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我与铁军 > 四安的珍贵墨宝
四安的珍贵墨宝
作者:吉春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9-08-28 浏览次数:7084
触摸史页,追访实录,可在老一辈人们记忆里,难忘那抗战时期,以及有关韬奋小学名人手迹等弥足珍贵的墨宝。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鱼米之乡的四安镇,旧称“陈家酒店”,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苏中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在那战火纷飞、烽烟漫天的年代,一些军队将领、革命先辈、著名人物、先进教师、开明士绅等,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不朽的足迹。而今,触摸史页,追访实录,可在老一辈人们记忆里,难忘那抗战时期,以及有关韬奋小学名人手迹等弥足珍贵的墨宝。
1938年3月17日凌晨,日军从沿江登陆,侵占了南通城。不久,侵占江海集镇。日军虽没到过通城东北隅的四安镇,但有时却开着汽艇经过四安南疆的阚家庵到西亭、金沙等地,沿途开枪,恐吓百姓。当年,在抗战初期流动学校任教的朱章民老师,为警戒学生曾写有一首打油诗:“听说日军来,随即就散开;提高警惕性,免得有意外。”他还留有诗句:“中华儿女志气高,遇见敌人拼刺刀;布下天罗和地网,杀得敌人没处逃!”
1938年冬,日军盘踞了金沙。翌年初春,为安全教学,由四安籍的南通县教育界知名人士吴浦云局长主持策划,将县中迁至偏僻的四安温家桥南三官殿古庙里复课。当时的古庙四面小溪环绕,是一个仅靠坝头进出的小岛,为了扩建教室校舍,必须动迁庙后荒地上那八座老和尚的坟墓。经吴局长费尽心机、语重心长地与四安佛教首领和庙主广智多次交涉,同意掘墓平坟,把遗骨集中安放在小岛东北角特砌的“八僧亭”中。并由国文教师朱敬亭先生撰写了“迁坟兴学”的表彰碑文,其内容大意是赞扬迁坟兴学的重大意义,雕刻方砖,摆在亭前。
1940年春,中共江北特委也由金沙秘密迁至四安北郊温家桥姚家渡开明士绅吴质夫及其子袁明的家中。是年特委书记唐守愚、代理书记赵毓华就在四安镇北街巷处开起一爿杂货铺,由唐书记题写了“公兴商店”店名,秘密接待一批批从上海等地来苏北的党员干部,为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和南下渡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1942年12月26日隆冬,寒气袭人,晴空蔚蓝。上午9时许,著名报人邹韬奋先生身穿棕褐色长袍,头戴礼帽,鼻架眼镜,笑容满面,由苏中行署文教处长刘季平陪同,来到四安温家桥县中。午后,他在县中操场会台上用流利的国语,通俗的口才,作了题为《团结抗日的形势报告》。会场上人山人海,与会的干部、民兵、师生和群众,约3000多人。他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豪情奔放,言语生动,扣人心弦,全场听众始终聚精会神,毫无倦意。
当夜,皓月东升,星斗闪烁,田野一片宁静,悬挂在银杏树下的那盏汽油灯把会台照得亮如白昼,由县中主持的文娱晚会在此举行。师生们高声合唱了《欢迎韬奋先生》《跟共产党走》《小放牛》《温家桥县中校歌》等革命歌曲;演出了《酒楼上》《小白菜》《解放》等捉汉奸、打日军的戏剧,全场观众都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中。
次日上午,邹韬奋和县中部分师生座谈,不厌其烦地为师生们题词留念。例如,他给马家齐老干部的题字:“从实践中体验过的知识是最可贵的知识”;他给刘光老师的题字:“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还有多数老同志记得如此题字:“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做抗日救国的好男儿”等。韬奋先生留下的这些墨宝,对人们的爱国教育、革命信念与人生鼓舞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四安镇党委、政府与该校师生,为缅怀韬奋先生的爱国精神,在他演讲的银杏树下建造了塑像、纪念碑,并工整地镌刻着:“疾呼团结、抗战、进步;抨击分裂、投降、倒退”16个镏金之字!
为了永久纪念韬奋先生,继承韬奋遗志,弘扬韬奋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1990年11月南通县人民政府决定将位于四安温家桥县中旧址处的“温桥小学”,更名为“南通县韬奋小学”,并呈报南通市委市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转至中央国务院邹家华副总理,请给予赐写校名。1990年12月4日邹副总理亲笔给韬奋小学全体教师复信,信中说:“韬奋是我的父亲,更是人民忠诚的儿子。他由一个民主主义战士,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他用笔为武器,跟随中国共产党,毕生为了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共产主义的未来而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正像毛主席说的‘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我愿和你们一起,继承他的遗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为了人民幸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与此同时,邹副总理在给江苏陈焕友省长的信中写道:“11月初,值韬奋95周年诞辰时,江苏南通曾来人联系参加南通韬奋塑像揭幕仪式,并要我为南通县韬奋小学题写校名。当时我觉得由我题写,不甚方便,所以转让瑞环同志题写。瑞环同志觉得应该支持此事,他又转让泽民同志写。现泽民同志已写好特送你处转交,鼓励他们办好学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从此,该校大门旁悬挂的“南通县韬奋小学”校牌,金光闪亮,墨香校外!
嗣后,“南通县韬奋小学”鹊声再起。一些曾在抗战年代涉及县中的老首长也欣然题词,为莘莘学子寄予厚望。譬如,(原)首任南通县县长、轻工部长梁灵光的“真诚、勤奋、踏实”六个正楷大字,现旨为校风;(原)首任通西行署主任、通西工委书记、省高教厅长顾尔钥的“冶德琢业”四个端庄大字,现旨为教风;(原)当年“侨校”校友、省教育厅副厅长沙尧的“爱国、尊师、善学、守纪”八个遒劲大字,现旨为学风。显然,“三风”助校,增强动力,弘扬韬奋精神,培育四有新人!
其后,邹副总理也寄赠了苍劲浑厚的“奋进”二字。该校已把“奋进”确定为校魂;四安镇党委政府也把“奋进”确定为干部群众与时俱进的镇魂。2009年通州市因撤市立区合并到南通市,通州市韬奋小学再度更名,再三烦请江总书记撰写“南通市韬奋小学”。2012年8月,原址四安镇温家桥处的韬奋小学撤并到四安镇镇北街处的四安小学,为了永久纪念韬奋精神,特将四安小学定名为“南通市韬奋小学”。
1994年10月28日,阳光灿烂,金桂飘香,国旗招展,锣鼓喧天。中共江北特委活动旧址纪念碑,喜在四安镇温家桥姚家渡隆重揭碑。庄严雄伟的纪念碑正面,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共江北特委旧址”八个金色大字,映日生辉;背面,镌刻着中共通州市委撰写的碑文,记载着中共江北特委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