持对现有岛屿实际控制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对周边海洋的有效控制,通过战机、军舰巡逻和演习等方式展示我海军力量。尽管这对于目前中国的海军力量是个考验,但惟有如此才可以制止周边国家对我岛屿的进一步侵占,并为以后解决这些争端创造条件。
5.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手段
近年来,面对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企图联合起来一致对我,并拉拢他国加入的严峻事实,中国应采用灵活的外交策略,避免陷入孤立,造成被动。应充分利用周边各国之间在一些问题中的矛盾,争取各个击破,并力争把谈判限制在双边的范围内,尽量避免国际化,或在国际化中取得主动。同时,在处理海疆问题中任何涉及主权的问题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毫不退让。如果一味听之任之,将激发他们更大的野心,采取更冒险的举动。所以,我在尽量保持克制的同时,应做好相应的军事准备,以应对各种军事挑衅,对一些国家在争议海域的过激行动予以迎头痛击,“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同时注意对外阐明真相,争取尽可能多的同情和支持,以免造成谋求地方霸权的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