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永远的铁军 ——写在中国新四军组建八十周年之际
永远的铁军 ——写在中国新四军组建八十周年之际
作者: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7年第10期 日期:2019-06-06 浏览次数:7767
新四军军歌嘹亮,新四军历史辉煌,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0月12日,是新四军组建的日子。
80年前,日寇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一时间,华北告急,平津告急,整个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八路军、新四军应运而生,中国抗战有了新的希望。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新四军的抗战功绩彪炳史册,新四军为人民作出的牺牲可歌可泣,新四军先烈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新四军人称铁军。80年匆匆过去,但铁军的血脉在传承,铁军的战歌在传唱,铁军的精神在弘扬,铁军的英名、铁军的情结永远不会消失。
新四军番号只存在10年,但新四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在抗战。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有新四军传人铸就的丰碑,都有他们用热血和汗水铸就的伟业。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高唱着铁军之歌,回眸铁军抗战征程,铭记铁军初心,畅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的未来,多么激情澎湃,多么自信豪迈!
(一)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番号如何改变,无论归建哪支部队,使铁军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是初心的不变,主义的常青,军魂的永驻。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为有源头活水来。铁军的源头,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北伐战争中诞生的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其宗旨和方针原则,彰显着铁军的初心。
叶挺独立团是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的第一路主力的先遣队、铁拳头。在出师前一次党员干部会议上,叶挺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是北伐先锋队,我们不但代表革命军,而且代表共产党。这是北伐第一仗,我们一定要打胜。”“代表共产党”,逐渐成了独立团官兵的坚定信念。
叶挺在独立团中建立了党的支部,下设六个党小组,研究决定重大问题;还建立了团组织,直接属党支部领导;加强了军政训练,提高官兵军政素质。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领导得知独立团军政训练成果明显,便专程到这个团视察。他看到官兵同吃一锅饭,同睡一样铺,同学革命理,同唱《国际歌》,营房里还挂有马克思、列宁的像,情不自禁地说:“你们真是革命军!但是太红了。”叶挺随口回答说:“红才能打胜仗!”
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第二营营长许继慎给全营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一直向前冲,占领对岸敌阵地,只许前进,不准后退。”这个命令被官兵牢牢印在脑海中:革命军人有进无退!
第一营攻城中一次次冲锋,但因寡不敌众,大部牺牲。营长曹渊只得向叶挺报告:“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置,请指示。”曹渊把写好的纸条交通信员送叶挺后,随即跃上竹制云梯,高呼“革命军万岁”,呼声余音未断,他被数发子弹击中,从云梯坠落。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追悼阵亡将士大会特刊》称:“君遂偕主义以千古”。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特别是作为先遣队的独立团,从广东肇庆出发,首战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特别是经过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三大战役,所向披靡,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1927年1月,武汉军民欢庆北伐胜利,部分旅居武汉的广东籍人士委托汉阳兵工厂制作了一块高1米、宽0.5米的铁质盾牌,送给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代表第四军接受了这块盾牌。盾牌正面镌刻“铁军”两个大字,背面刻有铭文16句64字:“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震遐迩。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冲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时任国民政府委员的蒋作宾说:“第四军是铁军,完全是民众中间说出来的,民众已十分认同第四军是他们的军队。”
叶挺独立团最早向世人宣誓了铁军的初衷,初步实践了人民军队的宗旨;铁军盾牌的铭文,初步诠释了铁军的深刻内涵,彰显了铁军的初心。
(二)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正式诞生。从此,铁军的延续和传承才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坚实的依托。
北伐后,叶挺独立团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该团在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叶挺的带领下,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来源之一。起义失败后,部队挥师南下,辗转潮汕,又东进入闽,再北移,进入赣南山区,后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为寻找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先是发动了秋收起义,后带领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后,准备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8年4月28日朱毛会师。为延续铁军的血脉和传承叶挺独立团的光荣传统,中共湖南特委决定将朱毛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红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
有趣的是:1928年7月,贺龙领导的湘鄂边部队不约而同地改编为红四军;1931年1月,黄麻起义后建立的红一军、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以上这三个“红四军”就是后来我军三个方面军的前身,三支部队这么不约而同想到一块,可见革命者的心是相通的,也说明铁军的影响是大的。
这时,深谋远虑的毛泽东不仅思考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还要思考和解决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么建设这支军队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很明显,叶挺独立团的建党建军经验,为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提供了重要借鉴。
毛泽东边思考边实践。他让曾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唐天际到二十八团一营二连当党代表,并教给他两件法宝:一是党支部建在连上,一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唐天际到任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很快在连队建立了党支部、列宁室(俱乐部)和士兵委员会(军人委员会),开展政治教育。士兵们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改为八项注意)写在包袱皮、床头和门板上,人人会背诵。
建设一支全新的人民军队谈何容易!自己那一点建设经验远远不够用,用新的思想又不大容易被人接受。当时就有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强调党的领导是搞家长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卖狗皮膏药”,“宣传兵是吃闲饭的”等等,不一而足。
人心齐,泰山移。统一高级领导的思想实在太重要了。毛泽东不急不躁,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不怕别人误会,不怕被撤职,终于迎来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大转机。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古田镇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重申了党对人民军队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根本问题,从而为我军的政治工作奠了基,给人民军队定了型。从此,扫除了我军官兵上下心中的阴霾,革命征程呈现出胜利的曙光。
革命事业的发展总是这样,既要战胜敌人,又要战胜自己;既要继承前人,又要发展创新。铁军血脉的传承迈上了康庄大道。
(三)
上个世纪30年代上半期,中国革命遇到最艰难的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留下部分红军坚持打游击。无论红军主力长征,或是在南方留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都被军事专家评为我党我军民主革命时期三次最艰难时期中的两次。
这时期铁军血脉的传承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叶挺独立团被编为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在长征中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另一方面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部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守着。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担任“开路先锋”的红四团,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打开了一条条血的通道,尤其是飞夺泸定桥,更是为长征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大渡河水急浪高,是红军前往川西的最大障碍。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到此因无法渡河,结果全军覆没。蒋介石企图逼红军当第二个石达开。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决定抢占泸定桥,并把这个任务交给红四团。此时离泸定桥有120公里,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一昼夜。
红四团义无反顾,一路急行军,中间击破沿途敌人的阻截,又遭遇大雨,一路泥泞,就这么边打边走,硬是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目的地,完成了连外国军事专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团到达后观察发现,泸定桥是100多米长、3米宽的铁索桥,桥板被抽去,只剩下13根寒光闪闪的铁索链。对岸守桥之敌已经筑好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枪口、炮口早已对准桥上。四团官兵明白,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殊死之战,但没一人退却。
二连连长廖大珠抢先站了出来,对团长黄开湘说:“一连强渡乌江,立了大功,这一回,轮也该轮到让我们二连上了!”
团领导同意了二连的请求。在火力掩护下,廖大珠等22名共产党员突击队背插马刀,携带短枪,迎着密集的炮火,向对岸冲击。三连连长王友才带领战士在后面铺设桥板。战斗的惨烈可想而知,官兵的血肉之躯,赢来了战斗的胜利,为红军北上打通了通道。毛泽东经过时仔细观察泸定桥后感慨地说:“这样险要桥面的桥都能夺取,说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留在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打游击的留守部队,其艰苦和惨烈并不亚于长征。国民党蒋介石为了彻底消灭留守红军,一时出现了“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墅但闻鬼哭”的惨状。官兵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陈毅多次遇险,项英曾三天三夜没吃任何东西。就这样,他们硬是坚持下来了,既为革命保留了多支武装力量,影响和领导着南方的革命斗争;同时也保留了几块战略要地并成为抗战的重要支点。
经过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党和红军浴火重生,铁军传承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四)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7年7月,全民抗战爆发,随后,战斗在南方八省十四块游击区的红军,被编为一个军,由当年领导叶挺独立团的叶挺任军长,特别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当年铁军的光荣传统,叶挺提议这个军取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很明显,新四军与铁军有着天然的血脉上的联系。
新四军一组建,既坚持按照党领导下的红军建军的一系列根本方针原则和宗旨制度建军,又注意保持和发扬铁军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强的战斗力,在实践中系统地形成了光芒四射的铁军精神!
军长叶挺当时不是共产党员,但有一条他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的。他第一次到延安后,就向毛主席表态:“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战到底。”
新四军军分会书记项英,更是注重政治建军。他按照中央指示,首先在新四军全军上下健全党的组织,军有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支队(后来师)建有军政委员会和党务委员会,团(后旅)有军政委员会和总支部,连有党支部,排有党小组。军分会召开党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到1939年底,新四军部队中共产党员已占全军总人数的40%以上。
项英特别注重教育部队发扬红军优良传统。他曾说过:“我军的一切优良传统,是构成我军战斗力的因素,坚强战斗力的基础,使我军能够以劣势武器对抗优势之敌,能够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这是革命军队的特点,也是革命军队能够最终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他领导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政治建军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四军政治建军的重要环节。全军各部队建立了完备的政治教育制度,培养了一批有文化基础、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有一定说教能力的思想教育队伍,并经常性地围绕中心任务编写下发教材,出版报纸刊物,配备新闻干部。
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新四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坚持政治建军原则,适时提出了“把新四军建设成强大的正规化的党军”的目标,并明确:正规化党军的要求就是:“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坚决执行共产党的政策和命令,完成共产党赋予的任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挺独立团即红四团在抗战时期,先是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在黄克诚带领下南下加入新四军行列,被编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著名的刘老庄战斗就是这个团四连打的。
军魂铸就,无往不胜。新四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夹缝中生存,在斗争中成长,成了华中人民的长城,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老会长周克玉带领大家经过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把新四军抗战中铸就的革命精神即铁军精神概括为: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这是铁军精神的系统概括和总结。
(五)
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取消,但铁军的血脉仍在延续。
抗战胜利后,叶挺独立团的传承部队挺进东北,大战秀水河子,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参加辽沈战役,随后随四野南下,“从东北的松花江打到海南岛的万泉河”,南征北战八千里,横扫千军如卷席。
我们再走进由新四军一师部队传承下来的第二十军军史馆、旅史馆看看:莱芜、孟良崮、开封、许昌、淮海、渡江、战上海、长津湖、小高岭、死鹰岭、一江山岛……等等,一个个战役,一次次战斗,从北到南,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铁军的传人始终在战斗,从来没有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以上这两支部队,只是新四军部队的代表和缩影。
解放战争中,新四军部队大部参加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战役和京沪会战,以及进军福建等战役战斗。华野、三野,威震敌胆,声名天下。原三师部队在黄克诚带领下,千里转战大东北,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原五师部队取得中原突围的胜利,开辟了新的战场。
原第四师第十一旅、睢杞太独立团、宿东游击队等编成的第十八军,奉命担负了进藏的任务。他们开路于悬崖、驾桥于冰河,在亘古荒原、高寒冻土上筑出进藏路,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好几支新四军老部队都立了大功。
请看“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第二十军五十八师参加长津湖地区作战,与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血战下碣隅里。上级下达了“不许敌人爬上1017.1高地半步,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前”的命令。担任连长的杨根思率三排守在小高岭下,美军在重炮、飞机掩护下接连向小高岭猛扑,炸弹、燃烧弹不断倾泻下来,三排已8次打退数倍之敌的进攻。10时,全排伤亡严重,弹药耗尽,战士们就用刺刀、枪托、铁锹、石块与敌人搏杀,到了最后关头,全排只剩下两名伤员,仍坚守阵地。敌人的第9次进攻又开始了,杨根思派通信员速去营部报告情况,自己则抱起阵地上仅有的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冲入密集的敌群,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人在阵地在”的诺言。
再看“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1952年7月的一天,美军以两个排的兵力向长津湖东岸志愿军据守的某高地疯狂进攻。倪祥明带领的四班战士在弹药、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杀伤敌人百余名,倪祥明也受了伤。他忍痛将重伤员背进坑道,继续与敌人搏斗。不久,侧面敌人又围攻上来,而此时的倪祥明身边只剩下一颗手榴弹,这时他毫无惧色,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像杨根思、倪祥明这样的铁军传人,各传承部队都有许多……
在习近平同志讲过的几个故事中,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抗美援朝期间,一群刚放下步枪的年轻军人,几乎在登上飞机的同时就飞向战场,以“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习主席讲的这个故事,其中就有由新四军第十八旅五十四团改编的海军航空兵“海空雄鹰团”和新四军皖南支队改编的空军某师。
抗美援朝时,美军飞行员飞行时间少则1000小时以上,多则达3000小时,而我们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普遍飞行时间仅几十个小时。
“海空雄鹰团”和空军某师都是1951年3月组建,第二年即飞赴朝鲜战场。在参战的一年多时间里,“海空雄鹰团”取得击落美英等国飞机13架、击伤3架的成绩,空军某师有31名飞行员取得击落、击伤敌机的好成绩。
(六)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长期的和平建设时期,新四军传承部队同样为人民立大功作贡献。他们驻守在全国各地,守望着人民的幸福安宁,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立即奔向战场,奉献汗水和热血。
大兴安岭扑灭山火中,铁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新四军老部队沈阳军区二十八军六十八师奉命向火场开进。师长吴长富任总指挥,一连几天没洗脸、刮胡子,人们喊他“大胡子师长”。他带领部队战斗在火海中,苦战27个昼夜,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被当地群众誉为“火海铁军”。
“九八”抗洪中,铁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8月17日,长江第四次洪峰到来时,“叶挺独立团”奉命摩托化行军,星夜疾驰,提前两个小时赶到武汉汉南区,洪区立即响起了“铁军来了”的呼声。刚刚下车的官兵来不及休息吃饭,立即投入战斗,加固堤坝1500米,排查管涌20余处,帮助转移群众200余人。当长江第六次洪峰到来时,该团奉命开赴长江最危险的地区——洪湖。9月2日13时,湖水猛涨,团防守的龙口镇套口落大堤发生特大管涌。全团官兵人人背着五六十公斤重的沙袋,喊着号子,在落差20多米的泥泞大堤上奋战。一营营长李林森、教导员詹殿功带领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官兵,组成抗洪“22勇士突击队”,再次发扬“飞夺泸定桥”的精神,冲在最前面。全团绝大部分官兵肩部磨得血肉模糊,30多人中暑晕倒,醒来后又接着干,直至取得决战的最后胜利。
汶川抗震中,铁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新四军“江抗”部队的后来人“沙家浜连”所在第二十军,先后出动兵力26.5万人次,累计挖掘出生还者32人,抢救遇难群众680人,解救被困群众18454人,医治受伤群众23000人次。5月17日早7点,“沙家浜连”刚刚到重灾区彭州市白鹿镇,便得知有16名老人被困在海拔2800多米高的龙门山深处。大家顾不上吃饭休息,迅速组成46人的突击队,冒着余震,走过20多处泥石流路障,翻越6座大山,找遍每一个角落,终于将16名老人营救出来。6月13日,六十旅教导队官兵在彭州市新兴集抢修地震损毁的寿荣索桥时突降大雨,这时还有20米的桥未修通,10多名小学生面对危桥哇哇直哭。“孩子别哭,叔叔给你们搭人桥!”情急之下,二中队队长郭建儒一声令下,33名官兵横卧在光秃秃的索链上,用血肉之躯做桥板,孩子们颤颤抖抖地从他们脊背上安全过桥。“一张搭人桥”的照片记下了这感人的一瞬!
“叶挺独立团”也参加了汶川抗震。震后的13日,部队就飞往四川,奉命到震中地带映秀镇执行任务,沿途全是残垣断壁,沙石倒树,大地仍在颤抖,随时都有再次遇震和被乱滚的山石砸中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形,师政委向官兵喊道:“独生子出列!”喊了两遍,没一人出列。“共产党员出列!”政委声音刚落,“哗”的一声,全体官兵齐刷刷地站了出来。政委强忍泪水,挑选一批党员骨干,每人背着两箱重约20公斤的药物,向4座大山阻隔的映秀镇挺进。他们披星戴月,不顾辛劳,一路上经历了13处泥石流,20多处塌方滑坡,15次余震,终于把药物送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在其他地区、时段发生的抗拒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到处都飘扬着铁军的旗帜!
有时人们会问:新四军部队还在吗?铁军精神还在吗?“叶挺独立团”和“沙家浜连”官兵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人们的提问。
(七)
金戈铁马唱大风!
铁军高唱战歌,一路走来,一路辉煌,为人民立了大功,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很多荣誉。
新四军部队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不计其数,立功、受奖、授称号的单位和个人不计其数。
新时期人们熟知的英雄如:勇斗歹徒的英雄徐红刚;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学雷锋标兵丁红军;忠诚卫士丁晓兵;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张新奎;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等,他们都是铁军的传人。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军队授衔时,陈毅被授予元帅;粟裕、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等4人被授予大将,同时被授予上将14人,中将53人,少将234人。
更为可赞的是,从新四军中走出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人才: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刘少奇、李先念、陶铸、王震、韦国清、方毅、邹家华、彭冲、谭震林、叶飞、张鼎丞、陈丕显、姬鹏飞、张爱萍、吴学谦、张劲夫、钱正英等等;
军事家有:叶挺、陈毅、罗炳辉、徐海东、黄克诚、粟裕、彭雪枫、李先念、张云逸等。
曾担任党和国家机关正副部长的有210多位,担任各省直辖市正副职领导人的有258位。
2014年7月7日,在纪念全民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和习近平主席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原济南军区第五十四集团军某师组成的“刘老庄连”英雄方阵,原兰州军区第二十一集团军特战旅组成的“攻坚英雄连”英雄方阵,代表新四军传承部队,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同时也召示着,铁军部队将与时俱进,继续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全军各部队总体规模和内部编成进行了根本性改革。新四军各传承部队正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和全军的统一部署,发扬铁军精神,再铸新的辉煌。
应联合国请求,由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发展来的原沈阳军区65426部队,2013年6月赴马里担任维和任务,中国“蓝盔”第一次亮剑撒哈拉。
原兰州军区第二十一集团军特战旅(原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屡次在国际特种兵竞技交流舞台上大展风采。电影《冲出亚马逊》主人公原型黄和平,就是该旅的标兵人物,他凭着顽强的意志、过硬的本领,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通过了魔鬼选拔,并被学校授予“最具献身精神突击队员模范“称号。
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对健在新四军老战士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访。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底,共摸底健在新四军老战士10595人(健在新四军老战士不止这个数),寻访10040人。这些健在新四军老前辈,有的在党政军各领导岗位上离退休,这一部分老同志,有的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有的一辈子就担任科长职务;还有不少人一辈子就是普通群众。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始终保持着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初心不变,总希望共产党好,总希望人民过上好日子,自己则不计较名利得失、官位高低,不讲究生活待遇、吃喝穿戴,不仅自己艰苦朴素一生不变,还教育自己的儿女、孙子都能这样。这些老战士不管过去在哪支部队,到地方后干什么,现在住在什么地方,都还唱着同一首歌: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铁军精神永存!